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方私下里觉得,这条轻轨铁路其实还是蛮重要的。一旦修建完毕,东岸人在胶东最重要的两个据点烟台和胶州便可联结起来,并且可辐射沿途地福山、栖霞、莱阳、即墨四个县,这些地方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效益应当还是很不错的。
除此之外,吕方还听登莱地方官员提及,在胶烟线修建完毕后,未来他们可能会继续修建一条铁路,即规划中的桃荣线。这条轻轨铁路起点是栖霞县的桃村车站(同时也是胶烟线的车站),途经文登县,终点是荣成县(即原成山卫),全长约一百七十多公里,沿途本是荒芜之地,但这些年随着东岸政府大力安置移民,这条规划中的线路两侧的垦殖区已经蔚然成风,粮食、水果、石材、牲畜、海产品的产量与日俱增,已经变成了一条极具经济价值的铁路,修起来真亏不到哪去。
而且这条所谓的桃荣线与胶烟线在栖霞桃村相交,两条铁路所辐射的内陆地区变得融会贯通了起来,一共九个县数十万人口间的物流成本大大降低——可别小看了畜力拉动的马拉轨道车,其无论是载货量、运货速度还是其他什么,都远超普通马车或人力,成本相当低廉——内陆地区的经济必将日趋活跃,未来对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
与登莱开拓队这边的大手笔相比,隔壁清国那边的动静就颇有些死气沉沉的感觉了。虽然这个国家也在积极学习新事物,但他们所谓的改革目前看来仅仅停留在军事领域,且步伐还有些偏小,可能是因为掣肘较多的缘故。毕竟,满蒙八旗贵族,不敢说全部,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极力反对办新军的,因为这无疑会使得清国内部汉人武将的地位急剧上升,继而影响到他们的利益,故他们极力反对也就很正常了。
综合看来,目前广大的清国国境内流行的仍然是自古以来那一套封建三纲五常、儒家学说,农村人口虽然增加,但思想和制度上没有丝毫革新,农民仍然没有人身自由,乡间权力依然把持在士绅手里;而在城市中,虽然存在一些手工业和商业,但总体来说与明朝没太大区别,生产力的进步有限,因为荷兰、英格兰商人、传教士带来的少许新知识,往往被垄断在少数读书人手中,扩散的脚步慢得令人发指。而且最关键的,文盲率仍然没有丝毫降低,与在烟台、胶州、宁海州、文登、福山、掖县、黄县、招远、栖霞等主要城市大力办学(虽然一个县也仅仅堪堪维持了一两座小学的样子)、普及教育的登莱方面简直没法比,整一个现代国家和古代国家的区别。
总之,吕方在烟台待了这么一些时日,接收到的消息当真是令他大开眼界。原本他一直以为,出现诸如马戏团、滑大山等娱乐项目的宁波地区,应当是开风气之先的。可谁想到,在北边的登莱地区,虽然在生活享受方面没有南边那么多花样,可却也别有一番大气魄,那种大开大合的铁路、遍布半岛的港口、跑马圈地般设立的大农场,真心是让人眼花缭乱、意气顿生啊!不错,真的是不错!
当然了,为了保卫上述这些建设成果,登莱地区自然也需要足够的武力了!这不仅仅是指海军,陆上的武力同样重要!就拿如今地位极为重要的莱州河防司令部来说,为了守御胶莱运河防线,他们就需要两万人以上的部队,以封锁住几个容易渡河的地点,并就近调配兵力。此外,在第二线,还得布置差不多同样数量的预备队,分驻各个要点,利用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快速机动,随时查漏补缺、驰援各处,以确保运河防线万无一失。
四万人的部队,差不多已经是如今登莱全部的军人总数了!仆从军第四师陈全忠部、第五师董大郎部、第六师谢迁部、第七师丁大兴部、第八师杜冲部、第九师牛贵部,以及骑兵联队、挺身队、守备队等零散部队加起来,也不过才三万一千人的样子。即便再加上处于组建中的登莱新军第三师、陆军第七混成营及一些司令部直属部队,加起来也不过三万八九千人的样子,离四万人的数量还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这会在青州府清军主力云集、兵力调动频繁——虽然都知道对方多半在虚张声势,可没人敢赌,也赌不起——的情况下,吕方来找廖逍遥借兵,而且还是最精锐、最能打、士气也最高的第七混成营,这叫人情何以堪!要知道,一旦第七混成营真的被南调到宁波,这作为登莱中枢核心的烟台县可就完全空了,除了司令部两个警卫排、一个宪兵小队及少许卫生、后勤、工程、参谋等勤杂人员外,就再没一个兵了!到时候就连烟台城内的秩序都得靠县公安局来维持,城墙上将一个戍兵也没有,除非从乡下将民兵们都召集起来(但民兵也很不堪战),故这会廖逍遥犹豫也实属正常,特别是现在辽东方面也正一封又一封书信飞来请求增援的情况下就更是如此了。
1673年9月6日,就在吕方觉得借兵之事多半有些难办,寻思着是不是打道回府的时候——恰好这会有一艘从宁波运粮过来的船只,就要经停几乎已成畜牧业基地的济州岛返回定海县,错过了这班船下次就不定什么时候才能走了——登莱开拓队队长、登莱保安司令廖逍遥终于给了吕方最终答复:第七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