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德意志崛起之路>第1629章 攻击开始 2

亲自部署这条防线的霞飞将军非常清楚,虽然这些防线不算什么,只要德国人愿意打,愿意集中兵力,那么打穿他们并不困难,但是同时在十几个地方发动攻击,这明显等于分散了自己的战斗力啊。他们的目的何在?在最多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防御就被纷纷瓦解,而且依靠的还是步兵,那么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德国人这次动用了他们的风暴突击队!

风暴突击队啊,这可是德国陆军每个师中最精锐也同时最具奉献精神的战士组成的,根据情报,每一个德国师都拥有一个风暴突击队营,具体规模从数百人到1000人不等。他们是整个德国步兵师的进攻的矛头,攻势的发动机。是最宝贵的资源。而现在,德国人直接就把几乎全部的精锐步兵都投入了一线,那么他们想要怎么做呢?

按照之前霞飞设想的,德国人应该会选择一个攻击方向,然后逐次投入自己手中的精锐步兵,和坦克一起撕开防线,犹如用锤子钉钉子一般慢慢的挤开法国人的防线。而法国人呢?需要做的就是利用防线和炮兵阻碍对方的推进,然后等到预备队到场之后,在对方人困马乏之际一波会打搞定对手,但是现在,对方完全没有按照剧本走啊,这种不分重点直接全线压上的战法可是从拿破仑时代就很少见了!

“司令官阁下,德国步兵推进速度很快,他们已经开始对第二条防线发动进攻了,前线预备队已经准备出击,我们手中的部队是不是该准备出动了?”一名军官问道。

“不急,我们没有抓住对方的攻击方向,而且在夜晚,炮兵的发挥收到了很大影响,我们再看看。命令部队固守待援。”霞飞命令道,第二道防线就有一定量的迫击炮和平射炮了,德国人想要突破,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吧?霞道。

“彻底粉碎他们!所有非车辆牵引火炮集中火力支援前线部队,把这些火炮的炮弹全部打光!还有重迫击炮!他们也就在浅层阵地有些效果,全部用掉!今天晚上之后,我们恐怕就用不上这些了!”此时,施密特伯爵也接到了前线部队正在攻击法国人第二道防线的情报,于是命令道。

法国人的战略纵深很大,普通的榴弹炮根本打不到后面的防线,而且如果在天亮之后,法国人的远程火炮可以轻松的进行反压制。所以,德国人选择了在夜间,在攻破对方浅层防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这些火炮的作用!

在如同雷鸣一般的持续炮击中,一辆辆半履带自行迫击炮走向了战场,这些装备210大口径短管火炮的车辆虽然射程只有5000米左右,但是在攻击固定攻势的时候威力可以用恐怖来形容。此刻,远处正在不断嘶吼的法国机枪阵地以及火炮炮巢就是他们的目标!

轰!短粗的火炮炮口喷吐出一个巨大的火球,近百公斤的重型炮弹在空中划出了一道道危险的弧线,然后在法国人惊恐的目光中砸向了那些锁住了德军进攻部队道路的碉堡和掩体。

仓促构筑的土木结构工事如何可以抵挡如此猛烈的暴击,伴随着一阵阵巨响,无数的建筑碎片和火炮零件被威力巨大的火炮直接炸上天,及时在夜幕中,在火光的照耀下,前线的德国部队依然可以看见一道道高达十几米的烟柱腾空而起。在猛烈的炮击刚刚结束,硝烟还未散去的时候,风暴突击队的步兵们几乎是踩着炮弹的落点发动了进攻。

法国炮兵的反应速度很快,通过电话和无线电报,在前线观察哨的指引下成片的火光在法军阵地后方闪耀,须臾之后,几十上百吨的钢铁裹挟着毁灭和死亡奔向了突破点,在经历了最初的混乱之后,法国人的火力封锁开始了!

“好了,该看我们的了。”此时,在最初的德军出发阵地上,工兵们又迎来了一群新的战友,伴随着巨大的身影在夜幕中移动,一个个如同远古巨兽一般的狼式坦克出现在了人民的面前,十几辆坦克在战友的帮助下进入了进攻阵地,而旁边一名工兵指挥官正在向坦克指挥官介绍他们开辟出的安全通道。在正面的暴风突击队狂飙猛进的时候,后面的工兵也在准备,他们同样在友军的掩护下开辟出来数条通往法军纵深的道路。

这就好比进入一间屋子,虽然他们没有敲开屋子的大门,但是外面的障碍已经清扫干净,以便让身后的这些钢铁猛兽可以快速高效的撞门!

“在今天晚上,第二波攻击的队列中,我居然看不见一名行走的步兵。”一名德国军官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在坦克身后,是一辆辆半履带车和卡车,而再远一些的地方应该是大量的卡车炮,所有的部队,无论是步兵还是炮兵都是全摩托化的,没有一匹马,也没有一个人用双脚行走,这样的部队在这个时代本身就是一种奇迹,一支全部用钢铁和引擎打造的部队足以让任何人感到恐怖!

当然,这样的部队,巴伐利亚军团也凑不出多少,一共只有五支。所谓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但是在一战环境下,即使是这样的部队依然可能在成体系的防御系统面前吃个亏,坦克是很强大,但是埋在地下的地雷,纷飞的炮火,以及步兵都可以给这些强大的家伙造成麻烦。各种防御措施足够拖住最强大的进攻矛头,而随后,在对方连绵不绝的长时间炮击以及不断反攻中,一波强大的攻势最终会折戟沉沙。

然而巴伐利亚军团已经在铁堡训练场多次面对这样的阵势了,来到战场上


状态提示:第1629章 攻击开始 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