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宋包三黑>第二百五十六章 常平仓

包拯想去常平仓看一下,却被李营告知常平仓没有粮食了。而且还拿出了常平仓粮食的进出账簿,根据账簿显示,常平仓的粮食确实已被发放一空,全部用于救济灾民了。

包拯并不死心,他坚持要到常平仓去看一看。李营并不阻拦而且还跟着包拯一起到了常平分仓。

包拯和李营来到了常平仓,仓库里外一片寂静,连仓库的大门都没有上锁。李营命人找了半天才找来了一个上了年纪的差人。

那差人看到李营很是惊异,急忙上前施礼道:“参见知县大人。”并且为自己的脱岗行为辩解道:“因为库房之中什么东西也没有了,没有什么可被贼人惦记的。所以我才离开了一会儿。”

“打开大门。”李营看着那老差人的样子,不知说什么是好。只好命他先打开仓库的大门。

仓库的大门被打开了,一阵阵灰尘掉落,随着风飘落着,充满了整个空空如也的仓库。

仓库里边别说粮食,连个老鼠都没有。一连打开几个仓库全都是这样。

“大人不用看了,所有的仓房都是这样的。”那个老差人接连打开了几个库房的大门累的有点儿气喘,弯着腰对包拯等人说道。

“这里边的粮食都是在什么时候搬走的?”包拯不甘心的问。

“自从上边有命令,让开放常平仓,平价卖粮,没多久常平仓的粮食就被销售一空了。”那老差人不知包拯什么来头,见知县李营都在旁边陪着,所以对包拯说起话来分外小心。

“这灾害刚发生就将常平仓的粮食全发放光了?”包拯在空旷的仓库内来回走着。大大的仓库里边有的只有随着他脚步起浮的尘土,连一粒粮食也没有留下。

“主持救灾的是陛下的亲侄子平阳郡王赵允升,是他亲自下达的命令叫我们尽快发放米粮给灾民。所发放的数额也都是他认可的。人家可是郡王,皇亲国戚并且还是奉旨救灾的钦差,我们哪敢有异议,只能听从郡王的命令行事了。”李营摆出一付十分的委屈的样子说道。

“这可怎么办?怎么办?”包拯很无助的在那里自言自语。这救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距离田地里再长出粮食来还有很长的时间。这段时间灾民们还要吃喝,没有了粮食就会饿死人,饿死人就会有人造反。到时可真要血流成河人头落地了。

李营看包拯在那里着急的不得了,又走过去火上浇油的说道:“这常平仓没有了粮食我也知道后果的严重性,我又组织城中的富户捐出自家人的粮食救灾。怎奈灾民太多。富户家中的粮食也发放的差不多了。现在城中的所有人都面临着断粮的危险。再没有可发放的粮食,很容易引起民变。包大人你也是朝廷的钦差,能不能代表我们向皇帝求情,再拨下些粮米来以安抚百姓,以防民乱的发生。”

“临近的州府还有没有富裕的粮食可以调拨?”包拯现在想的是怎样先保持地方上的稳定。

“别说临近的州府,整个河北西路都在王爷的统一领导下,将救灾的粮食全都发放了下去。想要再找到粮食可不那么容易了。”李营痛心疾首的说道。

“李大人,灾害远未结束,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办。”包拯稳住了心神面对李营问道。

“我,我能有什么办法,只能盼着上天早降甘霖,地里长出庄稼。老百姓就得救了。”李营扭头四下张望着说道。

包拯在真定县的常平仓内转了一圈,发现所有的仓房都空空荡荡没有了一粒粮食。李营面对饥荒又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式,对于饥民们的死活他根本不关心。现在跟他说什么也没有用了。

包拯沮丧的离开了真定县的常平仓,包拯在天长县的时候与县内的饥民有过很长时间的接触,他知道那种无衣无食的感觉有多么痛苦。绝非文人吟唱两句诗所能表达的。在大自然的灾害面前生命是十分脆弱的,这些灾民变成一堆枯骨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了。

既然这真定县的知县李营没有办法解决问题,那只有求助于上一级的州府了。真定县隶属于河北西路。河北西路下辖下分四府,九州,六军。四府指的是真定,中山,信德,庆源。

真定县受真定府的直接管协。包拯本来想从下边的县一级开始调查,所以没有惊动各地州府。以包拯的级别想要查州府一级的官员也是十分吃力的。

现在没有办法,包拯只能直接去找真定府的府尹毛文毛大人了。

包拯急匆匆的赶到了真定府,来到知府衙门,递上自己名帖。看门的差人看了看是一个六品的御史,也就没怎么把他放在眼中。

“在这里等着吧,我去里边通报一声,知府大人有时间会接见你的。”门口的差人懒洋洋的对包拯说道。差人心说这个官还是太年轻,到门口连点儿孝敬都没有还想见知府大人。我将名帖递进去,什么时候能见到知府大人你自求多福吧。

包拯的名帖辗转送到了知府毛文的书中,毛文一看名帖反倒吓了一跳。

“这不是那个传说中的包黑子吗,这简直是一个瘟神啊,上次去了一趟应天府,应天府知府钱飞就弄了个丢官罢职。那应天府可比这真定府大多了,钱飞那也是简在圣心的人物,差一点儿就当上参知政事的人。都被这包黑子弄完蛋了。最好不要得罪他,赶紧将他送走。”有关包拯的传说如今已在官场中流传开来了。他们现在倒不是觉得这包拯有什么能耐,而是不愿意粘


状态提示:第二百五十六章 常平仓--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