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三国群英风云录>荀彧传(二)
个朝廷大员为孙策背书,孙策过江东就变得名正言顺了。

公孙瓒是奋武将军,用剿匪名义抢地盘,杀了刘虞后,众叛亲离,将领反叛,被袁绍步步紧逼。

即然大家相互攻伐都没有借口,那为什么不抢先把献帝抢过去呢?

第一点:董卓最先抢皇帝的,被手下吕布割了脑袋。

第二点:郭汜,李傕第二个抢皇帝的,连饭都没得吃,两个军阀发生了内讧,水火不容。

第三点:迎来献帝是忠于曹操,还是要忠于献帝,当发生不可调和的利益矛盾时,我们是帮谁呢?

综合以上三点,一般谋士不建议去迎汉献帝,身为诸侯,没有人有这个胆量去将汉献帝迎到身边去,惹火烧身,步董卓的后臣。

曹操认为将汉献帝迎到许都来,出兵攻打其他诸侯有正义,省了找借口的麻烦,曹操不怕惹火上身,死于非命吗?

怕,任谁都怕,曹操也害怕,曹操认为这件事情是正义的,即使为国捐躬也不后悔?

怕也要去做,这就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区别,关东联军的时候,大家都不敢追董卓,曹操敢追击董卓,差点死于董卓将领徐荣之手。

怕就什么事都不用干,也干不成,天下还有十几个军阀,袁绍,袁术名望高,谋士,将领多,刘表,刘璋,刘备都是皇室宗亲,公孙瓒,吕布都是宿将,曹操出身不好,曹操凭什么能消灭他们?为了给贪污腐败的老爹报仇,攻打徐州陶谦,最后连自己根据地都被吕布,陈宫占了,宦官之后,有什么资格?

曹操深刻的理解这一点,自己不比其他诸侯有政治优势,也不比其他军阀更有战争潜力,只有迎来汉献帝之名,以正义之名征伐不臣。

人固有一死,曹操要做大汉能臣,忠臣,他会怕死而不敢为吗?

曹操是一个胆大心细的人,别人不敢,他偏要干,这或许是曹操采纳毛阶的建议去迎汉献帝,其他人不会去反对,但也不会主张,只能顺应。

曹操以后跟汉献帝发生矛盾,荀彧,郭嘉站哪边呢?

是很矛盾的,荀彧的应对方法是让曹操出去打仗,荀彧给曹操提供足够的军资,荀彧处理朝廷纷争,尽量做到公平公正,郭嘉的方法是随军,尽量不在朝中,眼不见,心不烦,兵权争议先放一放,等天下平定的差不多了,再讨论这个问题。


状态提示:荀彧传(二)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