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五日十一点,龙建华和爷爷从外面回家,还没进家门,就听到家里传出各种各样的笑声,龙建华的心激动了一下,是叔叔一家回来了。
给爷爷行过礼后,月华和月荷跑到龙建华身边,一人抱着他一条胳膊。
两姊妹比上次见着的时候喜色要好多了,白白净净的,个子也长高不小;只是因为旅途疲劳,显得有些疲惫。
龙建华右手抱起月荷,左手摸摸月华的头,“月华大了,我就不抱你了。”
抬头看向叔叔,“我们不是约好了的吗,回来前把车次告诉我们,到时候我来接。”
叔叔闷闷地说,“不用,麻烦。”
赵红英呵呵笑道,“就是一趟公交车的事,我们也没带什么东西,哪用得着这么麻烦?”
奶奶笑道,“建华,你也不要抱着了,她们刚刚进屋没多会,先让她们洗把脸吧。”
随后嘀咕,“也不知道你怎么了,忽然宠起三个小丫头来,还宠得不像样。”
龙建华呵呵笑道,“奶奶,她们都是我妹妹,不宠她们宠谁?”
说着,把月荷放下,拍拍两人,让她们去洗脸。
奶奶笑骂,“好,你宠,看你今后把她们宠成什么样子……今天中午饭你做。”
赵红英连忙说,“妈,等会我来做。”
奶奶笑着摆摆手,“你们回来了就只管吃,哪有让你动手的?他不是要宠她们吗?那就让他给她们做好吃的。”
爷爷哼了一声,“你哪样菜做得比建华的好吃?技不如人就得承认,都是晚辈,用不着遮遮掩掩的。”
奶奶横了他一眼,“合着我给你做了几十年饭菜,现在嫌弃起来了?好啊,建华不在家的时候,你自己做!”
龙建华打着哈哈,“爷爷,你这是冤枉奶奶了,她做的菜是很好吃的,只不过您习惯了而已。”转头对筠研说,“筠研,带叔叔婶婶、月华和月荷去洗漱一下。”
筠研说了一声“叔叔婶婶,我们走吧。”马上带着人离开。
奶奶白了一眼爷爷后,问道,“建华,今天卖了多少?”
龙建华呵呵笑道,“还是五百。”
奶奶瞥了爷爷一眼,哼道,“这么大年纪,还不如我十六岁的孙子。”
龙建华这才想起,自己才十六岁,马上笑着说,“奶奶,如果不是爷爷带我去,我连东南西北都摸不清。再说,接下来十天,也没有卖的地方了,大家都忙着过年。”
奶奶以前经常对筠研发脾气的,自龙建华说要妹妹“好好学习、长得漂漂亮亮的”之后,很少对她发脾气了,转而时不时对爷爷发点小脾气。
家里别的人不敢劝,只有龙建华能劝几句,还能把她的注意力转移。
没办法,谁叫他是龙家小辈中唯一的男丁呢。
听说十天不能卖钱币,奶奶叹了口气,转身走向厨房。说是那么说,做还是要做的。
龙建华也跟着走进厨房,炒菜的事还得他来做。看到放在地上的三个木箱,他也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一个多月,他只要在家,上午九点后都要跟着爷爷去卖钱币,下午独自一人到周围农村转悠,和潘文华出车的时候也收购钱币。
虽然已经卖掉两万八千多,但家里还有七万六千多,进来的数量远大于出去的数量啊……
筠研带着叔叔一家到后院洗涮,赵红英拉着她附在耳边问,“筠研,你奶奶怎么朝爷爷发火?”
筠研嘿嘿笑着小声说,“我哥炒的菜味道好,花样多,爷爷吃着吃着就要点评一下,让奶奶有些生气;还有,我爹和叔叔不大讲话,奶奶也说是爷爷教的,害了他们。”
赵红英噗嗤笑了一声,接着笑个不停。
月荷转头一脸疑惑地问,“娘,你笑什么呢?”
赵红英把她的头扭过去,憋着笑说,“快点洗涮!你哥哥很会做菜的,去跟他学学。”
月荷又把头转过来问,“姐,家里还有红薯片吗,很甜很甜的那种?”
筠研嘻嘻笑,“有啊,很多呢。”
正在漱口的月华含含糊糊地说,“那个太好吃了……”
不一会,赵红英走进厨房,看到龙建华正在切菜,连忙走上前说她来。
奶奶笑道,“你就不用管了。他做菜,我们只要打下手就行……你们一路坐车辛苦了,中午就简单一些,晚上要他给你们做好吃的。”
赵红英看到灶台上已经切好的菜,呵呵笑道,“这还算简单啊,太多了。”
奶奶从一个盆里抓出一只鲍鱼,“建华为了招待你们,到处转悠,说要做两次正宗的佛跳墙给你们吃。今天一次,大年初一一次。”
赵红英惊讶地问,“佛跳墙是什么?娘,你拿着的是什么?”
这个年代的人口流动被限得死死的,商品流通也仅限于正常的日常生活用品,内地能见到鲍鱼的人很少。
龙建华能买到鲍鱼,还是因为潘文华车队有人去北方海边城市出车,试着托他们买海参鲍鱼等海产品,没想到还真的给他买了回来。
这时,月华端着一只晚跑进来,“娘,这时哥哥做的卤菜,很好吃。”
接着夹起一块卤豆腐伸向赵红英。
赵红英笑骂一声,“这是菜,等会要用来下饭的。”
奶奶笑道,“这哪是用来下饭的?这是建华做来给筠研做零食吃的。想上半年,家里吃一块豆腐都很难,现在却把豆腐做零食吃,所以我才说他把这些小丫头宠得不像话了。”
赵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