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天下图>第12章高堂哀余殇(1)

这段故事蒲珏在山下亦曾听过,也听祖父略阳公说过。

不过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听来的故事,意境和趣味却大为不同:山下的路人唏嘘叹息,饮恨长歌,只恨晋军朝廷无能,未能首付中原;祖父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惺惺相惜;到了王肃羽嘴中,却平静有如前朝往事。

也不知是王肃羽是心中藏悲,不忍涕零,还是因为身在太白,反倒是看淡了一切,对此有自己的另一番理解。

但即使是这样平静的诉说,衬着太白山一路的寒冰嶙嶙,绮冰湖弟子的流血涔涔,又让人更是生出一种往日不堪回首的感慨来。

王肃羽这样一路为众人介绍太白剑宗的往事,以及士挚将军的故事。虽然很多事情蒲珏已经打听清楚,但听他这样细细讲来,蒲珏对这一处地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他说话做事颇为沉稳,一路上对众人照顾又甚为周全细致。凡有问者必仔细而妥帖地回答,凡险要的路途和重要关卡都一一提醒并加以介绍……

这倒是让蒲珏不由得想起来那些村夫野老的流言来:什么掌门偏爱杨允寒的二师兄郑宣文,立后继掌门不以立长为先,还有什么王肃羽曾经立下过大功,仍然不曾得到重视……

但王肃羽并没有留给任何人猜想的空间。他提起太白剑宗的各路前辈与师祖的时候,字字恭敬得很,没有一丝不平之意。反倒是哀思之情溢于言表,让听者也闻之伤怀。

如若掌门当时真的因为何事而对王肃羽废弃不立,连蒲珏也不禁在心中暗暗替他叫起屈来。本来蒲珏还以为这些不过是村夫野老的闲言碎语,又或是有人在鼓动闹事。等真正见到他的时候,蒲珏这才明白,难怪有人会替他鸣不平。他这般待人接物周到细致,行为斯文有礼,恐怕连略阳府的世子蒲珑也要相形见绌了。更何况蒲珏的这位堂兄自小就是被祖父当作接班人培养长大的,待人处事、武功能力无一不是略阳府中的上上之选。

一边谈及这些,王肃羽一边深望着远方,目光尽处,尽是一派晓风霁月。

蒲珏本来一直未曾注意过他的长相如何。这时仔细细看,却发现根本看不穿也看不透。只觉得他的心底定然藏着一种苦闷的情怀,但因了他个人清雅而卓然的气度,让人自发地从心底生出一种信任之情来。

又翻过两处极陡的绝壁,众人终于抵达崇归堂外。

崇归堂是一处双重歇山的大型庭院,虽建在雪顶,临危而立,却是构思极巧,气派不凡。让人一时半会儿都想象不出来这座大殿的木材是如何搬运上山,又是如何在这里建立起来的。

还未进殿,远远便能看见“崇归堂”三个大字龙飞凤舞在一块赤金的匾额之上,极为显眼。

王肃羽给众人介绍,这崇归堂所在的平台名为拔仙台,是太白剑宗的最高峰。

众人依言,拾级而上。

等攀登到顶的时候,一下子视线骤然开朗起来。从拔仙台往下极目远眺,只见底下山川民宅有如棋盘般分布。向北望去,渭水如带,蜿蜒曲折。而台下,却是悬崖深涧,深不见底。这般衬托之下,更是衬托着整个崇归更为雄壮。

到了崇归殿外,杨允寒与众人道了个别,一个人先往正门去了。一大堆弟子一看见杨允寒便纷纷围了上去,又是惊呼又是喜悦,簇拥着他直接进了殿。

其余众人则被王肃羽带着从侧门入了。

绕过影壁进内,远远地就能看见大门的两边都挂着素帐白幔,守着四位斩衰素服的弟子,头上披了块三角的长麻巾,一脸的悲恸之色。

守门的弟子一见到王肃羽,纷纷让开道来,一声声“大师兄”喊得又是尊敬又是礼貌。王肃羽安排了一番,便有弟子领命带着蒲珏等人进了门内,给他们格外安排了座位。

刚刚坐定下来,崇归堂里已经是连叩声不断,哀声四起。往内望去,满座皆着素服,绕过影壁,在正门进去的小广场内形成一条长龙,依次进堂祭拜。

堂内人多而肃穆,除了一片哭丧声,连丝毫的杂音都没有。这股哀悼声久久不能停歇,仿佛头上盘旋着一道闷闷的云雷,令人倍感压抑和窒息。连一行人都被这种极其哀苦的氛围所影响,刚刚的轻松心境一下子骤然消散。哀愁的心思爬上了心间,脸色也不由得肃然了起来。

除了哭灵和叩头的声响,整座大厅中都只能听见招魂人的声音,让人没来由地在一片哀寂中生出一种令人敬畏之感。

往厅内望去,只见厅内的小影壁上都遮掩着素纱,挂着一排十二幅画。墨迹未干,显然刚刚才画好不久。

根据王肃羽刚刚介绍的惨况,蒲珏心中暗自忖度,这几位应该就是这次在密教进攻中牺牲的几位太白剑宗的长者了。

仔细细看,只见正中间有两幅画像最大。一张是一副长相颇为清朗的中年人的遗容,这应该便是太白剑宗的掌门人,杨允寒的父亲。掌门中间的左边紧紧贴着一幅画,上面画着一副颇为秀气的中年女子,面带微笑,神色之中异常温柔,想必是掌门夫人。

其他的画像都有一定的间隔,与这两幅画隔得较远。

其中两幅画又比其他的画像稍稍大上一些。挂在掌门与掌门夫人的左面的,是一位中老年的女子,眉宇间尽是一股英气,而右面则是一位满目沧桑的老人,虬髯满面,看起来比掌门还要年长些。这两人应该是南宗首座和北宗首座,因为其他的画像似乎比


状态提示:第12章高堂哀余殇(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