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大宋将门>第655章 他们还在战斗

赵宗垕手里的是一方玉印,只是已经残破了许多,只能辨认出大宝于阗四个字,如果玉印完整的话,应该是这样的几个字“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之印”,其中“大朝”就是于阗对大唐的尊称。

怛罗斯一战,大唐并没有真正失败,他们干掉了数倍于己的敌人,只是损失惨重,不得不后退补充,仅仅用了两年时间,唐兵便恢复了实力,只是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打破了唐军的步伐。

中原陷入了苦战,再也没有汉家儿郎进军西域。

而留在西域的汉人,他们面对着一轮一轮的异族攻势,愤然提刀,战斗到死。

祖孙从军,兄弟并肩,他们和十几倍的敌人鏖战,打败了一波又一波的敌人,死死钉在西域大地,战斗持续了一百多年,直到大唐灭亡,西域汉人依旧聚集在于阗国的大旗之下,血战不止。

李圣天在位50年,几乎无时不刻,不再盼望着中原的救兵。

只可惜赵大和赵二兄弟,连燕云都拿不回来,只能给于阗送去一百多个僧人。

可即便如此,李圣天和他的部下充当中原屏障,死死挡住了喀喇汗国东进的步伐。

李圣天死了,他的子孙也消耗殆尽,可是他们最终挡住了中东来的人马,一手持剑,一手持经的大食人没有杀出西域,更没能染指中原……这段悲壮的故事,王宁安曾经在皇家小学讲过,并且说服了大宋的所有人。

经略西北,扫平西夏,然后就进军西域,把汉家儿郎流血牺牲的故土重新拿回来!

赵宗垕牢记着师父的话,他从宫里的故纸堆,翻出了李圣天送来的国书,找出来于阗国的贡品。

面对这些东西,赵宗垕不止一次想过,于阗国该是何等凄凉悲壮,又是何等满怀期望……大宋有负汉家子民多矣!

赵宗垕很伤感,也很自责,他想过,如果自己继位,一定要挥军西域,亲自去祭拜那些死战不屈的真英雄!

赵宗垕一度以为,于阗国已经消失了,所有人都战死了。

只是这一次他看望西夏的流民,在要离开的时候,突然有一个脏兮兮的家伙,从人群当中冲出来,哇哇喊叫。

保护赵宗垕的侍卫立刻出手,制服这个家伙,并且往外面退。

他涨得脸红脖子粗,用尽全身的力气,喊出了断断续续的几个词,“于阗,使者,上国,拜见。”

……

“师父,就是这个人!”

在王宁安的面前,是一张洁白的病床,上面躺着一个人,他鼻梁突出,燕窝深陷,头发呈现栗色,很黑皮肤黑头发的中原人不同。

但却没有人会否认他汉人的身份!

出则夷狄,入则华夏!

这是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想清楚的道理。

汉家之所以能成其大,是因为海纳百川。

老祖宗也从来不会以狭隘的血统论,来区分不同的人。

只要认同汉家文化,忠于中原正统,就是汉人,反之,出卖中原,甘心当蛮夷的爪牙,诸如张元、吴昊、李清、梁乙埋之流,便是夷狄,是汉奸!

大唐最优秀的诗人是来自西域的外国人,朝堂之上,有两成以上的官员是外籍……正因为包容和开放,才有大唐盛世,万国来朝!

当然了,过分的开放也会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但是,于阗人是不需要怀疑的,他们已经用无数的鲜血,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他们是最优秀的汉家子弟!

“我,我叫李力,是,是李从德的重孙,李圣天的后人。”这个人用不甚熟练的汉语,一字一顿,讲述着他的经历。

喀喇汗国的大食骑兵攻占了和阗城,于阗国灭亡了,只是李圣天和李从德的子孙没有放弃斗争,他们一路推到了东部的山区,继续进行顽强抵抗,他们一度占了上风,只是接下来西夏崛起、唃厮啰崛起,他们隔绝了于阗国的后路,瓜分了于阗国东部的疆土,在几十年之后,于阗人终于几乎消失殆尽了。

李力是最后一个于阗的使者,他拿着于阗国的玉玺,带着国书,还有18位勇士,踏上了东进求援之路。

而在李力的背后,只剩下不足8000个于阗子民,还在艰苦奋战。

李力最初选择了青唐方向,奈何当时的唃厮啰势力犹存,不让他们通过,还斩杀了李力的一半随从,他们不得不化装成西域的商人,进入了西夏的境内,他们从沙洲艰难跋涉,一路经过甘州,凉州,距离传说中的大宋,越来越近了。

只是这短短的道路,太艰难了。

李力被西夏官吏勒索,双方发生械斗,他们在逃亡的时候,被擒生军抓获,变成了奴隶。

一干就是5年,去年冬天,李力最后一个随从也死了,整个于阗使团,就剩下他一个人。

国书已经丢失了,玉玺也摔坏了,几乎没有任何东西,能够证明他的身份。

李力一度是绝望的。

只是他想不到,大宋对西夏发起了反攻,在歼灭铁鹞子之后,大肆招揽西夏人归降,结果就是李力随着一队西夏流民,逃到了大宋。

李力做梦也没有料到,他竟然会以这种方式,来到了朝思暮想的大宋。传说中的上国的确不一般。

百姓富足,物阜民丰,对待流民,十分客气。

给他们安顿住处,给他们吃喝食物,李力完全不敢相信。

甚至大宋的太子还出现了,去看望他们,在确认了赵宗垕身份之后,他几乎是疯癫的,没错,这就是上国,仁慈的


状态提示:第655章 他们还在战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