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天唐锦绣>第四百七十五章 论功行赏

民以食为天,能够多一种神作书吧物,而且口感如此好、产量如此高,就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百姓不会因为饥饿而死。

国以人为本,只要有更多的百姓能够活下来,数代繁衍之后,将会出现一个人口大规模爆发的阶段。

称雄宇内、威服四海的大汉王朝分崩离析,人口由最巅峰时期的六千余万,直接滑落至不足三千万。尤其是三国之时军阀混战,人口大量消亡,到了晋武帝太康年间,天下人口已不足一千五六百万。

大隋开国,天下一统,民生得到发展和巩固,“开皇盛世”使得天下人口繁衍生息,“凡郡一百九十,县一千二百五十五,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但是距离汉朝时期的巅峰依旧相差不少。

及至隋朝末年天下混战烽烟四起,“七十二股烟尘,三十六路反王”在中原大地捉对厮杀,人口锐减,天下在册只余两百余万户,千余万人口。历经贞观众臣竭尽全力、休养生息,时下亦不过是三百余万户,人口接近一千四百万。

何为强国?何为盛世?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便是人口的多寡。

若是不能养活更多的人口,如何能够谈及超越秦皇汉武,成就千古一帝?而人口只多寡不仅与国家环境息息相关,更重要的还是农桑的发展,能否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国家发展需要更多的金钱,但人口的繁衍却需要足够的粮食。

每当灾祸降临,再多的钱也救不活饥饿的百姓,毕竟铜钱也好布帛也罢甚至于金锭子,都不能当饭吃……

李二陛下嘴里咀嚼着玉米粒,只觉得是那么的甘甜可口,抬眼望着面前一整片玉米地,一堆一堆的玉米棒子散乱的堆在那里,似乎比天下最美丽的女人更能够让他涌起一股难以遏制的冲动。

或许,这便是天数,这便是运道吧?

谁能想得到水师不过是一次看似玩笑胡闹一般的远洋航行,便能够从新大陆得到这等利国利民造福万代之粮食品种?

李二陛下看向身后的房俊,心中更是感慨。

想想当初房俊力排众议坚决派遣船队出海探索,不知多少朝廷大员表示反对,若非所有的资金尽皆出自水师自海外的收房一分一毫,那么所谓的远洋探险只能搁浅,又何来这等新式粮食?

此子之功勋,足以彪炳千古!

将口中的玉米咽下,李二陛下正欲说话,便见到山脚下的窦靖已经跌跌撞撞的跑过来,离着老远,便大呼小叫,声音整个山坡都听得清。

“陛下,当真有三石!不仅三石,这块良田的产量足足有四石!”

“轰!”

山坡上所有人都激动起来,议论纷纷。

谁都知道亩产四石意味着什么,可即便这块玉米地便是在他们眼里一点一点的成熟,更是他们中间很多人浇水施肥间苗,也能够估测出产量不低,可谁敢去想象居然有四石的产量?!

这是祥瑞啊!

天大的祥瑞!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得此良种,吾大唐之子民将永无饥饿矣!”

左右官吏、禁卫、百姓,尽皆高声呼喊,纷纷拜伏于地,给大唐皇帝陛下贺喜。

区区玉米,就算产量再高那也有限,说什么大唐子民永无饥饿自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二十一世纪杂交水稻大面积耕种,也尚未解决所有国人的温饱,通讯、交通、制度、科技等等都极度落后的大唐,焉能达成二十一世纪仍未能够解决的难题?

但此时毕竟时一个大喜的时刻,只要能让李二陛下高兴一些,夸张一点也无可厚非。

毕竟不能谁都是魏徵,更非人人都能“每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

李二陛下昂首环视,龙颜大悦,意气风发:“此乃天赐祥瑞,上苍怜我国民饱受战乱天灾之荼毒,故而降下这等嘉禾,抚恤民生滋养万民,朕只不过是邀天之幸,可敢居功?”

“陛下英明神武,乃千古圣君,感召上苍,方才得此祥瑞,吾等万民,尽皆得陛下之庇佑也!”

李义府拜伏在地,振振有声。

李二陛下极力压制心中得意,捋着胡须满意的扫了一眼李义府,旋即说道:“若要lùn_gōng,房俊当属第一。若非他一力扶持船队出海探索,断然不会得到这等祥瑞。朕素来赏罚分明,今日便lùn_gōng行赏,说说,你想要何等嘉奖?”

他是个有原则的皇帝,属于自己的功业自然由史官记录于史册之上,犯不着去抢夺臣子的功勋。

如此,才能更得人心,得到诸臣拥戴、万民尊崇。

况且这阵子房俊所受的委屈他都看在眼里,也有些替房俊不值,所以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干脆恢复了房俊的官职。

如此大的功勋,即便关陇那些人再是不满,也说不出什么。

难道他们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与万众民心背道而驰◆?

房俊亦拜伏在地,心念转动,大声说道:“微臣不敢居功!太子殿下心心念念忧虑万民生计,偿于东宫食不甘味、夙夜难寐,微臣立于一侧,感同身受。故而才有了派遣船队探索远洋之行动,其后得了这等嘉禾,亦是在太子殿下的指导之下细心培植。为君分忧,乃人臣之本分,微臣岂敢贪墨太子殿下之功?若陛下要赏,还请赏赐太子殿下。”

周围官吏各个面面相觑,没想到这等时刻,房俊还将这等功勋让给太子,说一句忠心耿耿都足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五章 论功行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