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423节 远东烽烟 3
萧爻。

“第4师团。”萧爻回答道。辽吉黑三省内的日军共5个师团,其中,第4、第2师团驻扎在黑龙江省,第6师团驻扎在吉林省,第9、第18师团驻扎在辽宁省。

蒋纬国点点头,又问道:“还在激战吗?”

萧爻颔首:“还在激战中。”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战事是凌晨四时展开的,现在已是下午两点,诺门罕那里的激战已经持续整整十个小时了。”

蒋纬国沉吟不语了一会儿,然后问萧爻:“老毛子来势汹汹啊,一下子投入这么多的坦克飞机大炮,看样子是蓄谋已久的,你觉得小鬼子扛得住吗?”

萧爻反复地浏览着手上厚厚的前线战事报告文件,凝神思索。这个过程是很考验一名高层指挥军官的信息甄别、信息归纳、分析、判断能力的,要通过双方态势变化、伤亡情况、损失程度、后续增援等各方面因素进行总结,并且,手中信息也不一定是对的,就比如眼下正在展开着的诺门罕战役,日军可能对德军观察员含糊其辞,而德军观察员毕竟无法在云端俯视战场全局,看到的、听到的、搜集到的战场信息也是管中窥豹甚至是盲人摸象,存在着很大误差。在后世的战争电影里,经常出现这么一个桥段:我军指战员根据某个侦察兵英勇潜入敌军阵地里搜集到的情报而下达一场战事的重大决定。这是虚假的,真正的军队指挥官不可能干出这么草率、这么冒险的事情,一个侦察兵,太小太小了,根本就看不到战场全局,他得到的战场信息是非常有限的,甚至根本就是错的,指挥官不可能凭借一个侦察兵提供的情报就下达重大决定。指挥官需要做的,就是萧爻此时做的,把浩如烟海、真假混杂、纷乱繁复的战场信息在脑子里进行过滤、提炼、汇集,得出最终结论,极大考验到指挥官的能力。

“日军扛得住一时,但扛不住长久,并且日军只能局部扛住,苏军已经展开大规模的迂回包抄了。”萧爻思索五分钟后,给出他的答案,“我估计,日军可能会有一个旅团左右的部队被苏军包围在诺门罕前线,凶多吉少,不过,苏军蓄谋已久、准备充分,火力大大地超过日军,却连续攻击了十个小时也没获得大幅度的进展,由此可见,整体上苏军压着日军,局域上双方其实不分上下。”

“有意思,真有意思。”蒋纬国笑起来,他的笑意是萧爻不理解的。

蒋纬国感到两件事“真有意思”,一是日军居然没有被苏军一边倒地痛宰,二是大名鼎鼎的日军第4师团居然没有一触即溃,这两点,真的很有意思,因为让蒋纬国感到很意外。

这场爆发在1939年8月8日的远东战役爆发于满蒙边界的诺门罕地区,跟原先历史上爆发在1939年5月至9月的诺门罕战役堪称惊人的相似,并且“历史时机”也非常的相同,蒋纬国毫不怀疑,这场远东战役就是原先历史上的诺门罕战役受到“蝴蝶效应”影响产生的,但又有着本质性的不同,第一是规模,规模翻了好几倍,第二是战争动机,更是截然不同了。

在后世,只要是熟悉抗战史、二战史的人,都知道“诺门罕战役”和“日军第4师团”,因为这两个东西“很有趣味性”。关于诺门罕战役,长久以来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此战中,苏军一边倒地吊打日军,仅损失六千人便摧朽拉枯、犁庭扫穴般地消灭六万日军,之所以会这么说,一是真相被掩盖,苏联当局封存档案,对外宣传时肯定会大大地降低苏军伤亡以及大大地增加日军伤亡,直到苏联解体后,大量档案资料被解密,真相才被公布于世,在苏联档案资料被解密前,日本档案资料是公开的,但中国人肯定不相信日本单方面的档案资料,肯定认为日本人在自我吹嘘;二是出于国内某些特殊原因,需要吹嘘、夸大苏联军队战斗力,嘲讽、贬低日本军队战斗力,甚至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借此诋毁、丑化、抹黑抗战中的中国军队等。诺门罕战役的实际情况是苏军惨胜,苏军见好就收,日军也借坡下驴,双方其实打成平手,苏军死亡失踪约9700人,受伤约15000人,日军死亡失踪约8400人,受伤约8800人,从伤亡数字上看,日军不算失败,并且苏军在此战中耗费的弹药、损失的装备都大大超过日军。客观上评论,苏军是靠苏联远超过日本的雄厚国力才在战场上勉强取胜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诺门罕战役中参战苏军是机械化的精锐,参战日军是二流的第23师团,由此也能证明一件事:抗战初期和中期,一直承受日军一流师团攻击的中国军队是不容易的,更是了不起的。如果抗战期间的中国军队不存在那些内部的弊端,中国军队也是非常强大的。

至于日军第4师团,也有一种关于该师团的并且流传很广的说法:该师团相当的无能,号称“皇军第一窝囊废师团”。这种说法同样是虚假的,第4师团战斗力很强,并且该师团比起其它只知道死打硬拼的日军师团,战斗风格更加稳重,战斗手段更加灵活,绝非窝囊废。

眼下,远东战役爆发了,第一场恶战就在诺门坎,蓄谋已久且准备充分、火力强大的苏军猛然间攻击日军,日军虽然猝不及防、陷入被动,但顽强地坚持着,被击退却没被击垮。

战火猝然被点起后,中、日、德、苏四大国的高层都被惊动了,美、英、法、意等国也纷纷把诧异、不安、焦虑的目光投向远东。武汉、东京、柏林


状态提示:第423节 远东烽烟 3--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