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323节 华北危急
第10联队,联队长赤柴八重藏大佐看着黄河对岸的济南城,心头蠢蠢欲动得犹如猫爪搔挠,实际上,他的联队只有一个半大队抵达黄河边,后续部队还没能跟上来,但他像一个刑满释放的劳改犯逛窑子般实在等不及了。在反复思考后,赤柴大佐叫来身边唯一的那个大队长:“你们大队敢不敢现在就横渡黄河?”

那个大队长大声道:“有何不敢?别说黄河了,就是刀山火海,大日本皇军也义无返顾、勇往直前!”

赤柴大佐大喜:“好!现在,听我命令,你大队立刻横渡黄河,攻击济南城!”

这简直是神经病才会下达的命令,但在日本军队里却是“常事”并且屡试不爽。君不见,当年日军进攻热河省,日军先头部队区区128名骑兵出现在热河省省会承德的门外,热河省军政主席汤玉麟就吓得逃之夭夭,创造了一百多名日军兵不血刃地攻占中国一座省城的“战争奇闻”。赤柴大佐明显是在效仿“先辈的壮举”,根据他的逻辑,这个大队在横渡黄河后,如果能取得战果,固然是最好的,如果被消灭,也只是损失了一个大队而已。实际上,赤柴大佐此举让他获得了大满贯般的丰厚收获,当日军这个大队一千余人渡过黄河后,第22师一万余人竟然毫无斗志地全线撤离,谷良民只知道日军横渡黄河了,他估计日军起码几千人,但他万万没有想到,日军只有区区的一千余人,所以他未战先怯,再加上韩复榘的秘密指示,因此他十分干脆地命令全线撤退。

一个小时后,寺内寿一大将接到矶谷廉介中将近乎得意洋洋的捷报:“我师团已经攻占济南城!”

寺内大将又大喜又大惊:“怎么这么快?我记得你师团大部还在鲁北并且很分散,何以如此迅速就攻占了济南城?”

矶谷中将得意非凡地回答道:“仅用了一个大队!大将阁下,我早说过,支那任何军队在我第10师团的面前都只是拦路的蚂蚁而已!”

一个大队的日军,仅一夜就攻占了山东省省会济南;三十万日军,三个月都没打下南京;形成了几乎令人难以想象的、难以相信的、极度悬殊的对比。

获悉济南一夜之间就沦陷,蒋介石和李宗仁都感到了不可思议的极度震惊,蒋介石随即命令韩复榘的老长官、原西北军统帅、现军委会副委员长冯玉祥飞赴第五战区督战。冯玉祥连连发七封电报给韩复榘,要求他反击济南,但韩复榘理都不理、回也不回。冯玉祥又愤怒又悲凉:“翅膀硬了!都不听我的话了!”韩复榘原本是冯玉祥的部下,但此时的他已是“一方诸侯”,拥有自己的地盘和势力,哪里还会把此时已经没有实权的老长官冯玉祥放在眼里。

李宗仁火急火燎之下拼命联系韩复榘,但发去的电报都犹如泥牛入海,就在他束手无策、五内俱焚时,他的老兄弟、副参谋总长白崇禧想出一条挽救危局的对策。白崇禧分析道:“肆虐冀南和鲁省的日军只有第10、第14师团,由此可见,日军虽然来势汹汹,但准备不充分、后续主力部队还未来得及抵达,可让阎锡山的晋绥军从山西省主动出击,攻击冀中的石门(石家庄)、衡水、冀州等地,如果晋绥军得手,日军第10、第14师团就成为孤军,后路断绝、辎重不济,再等刘峙、蒋鼎文、卫立煌等人率部反击,很有可能吃掉日军一部分,将其逐出鲁省,收复一部分失地;如果晋绥军未得手,也能威逼日军后路,迫使其不敢继续孤军深入,挽救鲁南、鲁中、鲁东等地并为我军展开反击赢得宝贵时间。”

接到白崇禧的这份电报,李宗仁心头顿生出一线希望,他立刻发电报给阎锡山,请求“晋绥军主动出击,攻打冀中的石门(石家庄)、衡水、冀州等地,以挽救鲁省于倒悬危难之中”。

对于李宗仁的请求,阎锡山装聋作哑、推三阻四,声称“晋绥军主力在太行山防线各司其职,各部队都有各自位置,不能轻易调动,一旦调动某部,太行山防线立刻就会出现漏洞,势必导致日军乘虚而入,影响晋省防御大局”。

看到阎锡山的回复,李宗仁大怒:“山东山西,唇亡齿寒!山东不丢,山西就能与山东互相依持,山东丢了,山西就会遭到日军两面夹击,连如此简单的道理都搞不懂,鼠目寸光!”

由于晋绥军的按兵不动、见死不救,山东省失去了最后的希望,局势进一步地急剧恶化。3月18日,日军一个加强旅团在青岛登陆上岸,继而长驱直入、掠地百里,如入无人之境。至此,山东省大局已经兵败如山倒,彻底无法挽回了。

韩复榘此时在率部撤向河南省南部,路上,他跟鹿钟麟有这么一番对话:

鹿钟麟:“向方(韩复榘表字),你为何如此?丢得也太快了!唉!”

韩复榘:“瑞伯(鹿钟麟表字),咱们都是从西北军里出来的,一家人就不说两家话了,咱们这种人,靠的是什么?就是军队和地盘,而军队和地盘里,哪个更重要?当然是军队了!有地盘无军队,地盘早晚是别人的,有军队无地盘,早晚也有地盘。山东丢了虽然让我心疼,但那是次要的,毕竟保住军队才是第一,好歹我现在还有六七万军队,手里有这六七万军队,就有东山再起的本钱,老蒋也不敢拿我怎么样。”

鹿钟麟:“话虽如此,但是...”

韩复榘:“你怕什么?我不妨给你透个底,刘湘现在是第七战区司令长


状态提示:第323节 华北危急--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