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战国大司马>第150章:七月下旬【二合一】

两日后,即七月十四日,赵主父从邯郸离开,前往沙丘一带勘察陵墓的选址。

赵主父为自己勘察陵墓的选址,似这么大的事,作为儿子,公子章与赵王何当然得陪同,毕竟这也是“尽孝道”,若是故意推辞,势必会惹来非议。

而作为护送的军队,阳文君赵豹命他的副将赵贲率领一半士卒守卫邯郸,而他则亲自率领另外一半邯郸军、约五千余名士卒沿途保卫。

而赵主父这边,赵主父则命庞煖率领五千名檀卫沿途保护,

除此以外,还有「宫伯」信期的千余名王宫卫士,以及蒙仲的千名信卫。

四支兵力,总共约一万两三千人的兵力,这即是沿途护送的所有兵力。

记得在赵主父宣布「勘察陵墓选址」这件事后,安平君赵成就曾将肥义、李兑、赵豹三人请到自己府上,商议对策。

不得不说,对于「赵主父勘察陵墓选址」这件事,其实不单单蒙仲、乐毅二人瞧出了几分不对劲,事实上,似赵相肥义、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阳文君赵豹等赵国的老臣们,亦纷纷感觉到了危机。

毕竟此前在邯郸,无论是赵主父还是公子章,都不可能钻到什么空子,因为阳文君赵豹对邯郸的防卫非常严密在赵相肥义的暗中支持下,阳文君赵豹作为“旧贵族派”的一员,却不允许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把手伸到邯郸城的城防,更何况是赵主父与公子章呢?

正因为能确保邯郸不会落入赵主父、公子章、安平君赵成三方势力手中,赵相肥义此前才会故意“拖延”按他的想法,拖到赵主父年老体衰、威严不再,那么公子章的威胁自然就大打折扣了。

可没想到的是,赵主父借「勘察陵墓选址」这件事,有意让赵王何离开邯郸,不得不说,这让肥义充满了担忧毕竟赵王何一旦离开了邯郸,离开了阳文君赵豹与宫伯信期对赵主父、对公子章的双重防卫,很有可能就会发生什么变故。

正因为如此,在众人汇聚于安平君赵成府上商议对策的那晚,李兑的儿子李跻是反对这件事的,他的理由是,谁也不能保证公子章会不会在此期间对赵王何不利。

但没有办法,赵主父前往沙丘勘察陵墓选址,作为儿子,赵王何是肯定要跟着去的,这正是中原所推崇的孝道,若是赵王何拒绝跟随,这无异于落下了口实,日后赵主父完全可以借“儿子不孝”这件事,废立赵王何,到时候,新君派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在一番商议后,奉阳君李兑提出了一个对策:他赵成、李兑二人借故留在邯郸一带,集结他二人麾下的军队,而阳文君赵豹,则率领齐麾下的邯郸军,陪同赵王何与赵相肥义、宫伯信期三人,一同前往沙丘行宫。

说实话,留下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在邯郸一带,肥义其实并不是很放心,就连阳文君赵豹,他在李兑说完这句话的最初,亦只是呵呵轻笑,并不应诺。

显然,肥义与赵豹对于赵成、李兑等人并不是完全信任。

见此,奉阳君李兑正色说道:“肥相、阳文君,危机在前,纵使你我彼此间曾经或有些政见不同,但眼下彼此的利害是一致的,无论如何都要确保君上安然无恙……若是我等此时仍相互怀疑,难保不会被某些人有机可乘。不如这样,我四人今日对天起誓,在解除我的赵国的危机前,携手一致,绝不对彼此趁火打劫。”

听闻此言,阳文君赵豹看了一眼赵相肥义,示意后者来决定此事。

肥义仔细地想了想。

必须承认,他对赵成、李兑等人亦抱有警惕,但这份警惕,只是他唯恐赵成、李兑等旧贵族派把持朝政,架空了赵王何的权力,但归根到底,赵成、李兑二人对赵王何的“王位”却不敢存有半点染指之心但公子章不同,公子章一直有着夺取王位的野心。

相信在公子章这个威胁面前,赵成、李兑二人绝不敢做出“趁机排除异己”的事。

在经过反复权衡之后,肥义认为奉阳君李兑的话可以信任,于是当日四人立下了针对赵主父、针对公子章的盟约,新君派与旧贵族派,在来自赵主父与公子章的巨大威胁下,抛下以往的成见,达成了意见。

在此基础上,四人又商议出了对应这件事的对策:即由赵成的儿子赵平、李兑的儿子李跻,双双陪同赵王何与赵相肥义、宫伯信期,跟随赵主父前往沙丘宫一带勘察陵墓选址,由阳文君赵豹率领约七成的邯郸军,沿途保护。

而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二人,则在这段时间调回此前驻守在中牟一带的二人麾下的军队,布防在邯郸一带,以防止突发变故。

并且安平君赵成对赵相肥义嘱咐:“若有变故,请立即派人通知我二人,我二人当立刻率军来援。”

“嗯。”肥义点点头表示牢记心中。

不得不说,在这危机来临之际,新君派与旧贵族派终于暂时消除了成见。

这也难怪,毕竟这关乎他们双方的利益:肥义要确保赵王何的王位;而赵成、李兑二人,亦要通过确保赵王何的王位,使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

因此他们双方的利害确实是一致的。

七月十四日,赵主父、赵王何、公子章三人的队伍从邯郸离开。

沿途保护的军队有四支,即赵王何的近卫、宫伯信期率领的千名宫卫,负责贴身保护赵王何与赵主父,有公子章的约数百名近卫,还有庞煖的五千名檀卫军,


状态提示:第150章:七月下旬【二合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