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天阙泪>第28回崇祯杀宫

闻听外城已经失陷,内九城已经被大顺军包围,崇祯换了便装,在王承恩等陪同下打着雨伞,冒雨巡视了几个城门。他悄悄地问:“王公公,现在,朕还有没有突围的可能?”

王承恩吓了一跳,低声说:“皇上,如果外面没有精锐大部队接应,内里没有强有力部队护送,开城门出去危险更大。”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看来,苍天要亡大明,朕是插翅难飞了。想不到我堂堂大明,枉称有两百万雄兵,到头来却流贼逞凶,援兵无踪,指望着一些中官守城。到了地下,朕也愧对祖宗。”

崇祯泗泪交流,叹息不止。

此时,城内有一阵小小的骚动。很快,王忠上来禀报,说是左都御史李邦华率领着几十个部下,拿着棍子扫把之类,冒雨赶到,要上来协助守城。兵部尚书张缙彦大人正在劝阻,双方争执不下。

崇祯闻听,且喜且怜之,遂下了城垣。众人未料到万岁披着油布打着雨伞突然出现在众人面前,“呼啦”一下,在雨水里跪下了一大片,一个个说万岁龙体要紧,不该冒雨视察城防,请速速回宫。

崇祯动了真情,哽咽着说:“朕不打紧,李爱卿是七秩老翁,以古稀之年的文臣,尚且欲上城戍守,深慰朕怀,这才是国之干城。不过,你们是文臣,在此有可能帮倒忙,还是回府更衣去吧。你们的忠心,朕和大明朝都记下了。”

李邦华说:“万岁尚在此地,臣怎敢先回,臣恳请万岁回宫。”

崇祯连连颌首,说:“既然如此,我们都回去更衣,分头走吧。”

张缙彦闻听皇上已经转了好几个城门,也受了感染,连忙将这一消息传谕九门官兵,以鼓舞士气。

崇祯回到宫中,换了湿衣服,感到身乏神困,喝了盏姜汤,歪在龙椅里不觉沉沉睡去。暮然,耳边似乎传来隆隆的炮声。他一机灵醒来,房中,孤灯长明。他掀开王承恩盖在自己身上的滚龙袍,问:“刚才是否炮声?”

“回皇上,现在风停雨住,贼军又在攻城。”

此时,王忠跌跌撞撞地跑进来,跪了一跪,惊慌失措地说:“皇上,王公公,内城也被攻破了,你们快逃命吧。”

崇祯忙问:“怎么这么快?守军哪里去了?李国帧现在哪里?”

王忠边起身边说:“守城的早就逃散了。”话未毕人就没影了。

崇祯叹了口气:“看来天不佑我,皇城也难保了。来呀,传朕的儿子来见寡人。”

不多时,15岁的太子朱慈烺,12岁的定王朱慈炯,11岁的永王朱慈炤联袂来到。孩子们一反往日的欢快顽皮模样,问安之后,默默地站在一旁,一声不响。因为永王的生母田贵妃已经去世,崇祯特别疼爱这个没有了亲生母亲的小王子,把他搂在怀里,抚摸着他冰凉的小脸,想到其很快就会成为孤儿,不禁潸然泪下。

朱慈炤用小手给崇祯擦泪,哽咽着说:“父皇,儿臣知道,外面那些贼兵快来了。儿臣不怕,儿臣和两个哥哥保护父王。”

“孩子们,你们是父皇的好孩子。父皇生了你们弟兄七个,只有你仨活了下来。如今,国破在即,你们不幸生在帝王之家,命运乖舛。现在,父皇命人送你们去田外祖父家躲避。对外人,不要说自己是王子。万一侥幸活下去,什么苦什么累都要能忍受,记住了么?”

“儿臣记住了,父皇。”三个小王子一起说。

“烺儿,两个弟弟还小,要是你们三个在一起,要照顾好弟弟。”

“儿臣记下了,父皇,您也要多保重!”

崇祯一狠心,示意中官带走了三个小王子。

夜越来越深,炮声越来越响。崇祯找出一条白凌,对王承恩说:“命人带此白绫,传谕后宫,所有嫔妃一律自尽。你陪朕去煤山高处看看。”说罢,摘下墙上的龙泉剑,朝黑暗中走去。

“皇上,等一等奴才。”王承恩慌忙挑了盏灯笼追了过去。

崇祯一回身,指了指御书案上的传国玉玺盒子:“带上。”

王承恩懵懵懂懂地抱了玉玺盒子,紧走几步,在一旁引路。

君臣二人,一盏孤灯,跌跌撞撞,登上了煤山。

煤山,原名青山,是金国和元朝在此建都之后,为了开挖北海,将泥土堆于此处。后来,成了皇家苑林。为了美化,从外地运来许多奇木怪石。明成祖建都北京后,出于战略需要,不但让人在皇宫里准备了许多粮食,还运来大批煤炭堆在山下。按其说法,假如贼兵围困皇宫,吃的烧的都不缺,可以长年坚守。所以,又称为煤山。

当时,煤山为北京城制高点。晴天登高远眺,整个京城历历在目。现在虽然是夜晚,依然可以看见有好几个内城的城门处燃起了一堆堆篝火,数不清的人影在篝火旁来往奔走,偶尔有兵刃的寒光在篝火旁闪耀。皇宫四门上各高悬三盏灯光,这是敌情最严重的信号。皇城外,隐约有马蹄奔驰声和野蛮的吼叫声,让人听了毛骨悚然。

昔时,崇祯曾多次登临此地,豪情满怀,颇有天下尽在掌握的气概。今晚,皇宫里除了偶尔几盏残灯,绝大部分地方黑黝黝的,令人心悸。不知道从哪里传来一阵阵哭嚎声,使人直起鸡皮疙瘩。

崇祯一言不发,从一侧下山。行经中官开垦的菜园水井时,暮然停步问:“此井水深否?”

“水甚深,中官浇菜从无干涸。”

崇祯从王承恩手中拿过玉玺盒,恨恨地砸入


状态提示:第28回崇祯杀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