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抗战之还我河山>第256 试探

随着铃木少将一声令下,已经休整了半小时的柳川大队立刻开始战前集结,柳川大队所属炮兵中队也开始了炮火准备,两个炮兵大队虽然已经赶到,但由于山间平坦地方不多,尚未构筑起炮兵阵地,所以这次没能参与炮击。

实际上铃木少将也并没有让炮兵大队现在就开始炮击的意思,毕竟,只是一次试探性进攻,寻找出中方守军的火力点才是这次进攻的目的。

柳川大队1000多人绕过古山,径直朝罗文裕关口的主阵地扑来。已经进入阵地的周石屿透过望远镜看着距离己方不过1000尺小跑着前进的日军脸色不动。

他身边的一个由军士提成排长的老兵甘远峰舔舔有些干涸的嘴唇喃喃道:“乖乖,不少人那,连长,要不命令机炮排扫他们几梭子?绝对能干死十几个。”

1000尺的距离对于捷克造轻机枪来说射程稍有些远,但对于加长了枪管的42来说,这个距离并非遥不可及的距离,以42恐怖的射速,来扫射如此密集的日军队列,不要太爽。

“你狗日的就是狗肉上不了席面,区区十几个鬼子算个屁,别说十几个鬼子,就是这个大队,团座都没放在眼里,团座要搞的是那几千号鬼子。传令下去,没我的命令,谁擅自开枪,军法处置,跟大家说,自从上了这座山,我敢死连的军功就是独立团第一,谁也抢不走,只要拼命跟小鬼子干,这一仗打完我给弟兄们请功。”周石屿回头扫一眼自己这位心腹属下,冷然道。

没有周石屿的阻碍,柳川大队很轻易的站到罗文裕山下700尺的位置。

随着步兵攻击阵型的展开,柳川大队所属炮兵中队的四门九二式步兵炮首先开火,短短的十几分钟,就向向前的一连阵地发射了上百发炮弹,打得整个阵地是火光冲天,烂泥四溅,不过一连的100多官兵早有准备,都躲进了事先挖好并且用砖石水泥加固过的单兵防炮洞里。

刘浪和向前在用钢板和原木加固过的连部里,自然更是稳若泰山,刘浪根本没把漫天的炮火放在眼里,还拿着步兵专用观测镜看着1000尺外不停喷吐着弹丸的92步兵炮打着主意。

“这家伙可是个不错的玩意儿啊!不过,过了今天可就是我独立团的了。”刘浪看着镜头里的步兵炮,一边喃喃自语。

也不是说刘浪没见识,看到一款生产与20世纪三十年代的老炮就在那儿留口水。

做为日军步兵部队装备的最多的92式步兵炮,其实算得上是一种极为优秀的武器,虽然它的口径只有70,但炮弹可不轻,一颗高爆弹重达3.8公斤,说明它威力还是不小的。

当然,说这款炮优秀,并不是说它的威力有多大,因为弹丸初速低,其实它对钢筋水泥工事的破坏力度并不大。

但这家伙只有不到500公斤重,有两三个身体强壮的士兵可以推着它就走,而且射界非常好,横向射界90度,高低射角也近90度,平射可以当加农炮使,曲射可以当榴弹炮,大仰角射击能达80度以上还可以当迫击炮使。

如果说在这个时代,那种炮最适合山地作战,无疑就是日军现在使用的这款92式步兵炮了,共和国在20年后的那场著名的五圣山防御战中可没少使用过这款炮。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罗文裕这种较为特殊的战场上,92步兵炮比博福斯炮还有用。

趁着炮击的时候,柳川大队所属第4中队的2个步兵小队共100来号人就悄然开始往山上爬,运动到了阵地前沿。

这个步兵小队也真是够狠,居然将攻击发起点推进到了距离向前连队前沿只有不到两百米的距离,这么近的距离,这小鬼子的炮兵万一有个闪失,炮弹就极可能炸到自己人,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传说中小鬼子牛逼的步炮协同还真不是吹的。

?距离他们不过两百多米的独立团阵地上炮声隆隆,但两个步兵小队四挺轻机枪组成员却没闲着,在找好的射击位上拿着工兵铲快速的进行野外作业。

日军每个标准小队人员配置类似国军的一个排,共54人配2挺机枪,每挺机枪有指挥一人,射手一人,携带弹药的副射手两人,4人挖掘一个简易的机枪战壕还是很快的。

在炮击差不多停止的时候,四个机枪掩体也基本完成,看到这一幕的刘浪也不由有些感叹,不知道五年后日军会怎样,但从这个时期来看,日本陆军的确是亚洲第一,单兵素质和纪律性都很强,各单位之间的配合也不错,再加上绝对优势的火力,怪不得国军打不过。

炮击一停,100多号鬼子兵立刻就端着刺刀从攻击发起点窜了出去。

等到阵地上的1连的官兵钻出防炮洞冲进战壕和散兵坑时,鬼子兵已经在五十米之内了!就这,向前的一连反应还算快的,要是换成以前在国军的时候,等到他们进入战壕,只怕鬼子兵就已经杀到眼鼻子底下了!

冲出指挥部掏出手枪的向前顿时就被吓出了一身白毛汗,这下,他对关东军的“厉害”算是有了切身体会了,怪不得胖子团座一直强调,关东军才是日寇中最精锐的部队。

能和战斗民族在东北对峙的部队,如果不强悍,估计早都被装备还要强上几分的老毛子给揍出屎了,精锐的关东军那也是被逼出来的。

刘浪依旧呆在连部,连身边的狙击枪都没有拿的意思,如果只是这上百名鬼子都要出动他这个大团长,那也太看得起他们了。

更重要的是,这是独


状态提示:第256 试探--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