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一代权臣>037 巧取总坛

秋仪之第一次走这隧道,因是自下而上攀登,走得十分辛苦。这第二次虽是自上而下,却唯恐言语之间露出马脚,能不说话便不说话,一路走来十分沉闷。又加之身后的天尊教骨干身上大包小包不知背负了多少行李,走得也不快。因此他反倒感觉比上山时候多走了不少时辰。/p

这样一行人从山下的暗道洞口钻出之时,已是漫天星斗,看天色已然酉时已过,到了戊时时分。将出隧道之时,仪之特意嘱咐众人将手中火把松明熄灭,以防被官军现,因此这洞口外四围一片漆黑,只有秋仪之手里一盏灯笼放出幽幽的光,全然看不清周围情况。/p

这史执事对“徐甲”始终不能放心,唯恐这来路不明的小子使什么阴谋诡计。这一路太太平平自隧道离开毓璜顶总坛回到地面,这才安下心来,循着灯笼,走到仪之跟前,说道:“今日全凭徐师弟,否则我天尊圣教势必会同拼个官军鱼死网破!倒不是师兄怕死,就唯恐这一战教中精英损失殆尽,不知圣教何时可得复兴。”/p

仪之听他口中说得虽然堂堂皇皇、十分沉痛,但语气之中毕竟带有掩饰不住的喜悦,知道此计已成功大半,便奉承道:“史执事实在是深谋远虑,非我孺口小儿可能及啊!不知教中骨干是否已经到齐?我等商议一下,再从长计议……”/p

史执事听了,略点点头,回去清点一番,道:“全部五十八名,一个不多,一个不少!”/p

“好!我……”仪之话音未落,手里一松,一盏灯笼掉在地上,里面的灯芯灯油打翻在地,顿时烧着好大一片草地。/p

史执事还未来得及问是怎么回事,只见四周火光四起,无数官军手持火炬,包围上来。当头一员军官身高马大,手握宝剑,口中大喊:“尔等已被包围,还不投降!”这天尊教众人听了顿时乱作一团。/p

仪之见状,高喊:“中计!中计!”话音未落,撒腿就跑。还没跑出几步,便扑倒在地上,背后插了一支箭。/p

打头的军官又高声喊道:“还不投降,便如此人!”身边的官军无不跟着齐声高呼:“还不投降,便如此人!还不投降,便如此人!”将天尊教众喊得心胆俱裂。/p

这势突变,众人已被吓得失魂落魄,没敢有丝毫反抗,就被官军圈圈点点地一个个抓了起来。这官军也不同他们说话,将他们一个个拿黑布蒙住眼睛,用麻核塞住嘴巴,绑得似粽子一般,扔上马背送到军营关押起来。/p

趴在地上装了半天死的秋仪之这才站起身来,拍拍身上泥土,朝那领军的官军军官嬉笑道:“天尊教骨干俱被抓获,大哥这回是大功告成了!”/p

原来那领头的军官不是别人,正是幽燕王大王子郑鑫。他按照秋仪之的安排,派人远远跟着从军营中佯装逃出的虞枚、“徐甲”,找到暗道出口,在四周埋伏下精兵,以灯笼为号,一举出击,将邪教骨干一网打尽。/p

饶是郑鑫对仪之隐隐有三分成见,却不得不佩服他的锦囊妙计,亲自帮这位义弟拔下背后“插”着的箭矢,拍着肩膀说道:“全赖仪之足智多谋,大哥自然不会忘计了这份功劳!”/p

秋仪之听了也是极为高兴,不忘谦虚两句:“我兄弟,都是为国尽忠,为父尽孝,还计较什么功劳?”/p

这话却触到了郑鑫的心事,不愿再接话,反倒:“如今毓璜顶上邪教教众已群龙无,我等派兵从暗道杀上山去,里应外合,大事可定!”/p

秋仪之听了却说:“还望大哥能够网开一面,特别是那个叫虞枚的,千万要放虎归山。这天尊教主目下还逍遥法外,我们查获其身份,恐怕就在此人身上。”/p

“哦?”郑鑫以为仪之又有了什么计策,赶忙问道,“此计到底如何应验?愚兄倒要请教。”/p

秋仪之听大哥问得极为谦虚客气,反倒不好意思起来,挠挠头皮道:“这计策小弟尚未想出,只觉得留支伏笔在邪教之中,他日定有用处。”说罢,咧嘴一笑,又说,“反正这虞枚又不是什么聪明人,让他逃走,也不过是放猫归山,还怕他咬人吗?”/p

郑鑫确实揣度不出自己这位诡计多端的义弟,是否真如他所说的那样尚无定策,只觉得他实在是狡猾莫测,再追问下去也不会有什么答案,只好答应道:“仪之的计策,我今日总算是服了。愚兄自会同你二哥商议,不教你这计策落空。”说罢,两人并肩而行,回军营去了。/p

这郑鑫今年二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按照大汉例律,藩王之子可于二十成年之后被立为世子,以备继承王位。可他自弱冠之后等待了足足五年,却依旧没有丝毫被册封为世子的迹象,就连朝廷加封的爵位也没有半个。反观自己两位叔叔郑华、郑贵的几个成年儿子,自己虽然无论才干、政绩、名声都远胜于这几位表兄弟,但在晋封爵位上却已是远远落后了。又想着三弟郑淼今年已有十八岁,难免不会怀疑自己的父亲已做好了废长立幼的准备,一俟郑淼成年,就上表请求朝廷册封其为世子。这番心思——他从未表露过,就连对关系极好的二弟郑森也未曾透露过半个字——却始终像一块压在胸口的大石头一般,让自己时时刻刻不能释怀。/p

因此,郑鑫深夜之中,常常辗转反侧,自诩自己无论政务军事从未有什么过错,弓马武艺、文采辞赋虽然比不上自己英明神武的父亲,却也不逊色于几位兄弟,


状态提示:037 巧取总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