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商界在进行着激烈博奕的同时;在北京,则是在政治层面上发生着紧张的斗争。
俄国向清廷提出,可以按《东三省交割条约》的规定,向清廷移交东北领土,请清廷派军队到关外接收地方。立刻就在清廷引发了一场争论,朝中的大臣们分为出兵接收派和维持现状派,前者以满族少壮派官员为主,而后者则是以汉族的老臣为主,一连进行了数日的激烈争辩。
不过俄国的名声实在是太差,难以信任,而且清廷对华东政府终究还有几分顾忌,因此维持现状派也渐渐在这场争辩中取得了优势,压倒了出兵接收派。
但在7月底的时候,情况发生了变化,英法两国的驻北京公使联合向总理府衙提交了外交照会,表示支持清廷接受俄国的条件,出兵接收东北领地,并且愿意担任监督角色,协调清廷和俄国的关系,甚致可以派遣少量军队协助清廷收回东北的领土。
英法两国的这个外交照会在北京立刻引发了极大的反应,而出兵接收派本以势微,借着英法两国的支持,顿时又逆转过来,包括一些此前持中立或是维持现状派的官员,也都倒戈转而支持出兵接收派了。因为英法两国的份量非同小可,有他们的保证和协助,清廷收回东北领地的机率确实要大得多。有不少官员甚致认为就是华东政府,也要忌殚英法两国三分。
不过华东政府展开了自己的行动,驻北京办事处主任邓永俭会见张之洞,向他明确表示,华东政府不想看到清廷参与到这东的局势中来,如果清廷派乒到东北,就意味着清和华东政府发生战争,华东政府将会在任何方位对清廷进行打击。既使是有英法两国支持清廷,也不会阻止华东政府的行动,而一切后果由清廷负责。
这是华东政府第一次向清廷发出战争威胁,清廷也不敢轻视,而维持现状派也找到了有力的依据,逐渐将劣势给扳回来,又成了五五之局,不相上下。
而清廷的决策者慈禧太后这时也是左右为难,犹豫不决。从慈禧太后的心里来说,当然是希望由清廷出兵收回东北,但如果和海外华人发生冲突,甚致是战争,也是慈禧太后决不愿看到的,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是华东政府默许清廷收回东北,但慈禧也知道这是决不可能的。如果是在庚子国变之前,慈禧太后或许还敢冒险一搏,但现在的慈禧已经不敢再有任何弄险的举动了,因此她是宁可失去东北地区,也是不愿和海外华人发生冲突,更不要说是战争。现在慈禧太后只想安心的过几年,等自己两眼一闭,后面的事就不管了。
但问题是华东政府会不会让慈禧安心的过几年,慈禧虽不想生事,但政治感觉仍在,如果海外华人占领了东北之地,恐怕也就是他们正式清廷反目的时候,而现在如果再不放手一搏,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因此如果有充份的把握,慈禧到也愿意一试。
于是慈禧招集清廷的主要大臣,亲王宗室们一起聚议,协商对策,军机大臣中只有袁世凯在天津未回,宗室大臣中,只有被革职在家的前肃亲王耆善未出席,其他重臣则全都聚集一堂。
铁良首先道:“太后,关外之地仍是我大清龙兴之地,一但有所闪失,必然动摇社稷,幸好如今海外华人和日俄两国已是三败俱伤,俄国己主动提出将辽东之地归还我大清,而且又有英法两国愿意帮助朝廷,此仍天助我大清也,朝廷千万不可迟疑,理应立刻出兵,收复辽东之地,如若不然,恐怕悔之晚矣。”
在主张出兵收复派的大臣中,铁良是态度最坚决,也最激进的人之一。他也不是不知道华东政府的厉害之处,但一来是他认为现在只能搏一把,如果让华东政府再些大,清廷恐怕就没有机会了。而且铁良毕竟才刚年过40,正是年富力强,是满人中少有的军事人材,此前也没有经历过大阵仗,还颇有几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因此也敢于兵行险着。
铁良早先也是军机大臣,不过由于他的态度激进,排汉情绪强烈,几乎和所有的汉军机都合不来,由其是和袁世凯极不对眼,慈禧迫于无奈,才将他从军机中除名。不过慈禧也知道铁良对朝廷确实是忠心耿耿,又是满人中少有的知兵人材,而且还需要铁良牵制袁世凯,因此虽将铁良从军机中除名,但仍然让他担任兵部尚书之职并兼任练兵大臣,而按照清廷的惯例,六部尚书之职一般都是由军机大臣兼任的。
不过清廷的军政大事一直是由军机处决议,兵部尚书如果不是由军机大臣兼任,那么实际是有职无权,虽然铁良还兼任练军大臣,但清廷练军的事情几乎全被袁世凯控制,北洋六镇中铁良最多只能调动第一镇,而其余5镇根本就不听铁良的调遣,因此现在铁良也十分郁闷,总想找机会扳倒袁世凯,至少从袁世凯手里夺走几个镇军队的控制权。
这次在铁良看来,正是一个好机会,如果清廷决定接收东北领土,肯定会从满族官员中选择部份官员参与,而铁良自己肯定要争取主将的位置,趁机扩大自己对兵权的控制。
铁良当然也知道,如果出兵东北会和民军发生冲突,但铁良对自己的能还是有一定的自信,毕竟是练了几年兵,铁良也学到一些东西,也颇有些跃跃越试,想在战场上试试自己的身手。另外铁良认为清廷在东北也还有一定的基础,毕竟现在东北地区的基层地方官员还是清廷原来的人,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