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和诸葛瑾跟戏志才等人汇合到一处,大家都是去食堂打饭的。路上的时候,刘威、诸葛瑾、郭嘉这三个没有上战场的小家伙不停地问问题。
戏志才等人也全都如实相告,还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说给三人听。三个人都听的很是兴奋,恨不得自己也上战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对此,戏志才好好的教育了他们三个一顿:“洗洗睡吧,那都是小说家言。具体来说,就是吹牛波依的。真打起来,咱们也就是坐镇中军,查漏补缺。更多的时候还是处理一些文书、后勤工作。”
“哎?难道不应该是君问计将安出。某家洒然一笑给出上中下三策供其挑选,他偏偏觉得上策太缓,下策太急,选了中策。而这中策恰恰就是某家想让他选的这样吗?”郭嘉一阵阵的失望。
戏志才白了他一眼,道:“你小子整天别想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好好学习。”
“知道了知道了。”郭嘉嘟囔着,眼下郭嘉才十五岁,虚岁十六。在汉末倒是可以当一个大伙子来看了,但实际上就是个高中生的年龄,中二之魂爆棚。
诸葛瑾和刘威两个人在一旁偷笑,他们俩最近跟郭嘉混的很熟。但是郭嘉鬼精鬼精的,他们两个人加一块都不是郭嘉的对手,经常被郭嘉辩驳的哑口无言。整个明德书院,除了董明之外,能制得住郭嘉的只有两个人。
一个是戏志才,本身就是智谋之辈,又有年龄优势,方方面面把郭嘉吃的死死的。另外一个是徐庶,说不过就动手,谁怂谁孙子。一般情况下,怂的都是郭嘉。
一行人聊着天,走进食堂。
明德书院的食堂,是按照后世董明上大学时的食堂改建的。不过因为学生比较少,只开了四个窗口,吃食也仅仅是一些面食和烤肉之类的。就是面食,很多都是董明手把手教给食堂的厨子的。
比方说包子、馒头、馅饼啥的。
一行人买了包子,端了一碗打了鸡蛋的鸡汤,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得益于董明之前在徐州向各郡太守门推广走地鸡养殖的行为,眼下整个徐州别的不多,就是走地鸡多。眼下都已经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产业了。
从上游的鸡崽儿供应、到个体养殖再到下有分销商。商品花样也多,不过大多在徐州境内,卖到其他州的多是鸡蛋,和一部分老母鸡、老公鸡啥的。
明德书院买的鸡肉鸡蛋,就是徐州的养殖大户拉到新野县城卖的。现在的徐州,要比历史上同期还要富裕一些。人口也更多,不少流民都跑到了徐州。因为在徐州、糜家、马家、陈家、曹家都在搞走地鸡养殖,需要人手。
刘威等人一边吃饭,一边闲聊,话语中充满了对第一节课的期待。
“刚才典礼上,老师说第一课要教全新的东西,好期待啊。”刘威吃着包子,喝一口鸡蛋汤说道。
郭嘉闻言拿下嘴里的肉包子,打了一个嗝道:“老师话里话外的意思,我觉着这一次教的东西肯定非同小可。”
“是啊,老师用了改变世界这四个字。”戏志才端着碗,眼睛盯着前方空荡的地方说道:“能开山裂石的武器、可以日夜不停一直奔跑的车、亩产七八石的粮食、更便捷的农耕机械等等,老师每说一个,某家这心里就慌一下。你们说,老师说的要是都实现了,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子?”
“大汉朝将压服四方,八方来贺。”刘威轻声说道。
其他人闻言点点头,只有戏志才摇摇头道:“不仅仅如此,就像老师说的那样,吾辈的目标必将是星辰大海。”
“星辰大海......”
所有人都在想这四个字背后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董明倒是知道这四个字就是装个波依,但是很明显他不打算告诉自己的学生们,而且眼下他也没时间。
此时此刻,董明正在新野县衙。在场的还有马维、马明、蔡飒、蔡游、马绍。从在场人员就可以看出来,他们肯定是在聊能影响三县的事情。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董明来此的目的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想要马维等人支持他搞明德书院附属小学。而且不是一所两所这么简单,而是遍布在三县之地,至少要做到十来个村子就能拥有一座明德书院附属小学。
这年头,读书成本很高,很少有人能够养得起一个脱产的读书人。搞小学可以,想要招收学生就难了。必须生,他们的家庭一定的补偿才行。但是这要得到官方的支持,不管是政策上还是物资上的。
至于搞义务教育?董明压根就没想过。主要还是实力不允许,没钱也没人手。就算有钱有人他也不会搞,这并不是他该做的事情。
他的打算很简单,官方出钱出地方,明德书院出老师和教材。除此之外,每户若有人进了明德书院附属小学读书,那么相应的可以免除一定的税收。
当然,这得先征得马维等人的同意。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主要还是明德书院的教学压力有些大。正儿八经的老师就他一个人,关键是也找不到其他人来教书。这也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扩招,顶多也就一百个学生罢了。但是,就算如此,他也不能直接就收进来,还是要收一些有基础的学生才好。
可是眼下大汉朝的读书人,他们的基础对于董明要教的东西来说,也就认字是有用的。跟啥也不会没什么区别。
所以董明就想到了搞小学的思路。让自己的学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