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都市现代>重返1977>第六十八章 婚姻大事

走到了八十年代初,作为生于五十年代的人,作为上山下乡的一代人,从年龄上来讲,都已经到了该成家的年龄。

甚至作为年岁最大的“老三届”的那批人,在“晚婚晚育”的号召下,已经被耽搁得很迟了。

而如果把“成家立业”作为一个人“社会化过程”的主要标志的话,就当下的社会大环境来看,通过这几年的时间,大多数知青已经返了城。返城之后呢,要么上了班,要么干了个体。

那么“业”不管好坏,都已经算“立”了。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考虑下一步是顺理成章的事儿。

只是这一代人,正因为是人口数量疯狂“爆炸”的一代人。那么从生到死,他们的人生就不得不面对所有因同龄人过多而引发的困境和难题。每一个人生重要环节,都注定会成为让他们感到为难的严苛考验。

结婚这件事对他们而言也不例外,同样需要解决许多现实难题。

首先结婚得有人,就是“对象”,成家的另一半。

可当年的人满脑子都是革命热情,社会传统也一直把“搞对象”等同于“耍流氓”,所以那些大男大女普遍对这种事儿没经验。

同时因为年岁都大了,少男少女朦胧已经没有了,目的就是要成家,过日子。时间便显得很急迫。他们怎么能不手忙脚乱呢?

说白了,谁都知道周围的“窗户纸”很多,可难题是怎么找着“窗户”,又到底该“捅”哪个“窗户”。

其实“找窗户”这一步倒还好解决一些。当时虽然没有互联网,没有qq,没有手机,可有亲戚朋友给介绍啊。

正因为是普遍现象,谁家恨不得都有单着的,所以在这个时候,社会上保媒拉纤的情况开始增多。各个单位一下班,都是急茬去“约”的。

就是最后一步,到底该选谁,成了最大的障碍。

当时的人可没有今天的观念,对婚姻这件事那是慎重又慎重。虽然法律上能离婚了,可这个问题社会上诟病、非议颇多,没人觉得有了“后悔药”,可以随便来。大家还是把婚姻当成“一锤子”买卖,该挑剔还挑剔。

在这方面,如果两个自身条件差点的人凑在一起,反倒会好办一些。因为基本上都有自知之明,这就能比较务实地彼此迁就,你让一步我退一步,好事也就成了。

怕就怕没有自知之明的,或是个人条件真不错的主儿,那千奇百怪、五花八门的拒绝理由可就多了去了。

比如女的挑男的。

“这人精神被污染了,对报纸上的英雄事迹竟然无动于衷”、“居然不知道舒婷是谁,她的诗一首都没读过”、“他还没长大成人呢,老跟他侄子一起看动画片”、“他爸妈爱打麻将,那是好人玩儿的东西吗?那是赌博”、“刘文正的歌儿多棒,儿”,等等。

像男的挑女的也一样。

“长得挺漂亮,可老嫌我工作服脏。太事儿,工人的工作服,能不脏吗?”、“这个够浪漫,可太爱跳舞,现在正严查呢,别为这个再给我抓起来”、“她虽然脾气好,可有五个哥哥呢,真以后两口子拌嘴,挨个都找来,谁受得了”、“这是个自命不凡的人,以干部子女自居,轻视工农”,“那个真是自来熟,见面就问我有没有海外关系,你找我这人还是找海外关系啊?”

用这种标准下来,哪儿就那么好碰上合适的呀?恐怕不把自己挑成根儿蔫儿叶儿黄的“搓堆儿菜”,是不会醒悟的。

其次,成家需要钱,这在刚一改革开放时,也是很尖锐的问题。

时代确实变了,这不像“运动”的时候,两个铺盖卷往一处一搁,就算成了家。没有人笑话,没有攀比。

尽管此时社会对家用电器的追捧还没到最高潮,最凶猛的时候,但电视已经敲开了人们的yù_wàng大门,成为了最引人向往的物品。特别是彩电,那是让任何人见到都走不动道儿的东西。

现在的人又都有一种补偿心理,谁不希望自己婚事上办得体面一些啊?也算是给亏了本儿的青春多少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可要从实际出发却不现实。八十年代初,一般工人工资从四十一块五涨到六十多块,看似逐渐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可奋斗一年也只能攒几百块。与外面的风吹来新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品一比,立刻就萎靡了。这就对一般阶层的人来说有很大的困窘。

当然,高档家电暂时买不起还可以等,大不了日后两口子攒钱慢慢买。但家具却是先得置办的必备品啊。

尽管备齐多少条“腿儿”,姑娘才肯出嫁这种事儿,听起来极具小市民的俗气。

可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插队知青回到京城,好不容易成个家。女方想要,男方想置,一辈子结一次婚,实在无可厚非。

要和今天动辄花父母的钱充排场,买房子比起来。那时用自己节衣缩食攒下的钱安一个小家,实在是既硬气又悲壮。

当下流行的颜色是地板黄,必备的家具中除了酒柜,还多了沙发。由于家具照样要票,所以很多人请木匠做。街道边,马路空场到处能看见木匠干活。

而许多心灵手巧的人因为资金有限,甚至自己动手做。他们用一些弹簧和海绵就能弄出一对露着扶手的简易沙发来。再蒙上块“上山猛虎”或是“迎客松”图案的线毯,看着也挺是样儿。

但无论再怎么省,大数上还是得自己掏。

由于上班没几年的人积


状态提示:第六十八章 婚姻大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