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龙兴之所>第三百一十一章 陶谦逝世

长城边的单福没有等到袁绍大军,只等来了蜀军胜利之师,他明白只要袁绍不是个白痴,短期之内必定不会再度进犯,因而命令于禁率骑兵第四师、步兵第十二师、步兵第十七师三支部队驻防长城,他则率领其余各部返回了垺县。

单福知道自己暂时虽然打消了袁绍进攻的打算,但是不久后袁绍必然再度起兵来攻,那时候的兵力必定远远强大于现在,他必须从现在就开始考虑如何阻挡袁绍。

对单福而言,最完美的情况莫过于利用赵武灵王长城遗址将袁绍挡在长城东面,可是五百多年前的长城遗址在袁绍大军的凌厉攻击下必然不堪一击,想要挡住袁绍,必需要抓紧时间修复。单福再次祭出以工代赈的办法,从西河郡、楼烦县和垺县等征集近十万青壮男女,开始对旧有遗址进行修缮,与此同时,单福下令除必要的留守、警戒部队之外,也全部参与对长城的的修缮。

并州一线趋于平静,徐州的战火却开始漫延。

获悉曹操、袁术结盟来攻,陶谦又惊又惧,就此一病不起,乱作一团的徐州在别驾赵昱、治中从事陈珪的组织下进行抵抗,无奈双方实力相差悬殊,陶谦一病不起后徐州又流言遍地,弄的瑯琊、东海、下邳、广陵各地人心惶惶,各级文武人心思动,对赵昱、陈珪的命令阳奉阴违,多处城镇在袁术军兵临城下之际未作丝毫抵抗就开城投降。

而面对曹操军,守军的表现却截然相反,他们往往选择拼死抵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亦不退却半步,许多当地百姓也自发的协助守军保卫家园。之所以袁术和曹操会遭遇如此截然不同的待遇,全因此前曹操军两度伐徐之时毫无人性的屠城之举深深的刺痛了每一名徐州百姓,那时侯曹军所经之地可谓尸横遍野、鸡犬不留,许多徐州城镇因为曹军罪行至令空无一人,成为鬼城,据说因为城中冤魂太多,连正午时分的阳光都不能照入城中。徐州的每一个百姓始终记得曹操攻破打彭城后,将数十万百姓赶入泗水河中溺毙,因为尸体太多太多,泗水河一度为之断流一事。

对所有徐州百姓来说曹操是来自地狱冥府的恶魔,放任曹操军进入自己的家园,形同自掘坟墓!正因如此,面对曹操军,徐州军民往往选择拼死一战。徐州军民的勇气是可嘉的,但是由于兵力悬殊,徐州各地军民又没有统一的协调、指挥,往往只能各自为战,而曹军在夏侯惇、夏侯渊的指挥下,集结数倍于敌的兵力采用逐个歼灭的战法,一路血战下依然是高歌猛进、催城拔寨无数。因为受到了当地军民的拼死反抗,曹操开始反省屠城之举是否得当,英明睿智魏武帝一旦平心静气下来,想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当然再简单不过了,兖州那块地方经过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后,人口锐减、田地荒芜的情况十分严重,有限的人口和税赋大大限制了曹操的发展壮大,而且兊州周边强敌环视,刘璋、袁绍、吕布、袁绍,每一个都不是易于之辈,曹操想要发展壮大,必须将徐州这个土地控制在手中,而控制徐州最重要的并不是土地,而是人口,有了人口繁衍,才有源源不绝的兵员;有了人口耕作,才有收成,才能获取粮、税,可是他三度伐徐以来的作法却是何等的粗暴,就算让他打下了整个徐州,可是徐州的百姓都被他杀光了,他留着这块地又有什么用?一味的杀戮已经将整个徐州的百姓都推到了他的对立面,看看这一路以来的遭遇,再对比一下袁术的遭遇,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就算打败了陶谦、袁术,可是得不到徐州百姓的认可,他怎么能够在徐州站稳脚跟?这难道不是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吗?为父报仇固然无可厚非,但是牵连到徐州数百万无辜百姓,想想吧,三度伐徐以来死在他的屠刀下的百姓已达百万之巨,他还能理直气壮吗?百万百姓啊,如果必要,他甚至可以多征十万大军,可是现在呢?除了一个个万人坑和百万冤魂,他还得到了什么?他得到徐州军民对他发自内心深处的深深的憎恶和恐惧;得到了面对他的屠刀,徐州军民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殊死反击;得到了他的军队的一个又一个战损;每当他的军队遭到了顽强抵抗后,他和他的将领们往往又会报复性的下令屠城,结果他又得到了更多的徐州军民的尸首;得到了屠夫的名声,而他的军队则被称为兽军;除此之外,他还得到了几代徐州人的仇恨,这个仇恨也许会口耳相传,沿续数代、数十代也未必能够化解。

醒悟过来的曹操立即传令全军,对放下武器的士兵不得进行迫害,不得无故杀害百姓,不得劫掠百姓财物,不得毁坏百姓房屋、农田,对于投降的徐州各级官员必须保证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并且酌情留用,凡自动开城投降城池,一律免去一年赋税等等。魏武帝深深知道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的妙处,胡萝卜之后自然而然的竖着一根大棒,参于下令顽抗的各级官员,一旦被擒获,立即斩首,家人充为官奴,协从者同罪……

曹军一夜之间从一只兽军转变为了一只于百姓耿毫无犯的“人民子弟兵”,奈何双方仇怨甚深,徐州百姓根本不愿意相信曹操这个白面阎王,依然选择了对抗。可是当曹操接连攻破了四座城池后,果然坐到了他承诺的事情后,徐州军民对曹操的观念才略有改观,他们当然不是拥护或者说欢迎曹操,可是此后当他们面临曹操大军,知道反抗


状态提示:第三百一十一章 陶谦逝世--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