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德意志崛起之路>第2625章 美国人的调整 1

战争结束了,大家都在开会总结,德国人是这样,日本人是这样,战争中吃了大亏的美国人自然更需要总结!总之,这场战斗结束后,让刚刚有些心气的美国海军再次老实起来,开始老老实实的总结自己的失误和问题,然后扬长避短,填补漏洞。

于是,在旗舰新墨西哥上,美国海军高层再一次就目前的形势和未来的道路召开了一场会议,参会人员有:现任美国海军司令本森,下任美国海军司令西姆斯,下任美国海军总参谋长马吉芬,以及未来美国快速舰队指挥官老弗莱彻!

本森在这次战争中指挥上的问题已经不用多说了,这问题已经拆的够透彻了,而且本森已经表示愿意承担全部责任了,那么作为多年的同僚,其它人自然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下去。那么好了,美国海军未来怎么办?战争怎么继续下去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而在这个问题上,西姆斯作为这场会议中实际上地位最高的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必须要有自己的快速舰队,首先,我并没有对苏雄将军和他的舰队的不满,我甚至认为,这一次,因为德国舰队的优异表现,为我们挽回了大量的生命和物资。但是这支力量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有的时候使用起来并不可靠,而且容易受到政治方面的影响。”西姆斯说道。

“嗯?!这不正常啊。”马吉芬微微皱了皱眉头,他和西姆斯可谓是朝昔相处,双方之间也经常交流。而根据两人之前交流的内容,再看看今天西姆斯的发言,马吉芬能明显感觉到西姆斯的态度发生了一些转变,建立属于美国海军的快速舰队这点没错,但是后面的话有着浓浓的政治意味。

“好了,西姆斯,大家都不是外人,有些话你可以说的更明白一些。比如说,上面有没有什么新的信息流出来?”本森有些疲惫的说道。最近他在精神和体力方面可都是相当憔悴的。

虽然两人还没有完成最后的权力交接,但是很显然,高层已经就某些关键问题开始和西姆斯沟通了,而现在,西姆斯说出了有些反常的话,那么就只能说明一点,这些话可能出自高层的授意。

“确实有一些,总体来说,我们和德意志帝国之间存在一些摩擦,这种摩擦一直都有,但是现在,却有了加剧的趋势。比如说在欧洲和西亚的问题上,德国人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自留地,并且竭力阻止美国资本的进入,尤其是在能源方面,获得了外高加索油田并且进一步开发了两河流域的油田之后,德国迅速从资源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而德国人似乎想要承包整个欧洲的资源市场,这就和我们有了相当的冲突。”

“而现在,如果要考虑德国将整个英属非洲都纳入到了自己的控制范围中,德国在矿产资源领域的力量将获得极大增强,同样还有奥匈帝国,他们获得了乌克兰——这个欧洲的面包篮之后,对于美国的粮食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于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德国人将在资源和农产品出口上称为合众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至于工业产品?那更是这样了。”

“而且,现在美德之间合作的基础——协约国体系其实已经崩溃了,对于我们来说,日本是个必须干掉的敌人。而德国人却不一定这样认为。所以,高层认为德国可能会在未来的军事领域上出工不出力。”西姆斯说道。

“我们是军人,这其实不是我们要管的事情。虽然说军政方面不分家,但是我认为就这样诋毁几天前还在并肩奋战的同僚,这非常的不道德。”老弗莱彻想了想说道,要是没有苏雄舰队的话,恐怕老弗莱彻也跟着团灭了!

“我们只是要做好准备,有德国人的帮助固然很重要,但是没有的话,战争也必须进行下去,那么好了,我现在的核心议题就是快速舰队属于合众国自己的快速舰队。”西姆斯说道。

“好吧,先说点我的个人意见,我认为无论是正在建造的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还是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都不适合我们的现在的战争,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航速过于缓慢,而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的防护太糟糕,从远期来看,我认为建造一艘拥有足够的防护,装备有9门主炮以及28节左右速度的快速战列舰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最好是唯一的主力舰型号,就像巴伐利亚级一样。”马吉芬说道。

在马吉芬看来,巴伐利亚级的完美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强大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为整个德国舰队提供了一个可以遂行多种任务的完美战舰模板!自从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服役之后,德国海军战列舰分队没有更新过一艘其它型号的主力舰,这些战舰完美的兼容了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的所有功能!这极大的减轻了德国海军后勤压力,并且让建造过程更快!成本更低!

马吉芬认为,现在美国海军还在走英国人都不走的套路:将战舰分成慢速战列舰和快速战列巡洋舰是完全错误的行为!直接搞出来一款快速战列舰就好!最好是直接照着德国人的模子来,稍微修改一下就好!日本人的扶桑级不就是学德国人的设计吗?日本人垃圾的工业都能做好,更别说美国了!诚如苏雄所料,美国海军果然准备拿这些船台上的战舰动刀子了!

“其实,列克星顿级战列巡洋舰还是可以保留的吧。毕竟速度足够快,当然,我们会加强它的防护的,你看12寸装甲怎么样?”本森想了想说道。

“从7寸


状态提示:第2625章 美国人的调整 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