妙笔阁>军事历史>亡国之君>第287章饮马祁连
p>此际,清兵由大石口入关已有三月。

卢象升不久前战败。

随其诸将皆怯战,连内官出身的高起潜都弃军而逃。

较旧年初,国内呈现的一片大好形势。

眼前境况急转直下,糟糕无比。

三个月来,尤其前日的战报,是人都会不由发急。

刚看的锦衣卫的密报中。

不光没人知耻而后勇。却很有一些军政大员,在私下大发牢骚。

言及东辽满清必提两个半人,一为孙承宗,二为袁崇焕,剩下半个便是乐安侯。

近来,有关乐安侯的各种不利传闻四起,让众多武臣不由的心生顾忌。

朝廷如此对待功勋,怎不使人心寒。

如坐针毡的同时,皇帝也心寒。

放眼满朝。文臣们个个忙于结党营私,拍的胸脯倍响的武将们,却人人贪生怕死。长此以往,大明要亡。

作为皇帝,真苦不堪言。

天公偏不作美,冬雷预示着可能又有大旱将至。

而就眼前这事。张家的失势,本该就是内戚权力更迭的结果。周玉凤才该是后宫之主。

y皇嫂的各种逾制和失仪传言,早就让人苦恼不堪。现在偶人拿了实据把张国纪一并举报,他也莫之奈何。

但各方诸多人等,将薄恩寡义的名头生生安在自己头上。

张家虽然提携过乐安侯,但毕竟也是两家。

他对乐安侯此人素来包容,甚至有些算作纵容。

如今有人却在借题发挥,对朝廷发难。

内阁们才捉急将黄冲的封赏这时候提出来,就是为了安抚在外统兵的各方军将。

黄冲是有大功。如今各处的得力将官中,有不少人是由他教带出来的。川、陕等地还有九边都有。且这些人凭借才能,大多成为军中干将。

若是他们轻信流言而心存不满,甚至叛乱。则大明原本弊病百出的军队,就越发地不好治了。

“怎么就治不好呢?”

咕叽一句,皇帝继续揣摩起内阁奏章。

正是深知此事的莫大干系,所以他才不得不一再地慎重。

乐安侯患病,张家倒台获罪是此事的发端。

皇嫂张嫣此人虽然近年性情有变,但并无大逆不道之处。

复抬头,仰看向窗外。不由,感慨万千呐。

九月间清军入塞。

蓟、辽总督吴阿衡、总兵鲁宗文皆战败身死。

几日前卢象升身死贾庄。

畿辅之地已连失四十三城。

据报,清军正分兵八道在畿辅攻杀虏掠。洪承畴、孙传庭所督援军还在路上。

但是如果还不能扼住这次清兵的攻势,则后果难料。眼下时刻正是火急火燎的要命关头,容不得些许差池。

“这要死不死的。”

发呆的皇帝猛然来了这么一句。

起身,来回踱了几步。

看到里头身影晃动,守卫们都把腰杆挺直了些。

果然,皇帝的正目光正随意地转向这边。

盘算着对乐安侯此事的应对,皇帝越来越觉得,此事稍有差池,极有可能会引发出多处兵变。

“落了吗?”

“还没落呢,皇上。”

听到皇帝随口的发问,门外的人连忙回答。

望着门前英姿挺拔的身影,皇帝不由想起来许多年前,那个浑人杵着杆枪帮他站岗的景象。

说不清楚的原因。使得那浑人在大多的中下级官吏以及百姓中,历来有着良好的口碑,以及极高的声望。

所以,早时间被罢军权,以及之后张家倒台。连奉天府的老百姓间都有传闻。

北京城的王公贵族更是传得沸沸扬扬,他们惯常引他为傲。

内阁对此事的处置,是存有差失。

为显示朝廷权威,在七月间,内阁商议剥夺太康伯爵位。

立即的,朝野嘘声一片。

八月末,为敬效尤惩治勋贵不法。因牵连到张国纪私扩私驿的事,淑妃非要替她父亲说好话,遭到斥责。

结果,淑妃当日投缳。

不几日,清人大举入寇。

天下皆认为。早年,东北满人被护天军出关屡败。如今,宣、大等京师辅地此回再遭兵灾。毫无疑问是朝廷,尤其新任内阁们的决策失败。

连番的打压,民间的舆论更甚。朝堂上反对的声音表面上是是小了些。实际是大部分的矛头却转向了质疑的同时,倒阁的警钟已敲响。

“咳。”

晃了晃头,回到椅子边。

“唉。”


状态提示:第287章饮马祁连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