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德意志崛起之路>第2284章 英日关系 1

“那么未来我们对日本的态度呢?在即将爆发的美日太平洋战争中,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日本呢?”巴登大公说道。

“很简单,打疼它!让美国人在东南亚获得一个跳板。我们必须要让日本认识到他和世界顶尖强国的差距,同时让美国人在东南亚时时刻刻的威胁日本,只有这样,日本才会向着对德国最有利的方向发展。”鲁普雷希特说道。

“向着对德国最有利的方向?”巴登大公问道。

“没错,只有让日本把注意力牢牢放在东南亚而不是东亚才是对帝国最有利的,我们要限制日本在东亚的野心,因为如果日本人在东亚发动战争的话,那么首先会影响帝国在东亚的贸易,其次,这会削弱日本海军,从而削弱对美国海军的压力。日本国力太弱了,它不可能同时在海陆两个方向保持强势,既然如此,我们自然要通过各种手段遏制日本在东亚的野心,让日本人一股脑的在东南亚和美国人对抗。”鲁普雷希特说道。

“如果要这样做的话,那么就必须让日本在东南亚有利可图。所以这一次日本在东南亚不会丢失太多的底盘,是这样吗?”巴登大公皱了皱眉头说道。

“没错,至少日本在加里曼丹岛和苏拉威西岛的地盘是不会少的,荷属东印度南部地区部分岛屿也会部分保留。如果日本人打的足够好的话。这些地区的利益足够让日本人部署7成以上的力量进行维护!而日本在东南亚的强势也会刺激到美国,让美国人也部署大量的力量!”

“所以,在未来的太平洋战争中,我们要对战场的局势进行引导,最好的结果就是美日两国的控制范围犬牙交错在一起,组成一道曲折的战线,只有这样,双方才会把大量的力量部署在东南亚,而不是对准我们。当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要让英日联盟维持尽可能长的时间,只有这样,才能延缓美英之间的接近。”鲁普雷希特说道。

“英国人不傻,他们现在选择帮助日本人不过是为了金钱而已。当英国人从大战中逐渐缓过劲来的时候,他们最多也就和日本保持一般关系。而不会再有所谓的英日同盟了,如果这个时候美国主动伸出橄榄枝的话,那么英日两国之间渐行渐远也是很正常的。”巴登大公说道。

“英国人自然是想这样,但是我们可以让他的设想化成泡影,因为在未来,英国在东南亚和南亚的局势非常难堪,首先,除了自治领之外,英国政府最丰饶的殖民地就是南亚的印度次大陆、以及东南亚地区了。这里的稳定和繁荣对英国政府息息相关,但是可惜的是,英国人没有足够的力量来维持他们在这个地区的统治!如果是短时间的暴乱也许还可以,但是如果是类似布尔战争那样长时间的局部战争的话,对于现在的英国来说可是真的力有未逮!”

“那么好了,现在英国人的问题来了,对于这些暴乱的殖民地到底怎么处理呢?是扔掉呢,还是继续保留呢?扔掉那意味着失去一只可以生产金币的鸡,而留下的话则会让大英帝国不断流血。所以这个时候,英国人必须寻找一个廉价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鲁普雷希特笑着说道。

“您是说雇佣军?”巴登大公问道。

“没错,是雇佣军,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雇佣军!必须足够廉价,而且战斗力还必须要高。”鲁普雷希特意味深长的说道。实际上雇佣兵在欧洲历史上可谓是源远流长,近代的各种战争从来不乏他们的身影。而作为殖民大国,无论是英国还是法国,甚至就连德国都有雇佣当地土著组成的军队。而英国人更是如此,比如说著名的廓尔喀雇佣兵,自从第一次踏入英国军队之后,他们几乎参与了所有印度内部的军事冲突。而法国人也有他们引以为傲的外籍雇佣军。

当然,英国政府组织的当地土著部队严格意义上来讲和雇佣军有一些区别,历史上这些土著部队还曾经非常强大,比如说历史上在印度民族大起义之前,英国在印度驻扎的英军部队只有4万左右,而征召的当地土著部队足有20万!实际上,日常的秩序维护英国人非常依赖当地土著。

然而这一切,随着印度民族大起义的爆发而终结,在废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后,英国人终于扑灭了印度民族大起义,在战争结束后,英国人对印度本土土著力量非常的不信任,英国人不但增加了正规的英国驻军,同时规定印度土著部队不能拥有炮兵和技术兵种。极力限制印度本土军队战斗力。

而现在呢?英国对印度本土力量的忌惮不会减少只会增加!尽管在这次世纪大战中,印度土著部队也算是英国人的战友!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点自然是大英帝国输掉了这场战争,导致了帝国空前的虚弱,在这种情况下,各地的民族独立运动又有死灰复燃的趋势。而第二个原因就是英国的压迫!就说历史上吧,对于想要让英国遵守承诺让印度独立的当地人民,英国人果断的选择了用子弹来回应他们!比如说历史上发生在1919年4月13日的阿姆利泽大屠杀!

起因是,英国人通过臭名昭著的《罗拉特法案》,这个法案规定英国政府可以逮捕任何值得怀疑的人,而不需要证据,可以对所有被逮捕的人进行长期监禁而不用审判!而对于这个法案,印度民族发动了抗议活动,而直接结果就是引爆了这场屠杀!在这次大屠杀中,英国政府的数据是


状态提示:第2284章 英日关系 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