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一四九章 徳国之行(六)

全重火力输出,统一齐射的概念,在这个时代自然是一个先进的全新战列舰设计理念。不过这个先进理念的保质期己不多了,在旧时空里,是英国在1907年建成下水服的无畏号战列舰上,装备了10门305毫米主炮,侧舷可以集中8门主炮齐射,并且安装了综合火控系统,并且使用蒸汽轮机为动力,真正将这一理念应用到实际当中,从而也开创了战列舰技术的新时代。

无畏号战列舰成为战列舰技术的一个分水岭,在无畏号战列舰出现之前的所有战列舰都称为前无畏舰,而在无畏号战列舰出现之后,所有战列舰都被称为前无畏型战列舰,简称无畏舰。

穿越者正想找个机会,将这一理念在保质期结束之前卖给德国,好为自己争取到更多利益,否则等无畏号战列舰一出来就不值钱了。当然穿越者到不是只想挣这16万英镑的设计费,而是借此保持和德国的军事合作,现在华东政府自身的军工技术还十分脆弱,需要有像德国这样的军工大国扶持。另外也是提升德国的实力,牵扯英法的精力,让欧洲的局势更为复杂,从而减轻对远东的干涉力度,使华东政府的发展空间更大一些。

于是设计协议最终达成,在穿越者接舰回程时,徳国派技术人员随舰一起去山东,在6月之前,首先接收新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的设计图纸,而新德意志级战列舰的设计图纸,穿越者承诺在年底之前交付给徳国。

而这时两艘新军舰的检修调试工作己经完成,可以再次进行试舰,因为这时两艘实际己经全部完工,这将是一次全面试航,测试军舰的综合性能。而且为了方便接舰工作组的工作,工作组和两家造船厂也协商决定,两艘军舰将一起一进试航,因此在试航前一天,基尔造船厂的工作人员将军舰开到汉堡,在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的码头停泊,而且这一次试航结束之后,如果军舰没有出大的故障,就将留在汉堡,由基尔造船厂派工作人员在这里进行例行的检修调试工作。

在试航的前一天,工作组也成两批,正式入住这两艘军舰,在当天晚上,就住在这两艘军舰上,如果明天海试之后,两艘军舰不用重返船厂进行大修,那么接下来的时间里,所有人员也包括张威在内,全部都住在军舰上,这也是海军的惯例,只要军舰没有进入休整状态,既使是停泊在港口内,全舰的官兵也都要住在军舰上,这是让士兵培养对军舰的感情的一种方式。

虽然这时人民军还没有正式接收两艘军舰,但既然正式入住了这两艘军舰,自然就要在军舰上升起人民军海军的军舰,指定临时舰长,同时也要对这两艘军舰进行命名,当然名字是早就己经定下来的,只是分给这两艘军舰。而临时舰长其时也是早就定好的舰长人选,只能回到山东之后,再正式进行任命。

对此两家造船厂也没有异议,毕竟这两艘军艘本来就是给穿越者的,而且离交付的时间己经不远了。于是当天下午,接舰工作组在码头上举行了一个小型的命名仪式,以及临时舰长的任命。在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建造的这艘军舰算是首舰,正式命名为青州舰、而在基尔造船厂建造的军舰命名为沂州舰,而按照海早惯例,首舰的舰名即为该级军舰的级名,因此这一型军舰也统称为青州级防护巡洋舰。

青州舰的临时舰长叫夏锐辰,原来是三亚舰的航海长;沂州舰的临时舰长叫雷猛,原来是三亚舰的机电长,而且两人原来还分别担任过镇远、镇威两艘铁甲舰的舰长。

命名和任命结束之后,又在两艘军舰上举行了升旗,现在华东政府还是沿用穿越之前的旗帜,不过由于这时两艘军舰还没有正式交付给华东政府,因此军舰上依然还挂着德国的国旗和两家造船厂的旗帜。

何新、赵平等人被分到青州舰上,何新在航海组,赵平在轮机组、杨仕成在舰炮组、郭庆在观通组。青州舰的编制人员是500-550人,而现在只有200多人入住军舰,既使加上100多船厂的工作人员,也远远不到满编,因此住宿到是十分宽松。

虽然还没有正式接收这两艘军舰,而且又是停靠的船厂码头,但海军仍然严格的按照条例,在晚上布置了守夜值班的人员,张威在晚上还亲自查了一次岗,确定所有岗位都有士兵值守才放心的回自己的房间休息。而随他一起入住军舰的舍尔也多了一分敬佩,因为德国人素来就是以严谨而著称,因此舍尔对穿越者的这种做法也十分称赞。

出发的时间是在第二天早晨6点,5:30分,张威就起床,经过简单的梳洗清理后,走出了自己的房间,在甲板上遇到了舍尔,于是两人一起来到指挥室里。

这时天色还没有完全放亮,但透过指挥室的舷窗,仍然可以看到港口中如林的桅杆和海岸边星星的路灯,甚致依稀还能看到码头上来来往的人群。而在傍边约100米的地方,可以看到沂州舰的烟囱里己吐出深灰色的烟雾,显然是己经开始点火烧了。想必青州舰也是一样。不一会儿,只见这次试航的船厂总指挥汉斯*科威尔刁着烟斗,和夏锐辰一起走进指挥室里。

汉斯*科威尔是一名65岁的老人,过去曾在徳国海军服役,担任过7年巡洋舰舰长,以上校军衔退役,又担任了12年商船长,然后到布洛姆-福斯造船厂担任试航指挥,己有6年的时间了,是一名有非常丰富的老船长及试航指挥。不过在他服役的


状态提示:第一四九章 徳国之行(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