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亡国之君>第155章透心凉

大明经过两百多年的文明洗礼,许多地方已发展到极致。比如谎言,再如刻薄。

被全体认可的谎言便不再是谎言,外来户的黄冲认为这是一种可悲的行径,但这世上只会有人骂他傻,而绝不会有人说他讲得对。

刻薄一般是上对下,就像老子对儿子,皇帝对大臣,朱由检对他。亦是所有人认为的理所当然。

“如此一来,即便失手,折损的也不过是三千人马。”

有句话叫又叫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今天黄冲深切体会到了这话的精髓。内心在冷笑,他说的话乃是反话,对面二人确认真。君父臣子乃是天经地义,他们没必要怀疑他。

张娘娘看错了,朱由检也看错了,黄冲只想把事办成,是想为国为民。忠君的思想对他而言几乎是没有的,至少大部分是装出来的。

“难得爱卿尚能体会朕意。”

体你姥姥,肚子里开骂,尚存于世的瀛国太夫人受到了他的无端问候。绝非膨胀,也不能怪他桀骜不驯,实在是意念中认为,没这么办事的,还一国之君。

“兵贵神速,只是如此一来,多绕出三倍的行程,恐怕变故徒增数倍。”

从独石口出兵是绝对行不通的,第一步的投送阶段拖延得越长,不确定因素则更多,成功的概率越低。若是前阶段受阻,负责刺杀的小队几乎是白白送死。

朱由检懂的军事全是纸上谈兵。经过几仗,黄冲如今的经验是经过实战积累出来的,尤其还结合了他脑壳里藏有一鳞半爪的现代意识,金贵得很。

“此战当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能见奇效,佯动正北乃是兵部诸多人商议而成。”

相比而言,提督京营的老曹言辞谦虚一些,因为他也不懂。

“五军都督府的大人们自是研兵精湛,然此等战法却少有成例。臣只怕过分掩藏反而失了速度,到时候很难一击毙命。”

不晓得究竟是谁出的主意,出击兵少还绕远路,光从这点,找的也不像行家。

“出关口可否另议?陛下。”

曹化淳性格复杂,争斗是一方面,大局为重他能做到。很乐见黄冲此次能成功。

“可。”

朱由检只答出一字,方才说定出发人数后,他便继续慵懒着。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他之所以赞同黄冲刺杀皇台吉的方案,是为面子,想挣回一个大大的面子。对成功与否及后期影响,并没有做过多的考虑和打算,凭借同大臣们打交道多年的经验,内底以为,此事难成。

五成?他认为一成都不到。

“若是仍旧由喜峰口出兵,前期方案是否需要再行斟酌?”老曹很是担忧地询问黄冲。

“某几日比对,觉得之前线路过于理想。为确保行进速度,当走那边商路。”

“那便是要硬战几场啦。”

“对,一路的断尾一路的快进,三千人死绝也要确保负责下一步的人马,在最短的时间内送抵插汉河套地区。”

“断尾?”

“壁虎为存,自断其尾。”

词很漂亮,说得文绉绉的。意思却很冷酷,为确保目的,故意让三千军兵一路伤亡,造成此队人马被消灭殆尽的假象。

朱由检眼内精光一闪,他喜欢性格冷酷的狠人,并认为自己也该是。

“如若只求快,何不出山海关直走宁锦一线?”

“正面易受拦截,亦无法突破。”

黄冲内心在哀嚎。老曹是很厉害,态度也不差,但真是个军事上的白痴。京营放在朱骥手上也比放他手上要强上百倍,文官做武将已然不行,让太监督大营兵简直就成儿戏。

“后期又该如何走法?”

孜孜不倦进行询问的曹化淳有许多的不明白,包括黄冲的用辞都需讲解,主子面前他不得不硬撑着继续推演,直至将事议定。

“前期顺利,损失不大的情况下可过长山,一走上榆林堡与平虏堡之间,先由正北渡蒲河抵沈阳中卫。一走静远堡边侧,渡蒲河后插沙岭墩北向,由西接近沈阳。”

“然后,大队掩藏于浑河中段附近。小分队化妆入城,相机行事。”

必须耍花腔。议论到此,黄冲见证了一场鸡同鸭讲的实例,脆弱得再也承受不了昭仁殿内的阴寒。六月大热天,一颗心几乎已经凉透了。

“七、八、九,预计冬十月可出个结果。”

“好。”

再认真的眼神也无法说服黄冲体味出的敷衍,朝廷缺干将,他已经断定确定以及肯定。似自己这等半桶水的都比老曹抖出的建议要强,那么以往兵部决策,可谓是乱七八糟。

他太高估了朝廷的军事实力,不光是兵还有将。

“爱卿何时挥师东去?”

“大约还有十日左右,七月上旬当能成行。”

皇帝的文学休养比他要高出数倍,不言东征,也不说平奴。东去这词的意思就是一去不复还,并且还让他联想到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凉。

他的心,已经凉透了。

本以为,既然皇帝决定实施这个异想天开的计划,朝廷自然会召集一帮子高超人士,健全后期的方案并快速调集所需有用资源,进一步确保能达成目标的前题下,痛痛快快地赌上一局。

天晓得是自己脑瓜子抽风还是整个世界都抽了风,不光没得益助,还消减掉一营计划中的人马。

欲哭无泪啊,还要装出一副慷慨赴死的鬼模样。

“入秋后北地难行呐,何故还要拖延呢?”

这是催他


状态提示:第155章透心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