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仙侠修真>白袍小武僧>第23章:断烂朝报

唐太宗曾经说过一句话,真心是非常的好,从这句话中,便不难知道太宗的政治水平,到底是有多么的高了。

夫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朕尝宝此三镜,用防己过,今魏徵殁,朕失一鉴矣!

这话是太宗评价魏征的,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句,只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句话而已。

之所以这么说,原因一目了然,用镜子正不正衣冠,其实并不重要,如果突然发生了极度紧急事件的时候,却偏偏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好长时间,白白的错过了最佳的行动时机,显然是愚蠢的行为。

而“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呢,这一句仅仅只是泛泛的说了一下,并没有深谈如何去明白得失,因此,重要固然是也很重要,但说的还是不够透彻。

因此,用历史为借鉴,便可以知道王朝的兴衰与交替,虽然同样也没有说透如何去知,但是,个人的得失,显然是没有王朝的兴替,在概念上显得大的,所以这一句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以史为鉴,到底能不能知兴替,又怎么去知兴替呢?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把一位超级大佬抬出来了,也只有这位史学的绝对超级权威,才是能把这个问题给讲透,而这人当然就是太史公——司马迁!

在《史记》的最后,有一篇“太史公自序”,其中既把司马迁自己写书的心路历程,交代的清清楚楚,也同样回答了为什么说以史为鉴,就可以知兴替,这个很重要的问题。

因此,如果真要研读《史记》,最好是先读最后的两篇,太史公自序和货殖列传之后,再从第一篇五帝本纪开始学习。

太史公自序比较长,因此,只能摘要性的拿出一小段文字,略微的讲一下知兴替的问题。

《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

这是太史公自序中,对于《春秋》一书的点评,从这个太史公的点评之中,也就可以稍稍的回答一下,为什么说以史为鉴,就可以知兴替了。

《春秋》,既讲明白了三位王者夏禹、商汤、文王的政治之道,也分辨了人心变化的道理,它可以排除疑惑,可以明辨是非对错,可以让犹豫之心变的坚定,它也弘扬了善、压抑了恶,把那些不像话的任何事,全部都给骂了一个遍,它记录了败亡之国的历史,也讲述了破灭家族的变迁,详细补充了衰败、兴起、破灭的过程,因此,这本书,它就是王者学习政治之道的……,大学问!

为什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通过这个看似有点儿夸张的评价,大概也就能够明白一二了。

之所以说看似有点儿夸张,原因就在于,《春秋》这本史书……,真的就有……,这么牛哔吗?

很可惜,这个问题在东汉灭亡之后,便已经很难回答了,而当历史的车轮步入现代之后,唉……,无人可以回答!

谁都不行,谁敢说自己融汇贯通了《春秋》,那么,这百分之百,就是一个自大过头的谎言!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非常的简单,现在流传下来的,圣人所作的原版《春秋》一书,根本就是个东拼西凑的残次版本,其中到底已经遗失了多少,根本就已经是个未解之谜。

因此,原文都以及看不到了,还怎么去理解《春秋》的实意?

有很多史学大家,都为《春秋》做了很好的补充,也同样创作了很好的巨著出来,但是,每个人的思想都是不同的,即使再去补充,动笔之前的那个念头,这些史学大家,也绝对是和圣人不同的!

所以,如果说自己曾经研读过《春秋》,没有一点儿问题,但如果敢说自己把《春秋》融会贯通了,那……,纯粹就是吹牛。

霸王一把火烧了咸阳,将儒家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总结出来的一套平天下的理论、计划、措施、步骤……,等等的方案,几乎都给烧了一个精光,但是,《春秋》一书却是一本史书,至少表面看起来是这样的,它是儒家门生的必修功课,所以,至少在西汉灭亡之前,甚至东汉灭亡之前,原本《春秋》是应该没有遗失的。

之所以说东汉灭亡之前,原因就是武圣关二爷本人,就是个一直攻读《春秋》的明白人。

如果二爷手中拿的是个残缺版本,那么……,他恐怕也就没这么大的劲头,天天手不释卷了吧?

而在太史公的时代呢,绝对也是有原本存在的,要不然的话,太史公这种很认真、很谨慎、很细腻的史学大家,又怎么可能会不吝笔墨的,将圣人所作的《春秋》……,给夸到天上去呢?

两汉王朝之后,原本《春秋》是怎么遗散的,什么时候已散的,这不好说。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北宋王朝的时候,原本的《春秋》便已经残缺不全了!

理由非常的简单,北宋的一代妖人,号称是通儒的雄臣——王安石,曾经这么评价过《春秋》……,断烂朝报。

这个评论到底是不是王安石说的,一直都存在争议,有人说就是他说的,北宋的国史上也明确记载了王安石的这个评价,但是,当时也有人说,王安石根本就没说过这个话,只是别人造谣而已。

现代学者通览王安石的所有著作,却并没有发现任何一句,是王安石贬低《春秋》


状态提示:第23章:断烂朝报--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