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三国矿业大王>第105章 八公山矿难

孙策一回到宛陵,吴景问他道:“伯符,君侯的遗志,你要不要继承?”

“大舅此话何意,策从未忘记先父遗志。”

“可是如今袁耀在新港的发展一日千里,你如何经略江东,没有江东为根基,如何逐鹿中原!”

“大舅的意思是?”

“只要伯符肯下决心,我愿率领众将跟随伯符突袭新港,抓住袁耀,凭借长江之险与丹阳铁矿,开创万世基业。”

“不可!”孙策道,“众叔伯妻子多在寿春,我岂能置他们生死于不顾。再说,如今我兵力微弱,剿灭祖郎尚且左支右绌,即使突袭成功,如何抵挡左将军数万大军。”

“干大事而顾小家,不成事也。当年高祖起兵,屡次抛妻弃子,遂有天下。再说,只要擒住袁耀,左将军也不敢轻易害我妻子。”吴景劝道,“若再犹豫,只怕时不我待!”

“大舅此话怎讲?”

吴景把新港日产钢铁超过四十万斤的事情告诉孙策,孙策也被这个消息震惊得张口结舌。

正在这时,门侯来报,周瑜求见。

周瑜到丹阳郡各县购粮,到宛陵时顺便拜访吴景,只是他没想到孙策此时正好也在郡府。

听说周瑜要购买大量粮食,吴景问道:“公瑾,大公子购买这么多粮食到新港干什么?”

“府君不要误会,这些粮食不是公子要买的,而是公司董事会决定要买的。如今新港资金充裕,这么多钱不流通它就不会产生价值。这几年中原战乱,生产遭受破坏,粮价高企不下。而江东社会安定,谷米丰赡,公司计划购买些粮食运到沛国相县,找机会卖到兖、冀、青州,这样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当晚,孙策与周瑜像少年时代一样同塌而眠,彻夜长谈,孙策问道:“公瑾,说实话,你们购买粮食真的不是为了在新港招兵买马?”

“伯符,既是你我私聊,我就实话实说,我们买粮食,不是为了招兵买马,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想为中原战乱的百姓备荒,只不过为了不受左将军干扰,以倒卖粮食作为掩盖罢了。”

孙策想到袁耀在合肥时候跟他说的理想,叹道:“这么说,大公子果真无意于天下。”

“这要看怎么理解。如果把安抚天下也算是有志于天下,那么大公子其实比任何人都在意天下。”

“大公子拥有如此超人才智,却不为左将军谋取霸业,非要自己另搞一套,公瑾难道真的不觉得可惜吗?”

“过去我也曾经觉得很可惜,并且一度离开大公子,可现在我一点都不可惜。左将军的霸业,是以血流成河,人民相食为代价。等到霸业既成,到处白骨露野,人民十存一二,这样的霸业大公子要来何用?大公子的大业,是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人口繁盛的大业,比起左将军的霸业,要令人神往得多。再说,想要安抚天下,必须拥有能够征服天下的力量,这本身难道不也是霸业吗,为何伯符认为攻城略地才是霸业?”

“那为什么大公子有这么多资金,不赶紧招兵买马壮大力量?”

“主要是担心吴府君的误会和左将军的反对,大公子本来想要阻止战争,却反而先与生父兵戎相见,岂不贻笑世人。伯符,大公子一直希望你能跟我们一起实现这个理想。”

“代我谢谢大公子,我身负家族复仇之志,一日不敢忘记,除死无回头之路。”

周瑜听孙策此话,知道他身负整个家族的期望,无法摆脱。只是心中愈加担心,孙策之路与袁耀之路正好背道而驰,只怕将来双方避免不了兵戎相见。

周瑜辞去后,吴景问孙策:“大公子大量购买粮食,真的只是为了倒卖赚钱吗?”

“放心吧,大舅,公瑾不会骗我。”

“既然如此,此时正是最佳时机。”吴景再次进言道,“此时新港对我毫无防备,加上他如今还没有大肆招兵买马,新港维护治安的水陆兵马只有两千人,我合郡兵万人,加上你募到的两千余人,可一击得手。”

“大舅,新港兵马虽少,但是工人众多,武器又充足,未必不堪一击,此事尚容再议。”

“可是若是将来新港再招兵马,就更难得手了。”

“放心吧,新港不会大肆招兵买马。”孙策道,“公瑾亲口跟我承诺的。”

吴景见孙策犹豫不决,只好暂时作罢。只是见到新港日益壮大,他也日益感到焦虑,时刻在寻找办法扫除袁耀这个拦路虎。

从皖县铁场来的工人经过几个月的工作,制造出大量农具模具。新港钢铁产量升级后不久,坩埚炼钢也取代了炒钢,效率低下,品质不易掌控的炒钢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新港每天浇铸生产上万件农具,被商人们销往全国各州郡。

过去农民打造农具,一把铁铲需要用到四斤(1公斤)钢铁,花了四五百钱,请铁匠打造工具又花近百钱,一件农具好几百钱,相当于普通人半个多月的收入,对于普通农民来说,确实很昂贵。

如今新港有廉价的钢材,通过浇铸成型,一把铁铲出厂价格不过六十钱,卖到农民手中不过八十到一百钱。这个价格几乎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而铁器对农业生产作用很大,因此,各郡县百姓纷纷大量购买农具,以备明年开春耕种之需,铁器的销量正如蒋干所说翻了数倍。

袁术派刘详和梁纲率三万兵马征沛县,攻城半个多月毫无进展,最终退兵回到相县。这次没有结果的战争,却撕裂


状态提示:第105章 八公山矿难--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