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九十九章 新根据地(二)

这个时候起义军在人数上仍然有相当大的优势,要比北洋新军多4、5倍,尽管清军在武器上有绝对的优势,但如果是换了和其他的淸军对阵,淸军恐怕一看到双方的人数对比,就会先胆劫三分,而只要是双方靠近之后展开白刃战时就会立刻崩溃。

但北洋新军并不同于其他的清军可比,不仅装备精良,而且军心士气也要比其他清军要高得多。因此双方展开战斗以后,北洋新军则首先布好阵式,稳稳守住自己的阵地,以优势的火力连续打败起义军两次进攻,而且就在起义军第二次进攻无果撤退的时候,北洋新军抓住这个战机,向起义军发动反击,于是双方立刻展开白刃战。

不过虽然是白刃作战,北洋新军仍然斗志不减,士兵们人人奋勇,而起义军在撤退时的阵式己乱,因此不敌北洋新军败下阵来,而且伤亡多达5千余人。

景宾廷、赵三多、李壮勇等人也逃进广平府去守城,这才知道北洋新军的战斗力并不是其他的清军可比,以前起义军打得清军望风败逃,只不过是没有遇到真正的清军主力,因此起义军也不敢再出战,依托城墙拒守清军。

但清军并没向广平府发动进攻,而是等了三天,袁世凯带领北洋军的主力,以及一部份火炮赶到战场,对广平府展开炮击,而在城里的起义军顿时扛不住火炮的打击,景宾廷等人商议之后,决定弃守广平府,退守到大名府去。

清军拿下广平府之后,袁世凯命段祺瑞领一部份军队逼进大名府,牵制大名府的起义军,而自己和王士珍先领北洋新军的主力去攻取鄣德府。

而回到大名府后,景宾廷、赵三多、李壮勇等人又出兵和北洋新军连战了两场,但都不敌北洋新军而败回城中,而这时袁世凯、王士珍己领军攻占了鄣德府以后,然后立刻进军大名府与段祺瑞汇合。而这时经过连番激战,景宾廷、赵三多的部下己经损失过半,即使加上其他逃入大名府的起义军,共计也不足万人。因此大名府的失守,也是随时都有可能的。

张正杰领军到达济南时,清军刚刚攻占了广平府,战火还没有烧到山东、直隶边境来。但张正杰也不敢大意,毕竟他并不看好起义军,因为对付一般的地方清军,起义军或许还可以,但对付北洋新军这样按近代军队的编制、训练、武器装备组建的军队,那可就是力不从心了,而且袁世凯不管人品如何,但治军的能力却还有几分真本事,起义军绝不是他的对手。因此必须尽快布置好边境的守备。

不过一师的兵力虽然不少,但要防守的区域极大,尽边境线多达近400公里,而且也不可能把全师的布置到边境线上,一方面一师还要预留相当的机动兵力,以防不测之需;另一方面还要维持地方的治安管理,因此最多只能在边境线上布置一团的军队。

于是一师的师部成员经过研究之后,决定釆取在边境布点的方式,首先设置三个边境驻军站,分别设在是丘县、德州、乐陵三地,每个驻军站布置一个营的兵力;而每边境驻军点下面再设三个驻军点,每个驻军点布置一个连的兵力,成为边境驻军的最基层部队。每个连将负责大约30-40公里左右的边境区域,可以以排或班为单位,沿边境线巡逻,并且可以在每隔10公里左右设置一个临时哨点,每个临时哨点布置一个班的军队,由连部分配调派,轮流守备。

而这样一来,基本可以保证人民军对整个边境线的控制存在,如果是小规模事件,边境驻军当然可以自己解决,而如果发生重大事情,师部可以立刻出兵,并可以确保在24小时以內,到达边境线的每一个节点地区。这时边境的布点己经基本完成,全师的三个战斗团将轮流在边境驻守,每次的轮守时间是一个月。

不过由于罗岳的部队刚刚从青州执行完任务,因此被排到最后一个到边境去驻守,这段时间主要是留在军营里修整,并负责維持本地的治安秩序,现在最主要的工作是保护胶济铁路的济南段施工。

原来詹天佑己奉清廷的命令到山东来帮助华东政府修建铁路,而华东政府考虑之后,决定让詹天佑首先负责胶济铁路济南段的工程,这一方面是要济南段的工程正要开工,这里离青岛最远,需要一个有能力的人在这里主持大局,另一方面也是让詹天佑熟悉情况,等胶济铁路完工之后,五年计划中的其他两条铁路的修建才是让詹天佑大显身手的时候。因此华东政府任命詹天佑为胶济铁路的济南段项目负责人,兼任总工程师,直接到济南开始工作。

虽然这和清廷封给詹天佑的官职相差甚大,但詹天佑是做实事的人,对此到并不在意,经过上一次的访问,他对华东政府的印像很好,而对清廷也没有什么忠心,因此能到山东帮助华东政府修建铁路,也让詹天佑十分高兴,于是立刻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赶到济南来。

詹天佑在中国修建了近10年的铁路,也早组成了一个在15人左右的小团队,毕竟修建铁路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不是詹天佑一个人能干得了的,需要有一定的助手,都是在以前的铁路施工中相识,或是因意气相投、或是敬慕詹天佑,还有詹天佑的学生等等。当然对詹天佑的团队,华东政府当然是举双手欢迎,这样的团队人材可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啊。

到达济南之后,詹天佑推去了济南市长王胜为自己准备的欢迎宴会,仅仅只是


状态提示:第九十九章 新根据地(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