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余烈(下)
年轻的赵括,对上年老的白起。
一个初出茅庐,一个久经战阵。
这场举世之战,最终会怎样落下帷幕。
白起久经战阵,披甲执戈,征战疆场。他虽用计,将数十万赵军合围,送进了埋骨之地。赵括也打出了年轻人的气势。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彻底消灭赵国的有生力量。白起修书送回咸阳,让秦昭襄王做好举国之战的准备。
当赵军被合围的消息,传到了秦昭襄王、赵孝成王哪里。这一老一少的君主,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现在先来说说老年人秦昭襄王的反应:
1、白起有负战神之名。
白起出道到现在的战绩是相当可观的。领着数万人,敢攻入楚国腹地,攻破郢都。如今,却奈何不住一个没有名声的小娃娃,还打得如此惨烈。
2、国运之战。
长平汇集了秦、赵两国精锐,前后加起来近百万。此战,谁赢了,将会主导中原的格局。这是一场关乎秦国的国运之战。
3、举国之战。
为了打赢,这场战争,秦昭襄王下了三个命令:
1、增兵。
2、做好举国之战的准备。
3、亲征。
秦昭襄王亲自跑到河内郡招募兵士,为了动员百姓主动、积极参战,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年,前往长平。
也就是说,秦昭襄王撸起袖子,与赵国一战到底,不死不休。
那么,赵孝成王这边有什么反应呢?
1、举国震惊。
2、害怕。
赵国得知长平数十万将士被秦军围困,而不得脱身,举国震惊。毕竟,武安君白起太具有杀伤力。
无论是伊阙之战,还是破郢都之战,或者是华阳之战。只要武安君出马,皆是鸡犬不留,血流成河。
这数十万赵军被围困,也凶多吉少。
那么,长平数十万赵国儿郎被围困。赵孝成王会怎么做呢?
答案:见死不救。
这里有个问题,秦国举国之战,赵国为何选择见死不救?
其实,也不怪赵孝成王,他也是有心无力。
毕竟,此刻他面临很大的压力,也有很多困难。
他见死不救,也有很多原因:
1、主降。
赵国的主和派占据上风,打不赢,那就请降。
2、无兵可用。
赵孝成王精锐尽出,没想到秦国出战的将领是武安君白起,更没想到赵括被围困,一切来得太突然。
3、将无战意。
很多战将,不愿出战。毕竟,对战武安君白起,他们没有信心。
4、赵括叛赵。
秦国散播的假消息,误导赵国君臣,做出错误的判断。
5、弃长平守邯郸。
长平离赵国邯郸的距离两百里。秦得长平,必定会携胜,攻入邯郸。赵国君臣要做好为江山社稷而亡的准备。
秦昭襄王齐心协力,举国之力打赢这一仗。赵孝成王内外交困,长平沦为孤军。
也可以说赵孝成王这个年轻人输给了秦昭襄王这位老年人。
那么,赵括这位年轻人vs白起这位老年人,又有什么表现呢?
面对秦国不断增兵,还有秦昭襄王亲自出征,又是秦国最能打的白起,亲自指挥。
赵括这边既没有粮草,又没有援军。
这位年轻人,只有两个选择。
1、一战到底。
2、降秦。
选择一战到底,等待这位年轻人的结局:死。
毕竟,白起很能打,秦军很强悍。赵国弹尽粮绝,战,飞蛾扑火,只有死。
选择降秦,虽能苟全性命。但,辜负君王,辱没父亲的英明。也会被后世指责,留下千古骂名。
这位少年,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了战。
那么,是什么激烈着这位年轻人飞蛾扑火,一战到底。
也许,是为了报答君王之恩。
也许,是不想辱没父亲在天的英明。
或许,是这个少年有颗赤诚的报国之心,有骨气、有血性,宁死不降。
这一仗,打得相当惨烈。
赵括被围困四十多天,弹尽粮绝,军营之中出现人食人的现象。
然,这位少年在如此劣势的情况下,还敢身先士卒,率军突围。
可惜,他的对手是白起。
等待他的结局:战死疆场(射杀)。
赵括死,赵军群龙无首,数十万赵军只能降秦。
然,降秦的赵军,等来的是大屠杀,只留下了二百四十个未成年,其余皆被坑杀。
长平之战,随着赵括战死,赵军被坑杀,最终落下了帷幕。赵括也成为了纸上谈兵的反面教材,白起也一战‘封神’。
那么,这里有两个问题:
1、赵括是不是纸上谈兵。
2、白起为何要坑杀降卒。
先来,讲解第一个问题。
战国时代,是没有纸。所以,纸上谈兵,这是后人对赵括的评论。
难道,赵括真的是没有军事才华,是蠢材?
答案:不见得。
从这几个方面,可以体现出赵括还是有相当优秀的军事才能:
1、赵孝成王以赵括为将,得到大多数赵国朝臣的同意。
据史料记载,赵孝成王以赵括为将,反对的有两个人:蔺相如和赵括母。
都长君田单、平阳君、平原君、虞卿等人是什么态度,没有记载。
史料还留下了一句话:赵括善兵法,与父及其他将领论战,未曾败绩。
也就是说,赵括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