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

15亿法郎对法国**来说,也完全在可以承受的。在35年前,普法战争失利之后,法国像当时还是普鲁士支付的赔款就高达50亿法郎。而现在法国的国力更强,因此15亿法郎对法国**来说,并不是太大的负担,只是在面子过不去。

对华东**来说,6000万英镑无疑是一笔巨款,约合4.8亿两白银,而拆算成华东**的货币,大约是5.2亿银元,在参战之前,华东**1年的财政收入也只有1.2亿银元。而且还有英国的赔款没有计算在内。

华东**和英国的谈判也同样进入了僵持时期,因为华东**对英国的目标有些不同,不仅要求赔款,而且还希望得到英国在加里曼丹岛的殖民地。华东**从荷兰那里己经获得了3/4的加里曼丹岛,当然希望再从英国手里获得剩下的1/4,得到一个完整的加里曼丹岛,这样也便于华东**管理,并充分利用,后日英国想要在加里曼丹岛上兴风作浪,也没有那么容易。当然这样一来赔款的数额肯定要比法国少,华东**开出的条件是英国赔款3000万英镑,加上在加里曼丹岛的殖民地。

而英国**也打算将加里曼丹岛的殖民地作为谈判筹码的一部份,本来这块殖民地并不是英国的重点,当然加里曼丹岛在东南亚及太平洋西岸的战略价值极大,但现在华东**从荷兰那里己经获得了3/4的加里曼丹岛,所有的战略价值都己俱备,英国就算死守着剩下的1/4部份,也没有意义了,不如将其做为交易的一部份。英国的打算是最好能用加里曼丹岛的殖民地抵充赔款,这样在国内也好交待,再不济就是以荷兰为例子,以加里曼丹岛的殖民地,加上1000英镑的赔款。

英国的开价显然是不能让华东**满意的,荷兰是让出了3/4个加里曼丹岛,而英国仅仅只有1/4个加里曼丹岛,这能够一样吗?不过英国的代表朱尔典显然是谈判的老手,在谈判中软磨硬泡,一方面表示不可小视英国的实力;另一方面又不断强英国所有的加里曼丹岛部份的价值远比荷兰那一部份要高,又东扯西拉了一堆英国希望和中国友好,和华东**友好合作等等,让华东**的代表颇有些有力没处使的感觉。

不过谈判毕竞是以各自的实力为基础的,英国终究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不可能靠个人能力来弥补,由其是在华东**和法国己经谈好了所有的条款之后,英国也就大势己去了。虽然朱尔典还想再纠结一下,但李三杰和李松晨协商决定向英国摊牌,向朱尔典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华东**一直坚持的赔款3000万英镑,加上英国在加里曼丹岛的殖民地;二是华东**放弃英国在加里曼丹岛的殖民地,赔款同法国一样,为6000万英镑。

而英国只能选择第一个方案,因为华东**已经获得了3/4个加里曼丹岛,而且距离又近,华东**可以很容易将自己的力量投送到加里曼丹岛上,也可以说剩下的1/4在英国手上形同鸡肋,早晚都要被华东**想办法吞并掉的,还不如现在做为交易的筹码送出去,还能创造一点价值。

于是朱尔典表示,英国可以接受第一个方案,但请华东**多少再让一点,那怕是能够让个1、200万英镑也好。这让李三杰和李松晨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最终还是降下去200万镑,定格在2800万英镑。

接下来就是正式签约,然后又约定好履行条约的时间、秩序等,不过这些己经不影响大局了。

到这时为此,华东**和英国、法国、荷兰均谈判成,虽然这时与日本、俄国仍处于战争状态,但华东**己经获得了9800万英镑的赔偿资金,以及完整的加里曼丹岛,可以说是收获巨大。

为了这次远东战争,华东**共计借了6000万英镑的外债,加上利息,共计约8000万英镑,另外内债大约5000万银元,以及华东**自己的财政资金也有约5000万银元,折算下来大约是9200万英镑左右,算下来净利还有约600万英镑。

不过现在华东**的这些资金并没有用完,银元大约还剩1000万元,而存余的物资可以拆算1500万银元,所借的外债大约还有500多万英镑,因此共计还有大约1500万英镑,约今合1.3亿银元,相当于华东**1年的财政收入。仅从资金上看,当然是赚了,而且这还没有算加里曼丹岛,以及在战场上俘虏的军舰的价值。

而且资金上的收益仅仅只是一部份,关建是通过与和英国、法国、荷兰签定条约,彻底巩固了华东**的战利成果,也宣告在东亚、东南亚地区的范围内,华东**己是一枝独秀,没有对手,同时华东**也可以集中精力,全力的应对日本、俄国,继缓扩大自己的战果。

而协约签定之后,英法荷三国的内阁都相继宣布辞职,三国都将面临重新选举的局面。另一个重磅的人事变动就是英国海军大臣费舍尔也宣布辞职。

消息传到华东**后,夏博海等人也唏吁不已,不得不说这个时代的政治家的责任心要比旧时空里的政客们要强得多,自己的责任至少是要全部做完收尾之后才辞职,而不把包袱甩给下一任。由其让夏博海、肖建军意外的是费舍尔居然也辞职了。

远征军舰队是以英国海军为主力的,而远征军舰队的失利,英国海军自然也是难辞其咎,由其是这是近200年以来,英国海军最惨痛的失败,更是引发了英国民众的无限怒火,因此仅仅是内阁的辞职并不足以平息民众的愤怒,而身为海军大臣的费舍尔,自然只能选择辞


状态提示:第七零六章 求和(十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