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天下图>第05章万里相复去(4)

“这是自然的,你不想想看,我是什么人,略阳梁家的少当家好不。”梁平眉飞色舞,“这江湖上的事情当然知道的多了。”说着嘿嘿一笑,叉着双手笑道:“话说这太白剑宗呢……”说着故意卖了个关子,瞅了一眼蒲珏,“你真想知道?”

“如果依这里的人的整体态度,我先猜猜看。”蒲珏拢了拢马鞍,猜道:“应该会跟这边的汉人世家有关系吧?”

梁平一边听一边笑着点头。

蒲珏继续道:“我记得这一带有很多关中大族,在晋室南渡的时候机缘巧合没有走,留了下来。”说着低了头小声道:“你记不记得我们过来的时候看到的一些坞堡,我猜,部分可能就是这些世家大族的。”

“聪明!”梁平挑了挑眉,大声笑道:“我以前就听家父说过,在这关中郡呢,太白剑派算得上一个大派。”

“然后呢?”

梁平背着手继续道:“虽然渊源很久,但是一直名气也不大。但是,据说在十二年前,大赵出了件大事,之后许多汉族世家子弟便纷纷逃入山中。现在力量壮大起来,甚至可以跟直属大赵朝廷的密教周旋。”

“你说的这件事,是十二年前大赵易主一事么?”蒲珏问道。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梁平拍了拍手,便去牵马。

蒲珏倚在路边,慢慢思索:“这密教是大赵的国教,是羯人从西域过来的时候便信仰的宗教,据说非常神秘,势力也很大。不过,虽说是国教,略阳公曾数次跟蒲珏私下说过密教的诸多恶事。蒲珏一直知道略阳公已有对大赵天王有诸多不满之心,但他心知,略阳公目前仍是大赵属臣,在外面不便言说太多。如果说,这地方的人对太白剑宗如此上心,那必然是因为太白剑宗对这个地方的人有所照顾和帮衬之故。”

进村的地方是一座小桥。

那桥是石头砌的,虽然造型并不大却很是气派。石桥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岁了,磨损得非常厉害。石头边上长满了青苔,但现在是冬天,已经干枯,混着泥与雪,变成一团乌黑黏在上面。

两人眼神落在了桥墩边上立了块破旧的木碑上,这上面刻着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王家村。

木牌虽旧,但花样繁复,别有一分气势。看来这里以前是个很大的村子。

木碑的反面墨迹淋漓,题满了字,墨迹还是新的。看来题诗的人才走了不久,蒲珏猜测,应该是刚刚见到的那两人题的。字的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字迹行云流水,看得蒲珏不住地点头。

梁平往前仔细一瞧,这是一首杂诗: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

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词尾没有署名,不知何人所题。蒲珏读罢,深吸一口气。联想到一路来的乱象,心中郁郁不平,一种悲慨之情涌上心头。

这字写得委实很好,梁平也默然良久。

蒲珏忽道:“这首诗我有点印象,好像是前朝人写的,在上次夫子赠我的那本《建安诗选》里。诗里说的是董卓之乱后的长安乱象。不过我觉得,写在这里,还挺应景的。”

“你说的是不是上次夫子讲到前朝董卓入京,汉献帝出逃那节的时候,你跟夫子要来的那本?”梁平疑道。

“你还记得?”蒲珏笑道。

梁平一边说笑,一边眉飞色舞地比划,双脚都跳到了旁边的桥上:“当然记得呀。你啊,那次听到夫子说西凉军在洛阳城里大造杀孽,结果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候,便痛心疾首地在课堂上大发感慨,甚至还‘啪’地一下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我们所有人的印象可深刻了。”

蒲珏听言,微微一笑。

梁平一跃继续跳了下来:“我还记得那天夫子又说,其实外面的人对我们氐人的印象也跟这些西凉军差不了多少。你当时很是不服,直接站起来,说略阳公治军从来不会这样横行霸道。”

“那是自然的了,”蒲珏笑道,“我们的将士虽然勇武,民风虽然彪悍,但绝对没有如此霸道无礼之徒。”说着往西面方向拱手道:“现如今,爷爷大幅度改革,要求军队严格自律,当然建立的队伍也是军纪严明,毫不侵犯百姓的。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略阳才比这里要好的太多了。”

“你就会夸你爷爷。”梁平笑道。

“你知道的,我本来就很崇敬我爷爷啊。这次出来游历一番,这下感触更深啦。”蒲珏微微一笑,显出几分自豪来。又连连叹息道:“以前我们在略阳,总觉得夫子所说的乱象离我们很遥远,现在出来一遭,才知道这边的世道竟然真的如此艰难。”

突然,只听见“啪啪啪”三声拍掌,一句脆生生的女声在身后响起来,“这位大哥哥,你可说得真对。”

梁平寻声望去,只见身后的枯树枝上坐了位粉衣少女,从怀里摸出一把核桃来吃。少女的两只脚一荡一荡的,也连带着她的垂挂髻不住地上下晃动。她的头发被风吹得有点碎乱,但扔掩不住秀美之色。眼睛忽闪忽闪地,似乎只要一眨巴着眼睛,准能想起来一堆鬼点子。

还在找"天下图"免


状态提示:第05章万里相复去(4)--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