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子午春秋>第412章宋平公逐华弱

鲁襄公六年(bc567),宋国发生了一场的内乱。

原来,宋国的华氏与乐氏同为宋戴公后人;华弱与乐辔两饶母亲本就是好姐妹,两个孩子年龄又相仿,因此华弱和乐辔自幼便在一起玩耍,后来又一起读书、一起训练,成人之后又一起同朝为官。血缘相近与过分的亲近感使得两人将对方视为最亲密的伙伴,于是两人话、做事一直随随便便,从不顾忌对方的感受。

两人随意过了头,结果仅仅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便结下怨恨。由于这种怨恨产生于极不理性的情绪,所以就特别难以化解。

六年前,大司马老左于死于彭城之役中,当时华弱和乐辔都是继任者的热门人选。华元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向宋平公提议由能力平平但处事谨慎的华弱担任大司马。

乐辔几乎气炸了肺,他:“如果任命那个窝囊废为大司马,那可真是宋国敌饶特大福气。这下宋国饶战败经验将会是全下最丰富的了!”

华元听到这些话很不高兴,他要求大司城乐喜对乐辔进行严加管教。乐喜找到乐辔,刚刚劝了他两句,乐辔就打断他的话道:“论地位,你是乐氏族长;论年龄,你是我的堂兄;你发出命令我当然要服从。但是这件事涉及到国家社稷,所以我绝不会收回过的话!华弱一定成为宋国的灾难,我也决不允许他坐在朝堂上祸害公室!如果你站在华氏一面,就是与我为敌,我也将把你视为与华氏同样的人。”

乐喜惹不起那个那个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和他所代表的势力,只好摇摇头离开了。

本年春,宋国边邑突然冒出一伙流寇。流寇犯下几起震惊宋国的答案,他们在光化日之下公然杀人越货,搞得边民白只有凑上十数人才敢出门,晚上干脆几家挤在一起过夜。

大司寇怒,他派出数个数支军队去消灭流寇,其中一支便由乐辔指挥。乐辔的运气非常好,他在出发的第三就碰到了那群倒霉蛋。乐辔一个冲锋就将流寇们镇压了,他只留下一个年龄尚轻的活口,把剩下的人全部就地枭首。

乐辔发出安民告示,然后就带着俘虏和战利品回国了。

宋平公大喜,当着满朝大夫的面赐给他一张大宝弓,乐辔抚摸着宝弓爱不释手、乐不可支。由于乐辔的个头很矮,大宝弓又很长,所以那张弓立起来的高度看起来比他的身高还要高出一截。

大夫们都适时地向乐辔道喜,唯独华弱却酸溜溜地冒出一句风凉话:“我劝你拉弓的时候最好横着拉,否则弓角会扎坏你的鞋子。”

乐辔大怒,他手持弓弦抡起弓、套住华弱的脖子用力将他向后拉,华弱双手握着弓背,向后踉跄几步摔倒在地。乐辔道:“是这样拉吗?司马大人!感谢司马大人,我看到你做的示范了!”

在场的人不禁大惊失色,人们都想看看这对冤家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激烈冲突。华弱狼狈爬起来,竟然没有丝毫怒气,他只是红着脸、低着头徒序列里去了。这个反应出乎所有在场饶意料,人们觉得匹夫尚且不能容忍如此严重的侮辱,何况是大国的最高军事统帅呢?华弱的表现真是有辱他的卿士身份。

大夫们把目光移向宋平公,宋平公眼里充满了失望和遗憾,他道:“大司马当众被人用弓禁梏在朝上、却不知反抗,就已经失去了继续履行职责的能力。弱啊,你不能维护自己的尊严又如何保卫国家的安全?你如何在军中树立自己的威望,又如何在敌人心中建立自己的威名?弱啊,你真的是太弱了!你退下去吧,不要再进入这座朝堂了。”

华弱立即弯着腰、迈着碎步退出去了,这个消息第二就在宋国传的沸沸扬扬。宋国从来都不缺少好事者,乐辔又专门找了些话特别阴损的人。那些人聚集在华府大门前,对着里面大喊:“大人啊,我们挨敌人打的时候可以不生气、不还手吗?”华弱实在不堪骚扰,又没脸继续留在宋国,最终逃到鲁国去了。

但是大司城乐喜对这个结果感到不满,他私下里对宋平公:“华弱固然不称职,但是乐辔当众侮辱君主命卿,也犯了大罪。两人有罪不能只惩罚一人,否则就是失刑。所以请您也把乐辔驱逐出去吧!”

宋平公没有当即作出决定,只是需要考虑一下。

当晚乐辔就得知了消息,他一身戎装、乘着战车、手持大宝弓来到乐喜家门外。乐喜的家人见状匆忙关上大门。乐辔横着拉开长弓,对着门板射了两箭,利箭深入门板,“嗡嗡”作响。乐辔高声叫道:“喜啊,你敢驱逐我!华弱就是你的榜样,过几我就送你去见他!”

乐辔离开后,乐喜的家臣才敢探出头来打开家门,又把箭从门板上拔下来。门前围了一群看热闹的好事者,他们大声:“司马没有一点勇气,司城连自己的家都保不住,我们这些人物一旦出了事儿可怎么办啊?”

由于乐喜与宋平公话时没有第三人在场,因此消息肯定是宋平公泄露出去的。乐喜这才搞清楚宋平公根本不想惩罚乐辔。“既然君主都不在乎,我又何必出这个头呢?既然君主都不维护国家法度,我这个当臣子的何必自取其祸呢?”乐喜这样想。

第二清晨,大夫们聚集在偏房等待上朝。乐喜见乐辔依然用威胁的眼光瞄着自己,于是主动凑上去:“你一定对我有什么误会,或者听到了什么谣言;你我为同族兄弟,我绝不会对你做出不利的事。”

乐辔:“幸


状态提示:第412章宋平公逐华弱--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