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英烈(上)
武安君白起和马服子赵括,抵达前线,都更改战略部署。不同的是赵括这个年轻人很高调,白起这个老年人相当低调。那么,准备工作完成,等待两人的将会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
尤其是对马服子赵括而言,他太需要一场胜利来树立自己的威望。
只有击败秦国,光复上党。赵括才能建功立业,报效君王。
只有胜利,赵括才能证明自己是靠实力吃饭,而不是靠老爸的名声混饭吃。
为了打好这一仗,赵括也不敢马虎。
毕竟,秦国被称为虎狼之师。秦将王龁对战老将廉颇,不落下风。
出战,定要小心为上,要有万全之策。
要么,不打。
要么,一战而定。
经过多方侦查和试探,赵括找到了秦国的薄弱地带。趁着上天助他,丹河水枯,赵括在夜色的掩护下,发动了攻势。
也许是赵括的军事才能出众,或者是上天的眷顾。
赵括首战,打得相当顺利。不仅,攻克了秦军在丹河西侧的阵地,还打得秦军丢盔卸甲。
赵括见秦军如此不经打,心生傲慢,准备全军出击。
军中几名战将见状,害怕是秦军的诡计,出言劝阻。
赵括获胜心太强,哪里听得进去。
然,跟随廉颇混的战将,本来就对眼前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不满。现在又见他瞎指挥,纷纷出列表示反对,并且他们的态度十分强硬。
要么,撤了他们。
要么,杀了他们。
赵括没想到大换血之后,还有这么多人劝阻他。关键是这些人不能撤,也不能杀。
赵括想了一个办法,将大军一分为二。
愿意跟随他征战杀敌的人,为前军,主动冲锋,攻击秦军。
廉颇旧将为后军,固守丹河防线,负责接应,应变突发的局势。
当然呢?
有人也提出了疑问:秦军善战,咋会如此不堪一击,会不会有诈。
赵括轻飘飘说了一句:那是秦军没有遇上我。
于是,赵括亲自指挥前军,迅速渡过丹河,攻伐秦军。
秦军一溃千里,纷纷逃窜。
赵括渡丹河、收复光狼城、兵峰抵达老马岭。按照这种进展,驱逐秦军,用不了多少时日,就能光复上党。
秦军一而退,再而退。
赵括想要一鼓作气,击败秦军,建功立业。
有人劝阻:穷寇莫追,小心为妙。
赵括回了一句:我自幼熟读兵书,论战没有输过。此战,怎么打,不用你教我。
甚至,赵括认为,秦军惧怕他,溃不成军。
对于赵括的傲慢,也有清醒的战将,劝阻:小心秦军绕道背后,出兵偷袭,断我归路。大军被秦军合围,导致全局崩溃,战场形势将会一败涂地。
这点,赵括并不担忧。
秦军想要合围他,哪有那么容易。且不说,秦军的兵力有多少,能否有实力将他合围。
他将大军分为前后两军,秦军合围不成,反而还会被赵军前后夹击。
对赵括而言,秦军想要合围他,这是不可能的。
赵括熟读兵法,岂不知用兵之理: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守之,不若则能避之。
此时秦、赵两国的军力,旗鼓相当。秦军哪有多余的力量围困他们。
再说了,现在的秦军不敢攻,连战的勇气都没有,阵地都守不住,想要切断他前后两军,简直是天方夜谭。
秦将王龁,更不可能做出围困他的冒险之举。
赵括坚信,秦军没有实力围困他。只要他奋起直追,便能一鼓作气,结束这场战争。
而他,将会是这场决战的获胜者,也将会名垂千古,震铄古今。
然,就在赵括志得意满,以为胜负已定之时,却不知道,他的傲慢,他熟读的兵书,让他一步又一步走进了白起精心为他设计的埋骨之地。
那么,此时的武安君白起,又在做什么呢?
答案:精心布局。
白起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将会血流成河。
当白起见数十万赵军,走进他精心设计的埋骨之地,大喜:竖子总算上当了。
同时,白起传下命令,反击赵军拉开序幕。
当赵括率军冲锋,却被正前方秦军阻挡。这个时候,也标志着赵括得到上天眷顾的运气用完了。
但,赵括也没觉察到死神向他靠近,他只知道,冲破前方最后的障碍,这场战争就结束了。胜利属于他,属于赵国。
可,令赵括没想到,秦军的阻截战力很强悍,与他前几次对战的秦军,完全不一样。
若用语言来形容:前几次的秦军犹如杂牌军,不堪一击。这次的秦军,才是虎狼之师。
尽管如此,赵括毫无畏惧,指挥将士冲锋。
眼见即将突破秦军阵地,对面的山头竖起一根大旗。随后铺天盖地的声音传来:武安君白起。
秦军听见武安君白起这几个字,战意十足。
赵军听到武安君白起这几个字,有些怯战。
毕竟,武安君白起这个名字,实在令人太害怕了。
尤其是武安君白起的战绩,更是让人觉得他是魔鬼般的存在。
白起不仅是秦国最能打的人,也是秦国得到战神封号,唯一的男人。正所谓,白起出,万骨枯。只要白起在,就没有打不赢的战役。
秦军见战神白起降临,一扫萎靡之气,士气高涨。
白起突然出现在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