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德意志崛起之路>第676章 对攻战 1

“继续走吧,这场战争结束后,我保证普鲁士军团会有更好的战车。”看着旁边脸色有些难看的部下,马肯森平静的说道,实际上,从演习开始到现在,马肯森已经郁闷透顶了。先不说开始的自然灾害,就说开打后,刚刚两天时间,他这支临时拼凑的快速兵团就因为故障或者其它原因损失了十分之一的车辆,要么掉坑了,要么出故障了。普通轮式车辆也不至于如此悲催,临时改装车辆才是罪魁祸首,不过战斗还是要继续的。虽然情况越来越不利,但是马肯森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来了!准备接战!”看着远处同时升起的2发红色信号弹。巴克曼迅速缩进了自己的蟋蟀式突击坦克内。一辆辆在巴克曼看来奇形怪状的战车逐渐出现在视野中,“这才是真正的战斗!钢铁和钢铁之间的碰撞!”

巴伐利亚军团派出了两列横队的战斗队形,第一排是蟋蟀式坦克,第二排是胡峰式突击炮,普鲁士的战车在巴伐利亚看来都是轻装甲单位,最厚的装甲正面也不过15,根本挡不住2磅穿甲弹。而机关炮的射速和炮塔的大射界显然比胡峰的重炮小射界更好用,还有一些卡车炮被部署在装甲阵列的两边,用于防止对方的迂回。

双方的装甲单位缓慢的相互靠近,当距离接近到800米的时候,第一排蟋蟀坦克首先停车展开自由射击,火炮旁边的机枪打出的一串串的曳光弹如同黑夜中飞舞的萤火虫一般耀眼,他们飞向远处的目标,并且为坦克标定对方的方位和距离。在经过短暂的两轮瞄准之后,2磅炮独有的连续不断的响声开始响彻战场。

一串串的炮弹在普鲁士进攻部队中穿过,不时有倒霉的战车被命中,伴随着金属撞击的声音,中弹部位喷出一股股烟雾。打头的几辆战车被”摧毁”之后,剩下的车辆迅速向两侧机动,想要迂回包抄,只有少量装备着50炮的战车希望依靠火力上的优势摧毁对手。

虽然初代蟋蟀的正面防御远弱于胡峰,但是相对击穿距离上还是有优势的炮穿甲威力虽大,但是战车本身防御更加糟糕。在进入己方有效射程之前,普鲁士人付出了血的代价。战场上双方的战车不断对射,一团团的火焰在炮口上不断跳跃。当双方距离接近到400米左右的时候,战斗进入了白热化!

在彼此可以击穿对方的距离上,双方战车竭尽全力的喷吐着致命的火蛇。巴克曼在半分钟的时间里,接连打光了2个7发弹板,他和另外两个同伴组成了一个三角队形,彼此相互掩护,将自己的侧面交给了可靠的战友。

“左边30度方向,发现目标,该死,他们动作比我们快!”巴克曼大声提醒道。位于左前方的驾驶员立即急停,而与此同时,装填手拉动车体侧面的一个掷弹筒,打出一发烟雾弹,土黄色的烟幕瞬间让战车躲开一劫,一个红色的光点从车体正前方穿过。

随后,驾驶员立即挂正档,蟋蟀式坦克从烟幕中冲出的同时,细长的2磅炮瞄准了正在后退的目标。在300米的距离上,炮手一口气打光了一排炮弹将目标覆盖掉。

“注意保持队形,我们太靠前了!”巴克曼拍了拍炮手的肩膀以示鼓励,随后提醒驾驶员注意战车的位置。

“战车之间的联络始终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战斗中,所有车组人员必须保持一颗冷静的心,注意自己的位置,注意自己的队友。”这是教官给巴克曼上的第一课,而在实际的对抗训练中,巴克曼和他的小组不止一次因为和队友脱节而被人干掉。

但是整体上来说,随着双方战车部队逐渐扭打在一起,队形和指挥的混乱是必然出现的结果,唯一让巴克曼松了口气的是对方似乎比自己还乱,自己这边好歹可以保持一个还算紧密的队形,而对面的普鲁士装甲单位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他们进攻的时候也许还有点配合,但是现在几乎就是各自为战。

“我们似乎偏离了攻击轴线!”但是很快,巴克曼还是发现了问题,在经过和周围的地标物进行了识别之后,他发现他的小队已经离开了原来的攻击方向,他再一次环视周围,发现旁边还有一些其它的队友,如果是自己小组的行为的话,那么还可以归结到失误,但是如果好几个小队都这样的话,那么就只有一种可能了!他们被诱导了!

施密特用于防御侧面的部队还是不够,一部分车辆必然被留在了突破口用于巩固阵地,这一点他清楚,而马肯森也很清楚!所以他等的就是这个机会!马肯森作为一代名将,即使在对方有巨大技术优势的情况下,依然有反打一波的能力,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他终于找到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没错,从策略上来讲,这一次施密特是败了!正面通过防线消耗和分散对手兵力只是第一波,这个策略非常容易被识破,马肯森对此也没有抱太大希望。而第二波才是真正致命的,你不是很强吗?你的装甲部队不是号称正面无敌吗?那好啊,老子和你打正面!高兴了吧!撒欢了吧?

通讯联络的问题,马肯森非常清楚,所以他知道,一旦大规模交战开始,部队放出去容易收回来就是难的,指挥过军一级演习和战斗的兴登堡、马肯森等人可比施密特他们有经验的多,这种情况下,即使指挥官知道了又如何?你如何收拢部队?如何传递消息?时间上来得及吗?

马肯森根本就没想过利用装甲车和坦克拼


状态提示:第676章 对攻战 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