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德意志崛起之路>第558章 前往远东

首先这一次在出发之前,马卡诺夫就让俄国政府出面,与德国的船运公司进行联系,一口气订购了14船煤炭,这些运煤船将按照俄国政府的要求分布在从波罗的海到远东的的各处航线上。马卡诺夫极力压缩随行运输船队的规模,一方面是为了让舰队行动更加灵活,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减少各种物资的损耗。

马卡诺夫可不会将自己所有的肉类、副食都集中分配,相反,他把整个船队的食品补给分成了三部分,从非洲到安哥拉是一部分,这段时间食物主要由欧洲沿途各国和德国船舶提供。然后从安哥拉到马达加斯加是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依靠自己的船队储存食物,第三部分则是从马达加斯加到金兰湾,在这一段最为艰苦的旅程中,将有两艘巴伐利亚王国的冷货船为俄国舰队提供冻肉、罐头和蔬菜。经过这样安排,马卡诺夫舰队的伙食水平比历史上罗日杰斯切文斯基指挥下的俄国舰队要好很多。

同时,他也安排了各种放松活动,但是对于到达港口后,俄国水兵的岸上生活却进行了比较有效的监管,一方面让你完好,但是同时竭力阻止士兵染上各种各样的热带病和x病。并且尽最大可能让战舰内部环境保持整洁和卫生。

在航行的同时,俄国舰队同样也在进行战备,托大量美元和法郎的福,这个位面俄国人的战争经费要比历史上充足一些。除了建造这些更为强大的战舰之外,俄国人甚至还有足够的弹药让马卡诺夫舰队在海上航行的时候进行实弹射击!总之,俄国这一次准备的还是很充分的。但是这一切并不能让马卡诺夫感到安心。日本舰队可能偷袭俄国舰队的留言犹如一柄悬在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让他心神不定!

“我们在旅顺口的舰队并不值得依靠,4艘旧式战列舰只是我们吸引日本注意力的一个幌子,这里诚如那位王子所言,虽然是一个很不错的港口,但是并不适合作为一个对抗日本的海军基地。这里距离日本太近了,会被实力强悍的日本舰队轻易压制。”

“我们真正可以依靠的力量只有在海参崴的四艘留里克型快速战列舰,他们攻防强大,航速极快,可以轻易的出入战场。而且续航力很大,战略机动性是双方舰队中最强的。而舰队的指挥官埃森将军也是俄国海军中少有的名将,所以我希望在我方舰队前往远东的时候可以让埃森将军的舰队前来接应我们!”在给俄国海军部的电报中,马卡诺夫这样写道!

你没看错,马卡诺夫最终相出的办法不是如何躲开日本舰队的耳目,这是不可能成功的,远东是日本人和英国人的主场,你的船不是伪装袭击舰,是一个由几十艘各种战舰和船舶组成的运输船队!怎么可能躲得开对方的侦查?所以,他的办法还是汇合,让日本人不敢轻易动手!既然自己不好过来,那么就让埃森带着舰队出来好了!

日本舰队的目标是重创马卡诺夫舰队,只要马卡诺夫舰队不到远东,或者说不到日本海军的作战半径之内,日本海军是绝对不甘先动手的,打草惊蛇怎么办?马卡诺夫站在日本人的角度开始考虑对方可能存在的问题。既然这样,那就让埃森舰队活跃一些,没事在日本海和西太平洋转转,吸引一下日本人的眼球和注意力,让他们也精神紧张一下。

马卡诺夫是绝对不会担心埃森舰队出什么问题的,作为俄国最精锐的一支分舰队,如果上村彦之承的装甲巡洋舰编队和埃森碰上的话,还不知道谁打谁呢!哪怕是两败俱伤,大家给兑了,也是俄国人大优啊!马卡诺夫不敢保证别的,如果双方快速舰队都不入场的话,自己的十艘战舰绝对不怕对手!诚然,自己这边有两个垃圾,但是日本主力舰队的富士和八岛两艘战舰也是老古董了!再说了,就算埃森不给力打不过,见面直接跑总会吧?全舰队22节以上的速度根本不存在转进不及时的问题啊!

所以最终马卡诺夫的计划是这样的,在俄国舰队在金兰湾休整的时候,等待美国舰队和埃森舰队的到来,埃森舰队有足够的航程,足够从海参崴来到南海。一旦三支舰队汇合的话,那么整个俄国舰队就有14艘主力舰了,其中最为精华的4艘博罗季诺级战列舰和4艘留里克级战列舰都在一起,如果这时候日本人真想打的话,那就来吧!

至于说在旅顺港的4艘战舰?这些战舰已经被马卡诺夫划入到可以牺牲的范围之内了,在他指挥舰队前往远东的时候,这支舰队将在日本近海和各条重要交通线游弋,他们一方面是前置日本海军的力量,另外一方面就是告诉日本人,俄国是有防备的,如果日本舰队打算冒险集中起来攻击自己的话,那么日本也要承担海上运输线被切断的危险!套后后世一句话那就是,来啊!互相伤害啊!

而如果舰队汇合之后,那么战争的主动权就掌握在俄国舰队手中,从到达远东开始计算到海参崴进入封冻期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马卡诺夫的意思是在英国人的援助到来之前直接将日本海军一劳永逸的解决掉。

“我们将在1904年到来之前彻底解决远东问题,要么我们把日本人干掉,要么日本人把我们干掉,远东战争能够胜利自然最好,但是如果失败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的。最不能接受的结果就是久拖不决,俄国有限的国力不应该浪费在远东这个地方。我们的根本在欧洲,决定国运的是欧洲而不是东亚。


状态提示:第558章 前往远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