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

虽然人数不足预计的一半,但秦铮还是决定继续进行讲座,毕竟也来了160多人,不算少了,而且还可以通过这160人,将讲座的內容传播出去,这样也基本可以达到目地。 同时秦铮还安慰李三杰,不要太放在心上,毕竟大家都缺乏经验,出现失误也是再所难免的。

不过秦铮今天准备第一讲的內容并没有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讲起,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场白,也相当于是一个总领性质讲座,內容主要是分为三个部份:

首先对东西方的历史发展体系做了一个简介,而重点是讲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后,欧洲主要国家的发展简史,从欧洲三十年战争、英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拿破伦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德国统一等等,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对欧洲各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第二部份则是对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前后,中国和欧洲各国的社会经济情况的对比,主要是农业文明对工业文明、小农自然经济对社会化大生产经济、朝贡体系对商业殖民体系、亚非拉被殖民和欧洲各国对亚非拉地区的殖民。

而第三部份则是对中国的国门被打开,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欧洲各国对待中国的态度,英法的殖民侵略、美国的门户开放,日俄对中国的领土野心等等,还有淸廷面对这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应对态度,也就是保守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这四股力量的产生、发展、结果。当然现在革命派才刚刚开始崭露头角,还没有结果。

由于内容众多,这一讲足足讲了两个半小时,中途还休息了两次,但所有来听讲的学生、还有老师却都听得津津有味,甚致是如醉如痴,浑然不觉得时间的流逝,这一方面是因为秦铮的讲说并没有完全照着讲稿念,而是较为口语化,并且不时还冒出几句横生的妙语,引得全场轰堂大笑,使整个气氛比较轻松。

而另一方面也是这次讲座的内容,绝大多数都是到场人员所没有听过的,由其是第一部份的欧洲各国发展史,学生们以前只听过肢鳞片爪,并不成体系;而第二部份东西方的社会经济对比分系,更是前所未闻,因为其中的许多结论、观念,在这个时代甚致都还没有形成。而对第三部份中是保守派、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这四股力量虽然了解的多一些,但也没有秦铮这样十分系统的讲解说明。

听完了秦铮的讲座之后,在场的学生、老师才对当代世界的格局、社会、经济发展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也自然大感这次真是没有白来,有不少人还庆幸,好在是自已这次来了。

不过甴于这次讲座的时间太长了,而且灌输的内容也太多,因此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囫囵吞枣的感觉,还需要回去慢慢的回味,只是毕竟只听了一遍,有不少内容己经记不太清楚细节了。

好在是秦铮对此早有准备,己将讲座稿抄录了三份,全文共计八万五千余字,虽然少数地方的文字有所不同,但內容基本差不多,当下将这三份抄录的文稿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自行抄录发散,让每个学校都有一份,然后拿回各自的学校去传阅,当然也可以供给其他学生抄录。

学生们自然十分高兴,当下就分派人手,就在办事处里抄录起来。而秦铮则表示,希望每个人将今天讲座的内容都认真的阅读,并且介绍给其他人,同时还约定在三天以后,上海办事处会再组织一个坐谈会,就这次讲座的内容进行讨论,介时秦铮还将现场回答学生们提出的有关问题。

学生们抄录完了讲座文稿之后,各自带着抄录好的文稿返回学校。但无论是秦铮还是李三杰都没有想到,这一篇讲座的文稿在上海的学校中引发了一场巨大的波澜。就在当天晚上,看完文稿的学生几乎都难己自抑的感觉到受益非渐,不少人甚致都顿足捶胸的后悔,为什么自己今天没有去听这次讲座。而且还有不少学生连夜抄录,然后细细的品味其中的细节。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抄录的文稿已呈百倍的増涨,同时也在上海的各学堂中疯狂的流转传阅。包括许多老师也都在传阅。无论是对海外华人有沒有好感,但看完这份文稿以后,也都不得不承认,这份讲座的文稿确实有相当高的水平。这个时代可不像旧时空里,什么人都可以写书的,而且一写就是八万余字,何况是內容泛围之广,实在罕有。也有不少人对海外华人也大为改观,原来以为海外华人不过是一勇之夫,只会打仗,却沒有想到其中还有这样文釆之辈。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秦铮,却在第二天一早就离开了上海,再次赶赴武昌。原来天津派来接送武器弹药的船队到了上海。

这次运送弹药,天津方面也高度重视,船队甴十艘舰组成,运输船五艘,护航的军舰也有五艘,领头的是穿越舰队中的襄阳舰,还有刚刚修复的战列舰勃兰登堡号,防护巡洋舰阿罗拉号,以及两艘小舰,这一方面是护舰,另一方面也是让勃兰登堡号、阿罗拉号上的船员尽快的熟悉军舰的性能、并加强摩合。

船队到达上海以后,襄阳舰、勃兰登堡号、阿罗拉号并沒有进入长江,而是在上海附近的海面上巡视,这一方面是因为这三艘舰都比较大,在长江里施展不开;另一方面也是威摄上海方面,让他们不要对穿越者运送武器弹药设制障碍。

随运需船队进入长江的是两艘小军舰


状态提示:第四六八章 武昌之行(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