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残明霸业>七百九十五章 临行

淮安,南北控制京杭运河,东西遏控黄河及淮河。明军的优势在于水军,一旦控制了运河及黄淮的交汇点,就可以将这几条国内最重要的河道掐死。并可以沿着水道进攻,一步步的将沿途各个城池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当年太祖爷北伐时,就是现沿着水道进攻,运输大军的辎重,占领登陆点后,在向内地延伸进攻。如果浪也能控制住这几条水道,将大大的有利于日后明军的继续北伐,只要黄河、淮河及运河在手,陆路即可以不用考虑。西至开封、洛阳,北至济南、北京这些中原及华北的最重要城市就统统完全暴露在大明的眼前,大明可以任意的对这些城池实施反击。

只是在这两个攻击点上,王允才对待南京的进攻态度比郑成功攻打淮安的态度要认真的多。虽然明军之前已经对南京包围了将近一年,但是除了以水师炮火轰炸南京外城城墙上的守军这一种方式以外,之前真正对南京城以步兵攻击城池的次数寥寥无几。而这一次由王允才和焦琏发起的攻城却像是要真的拿下南京城的样子。

“尚书大人,城外的明军这几的攻势加大了,可是末将却有疑问,请尚书大人解惑。”看到年长的张存仁这样谦虚的对自己提问,洪承畴立刻回礼,并谦虚的回答道:“张大人不必客气,你我同朝为官,又是共赴皇命,就不要拘泥了。”

面对部将的提问,清廷南京守城主官洪承畴的态度很是谦虚。张存仁继续道:“大人,明军对我南京的围城时间已经接近一年了,然而根据线报,我军目前已经有左梦庚及孟乔芳两支援兵赶到。如果明军是因为不具备拿下我南京城的实力,那么郑亲王应该不会从武昌撤退才对。以郑亲王的智慧,自然是发觉他的十几万大军留在江南将会有危险,才会选择北撤的。这就是明军已经拥有能够战胜郑亲王十余万主力大军的实力了。可是令属下不解的是,明军既然有这样的实力,为何一直对我南京城围而不攻呢。可如今我援军新至,他们又选择在这个不利的时机对我南京发起进攻。这其中明军又有何算计,还请大人为属下解惑。”

提问的是清军前杭州总兵张存仁,为什么是前杭州总兵呢?因为这个时候他已经把杭州给丢了,此后便随着上官撤到了南京城内,继而就又被明军包围在了这里。清军如今在南京城内尚拥有5万兵力,然而对于偌大的一个南京城来,这些兵力用来守城尚可。如果想要反击,一旦反击失败了,日后的南京城防将会捉襟见肘。而张存仁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有考虑的,明军在这个时候——左梦庚及孟乔芳的援兵已经到达了南直隶境内后,才发起对南京的进攻,这不能不让人有疑问,明军这是要干什么?

洪承畴捋着长须道:“要问明军为什么要等到我军左梦庚的援兵到来之后才开始对南京实施陆上进攻,本阁可以这么回答。明军的攻城还是假,围点打援才是真,只是这假戏有时候也会做成真的。明军一方面是要让左梦庚相信,南京已经危在旦夕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我军在南京城内守了一年,却从没有对围城的明军实施反击或者偷袭。这已经暴露了我南京的守军实力空虚。正是因为如今的明军拥有足够的实力,所以他们才想借着攻打南京的机会顺路再消灭我军的一两支重兵集团。这同时也明了现在明军统帅们的自信、兵力的强大,以及他们军事指挥能力的高超。”

张存仁又问:“如此一来,左将军还会不会来援救我们?如果来了,是否真的会被明军歼灭呢?”已经看到张存仁头上落下的汗珠了,听到洪承畴的判断,足以让他的心紧张异常。洪承畴来回踱着步,似有似无的叹了口气道:“左梦庚想不想来,是摄政王了算。能不能救得了南京是明军了算呐。这偌大的一条长江上,到处都是明军的战船。左梦庚就算想援救我们,他又如何能渡得长江呢?”

张存仁问:“如此一来,我南京城被攻破岂不是迟早的问题了吗?”洪承畴向北方幽深的看了一眼道:“南京城能否守得住眼前的一时,在我们。多守上一刻,我主力大军就会多一分歼敌的机会。然而最后能否守得住,南直隶的这场战役最后能否以我军的胜利而结束,结果却不再南京这一城一地啊,只要我主力大军在中原战场上寻觅到战机,令明军伤亡惨重。南京之围自然可以解。你我都耐心的等待吧,这期间不要给明军以任何机会,也不要出击,只要我们守住南京,吸引住明军的一支主力。那么其他战场上我军就会有更大的获胜把握。以我军的实力,在中原战场上消灭他们的一支十万人以上的精锐还不是问题。”

“果真如此?”张存仁似乎还不太相信。洪承畴叹息一声:“嗨!应该会是如此啊,明军看似攻势迅猛,可是他在陕西与南京的进攻就像两个拉开了距离的拳头。却将自己的胸膛暴露在了我军的面前。如果就在明军胸膛正面的郑亲王十几万大军不因此抓住机会,如果摄政王没能看到这点,不给郑亲王增派援兵的话,这个战局才是我洪某人不能理解的。”

南京明城墙,自公元1366年初建,共有四层城垣结构----外郭、京城、皇城以及宫城,这在世上是独一无二的。这座坚城拥有外城门十八个、里城门十三个。如今在十八个外郭城门中,在上元门和金川门,清军各布置了1000人防守,并留有预备队600人;逆时针向西依次是栅


状态提示:七百九十五章 临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