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怕自己也有很多事要做,首先是幸福里的拆迁问题。
年后没多久,地产公司就电话通知去签拆迁合同,张怕一直拖着没去。
事实上,幸福里九成以上住户没去签那个字。都是一个看一个的等待奇迹出现。
王百合确实着急了,追着张怕打了两次电话,说你要是不买房子,我现在就去签字,我一定要搬走。
有了王百合的急迫,还有着于奶奶的急迫。王百合是不愿意住幸福里,于奶奶是岁数大了,不在乎这些俗事。尤其,于奶奶不能住楼房,更是着急卖掉房子早日搬家。
张怕不愿意借钱,更不愿意为了别人的事情借钱。
好在,房子买了就是自己的,想啊想的,犹豫了再犹豫,要是实在没办法,只能跟龙小乐张口了。
新年一过,幸福里终于走上拆迁的轨道,地产公司挨家挨湖口发通知,上面有两个时间,一个是签拆迁合同的截止时间,一个是搬离幸福里的最后期限。
拆迁这个工作,从来是逐一谈心、逐一击破,老头老太太是第一目标,搞定他们就是任务完成大半。
所以,他们又去找于奶奶谈拆迁的事情,然后,张怕就知道了。
可惜知道了以后也是徒增烦恼,完全想不出来该怎么办。
何况,他的首要工作依旧是打字更新文章,忙完这些,又要看陈有道的剧本。
以张怕猜测,剧本很有可能是陈有道自己写的,整个故事就是在写一个青春少年在艺校求学的许多故事。
跟许多这类故事一样,先写一个小男生如何机缘巧合考进艺校,偏又不是学习最好的那一个、人又不帅。
故事里要有一个大帅哥做为标靶激励少年奋进,还要有一个美丽女孩和少年发生些懵懂故事。然后呢,因为某种关系,少年与女孩莫名其妙终止关系,有些不了了之的感觉。少年受到刺激,从此努力奋发,后来在比赛中获胜,慢慢走向成功。
这是绝大多数青春剧的模板,张怕不满意。
更不满意的是,陈有道是采取回忆的方式来叙述故事。
本来就是歌舞剧,再是落入俗套的故事,最后还是回忆,就是说在整部电影中,有陈有道自己的演出,还有小时侯的他的演出。
不知道是不是艺术家们都喜欢追求各种风格,公平说一句,多余!纯粹多余!
好好说你的故事就是,玩什么回忆啊?
现在人看戏不喜欢剧透,你直接给出十几二十年后的自己,还看什么?
当然,这么演的话,既能回忆了青春、完成了故事、陈有道还能出演主角。问题是这样的剧本拍出来,铁铁的是自娱自乐,难怪很多电影公司不看好。
看完剧本,没有马上修改,找张白纸写大纲。大纲是陈有道的成长经历。张怕想上好一会儿,脑子里忽然有个想法,假如不要青春呢?
陈有道是回忆过去,给从艺二十年做一个完美汇报。
那么,汇报只从他进入演艺圈开始好不好?
从这时候开始,只要化妆师技术好,并不需要多一个少年陈有道来分戏。
他是这样想着,在原来的剧本里找出从艺后的一些情节,圈出来以后,写到白纸上。
只有这些远远不够,网上有百科知识,张怕去搜陈有道的简历。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陈有道居然这么牛?不光是当红明星的事,他做出来的歌已经超过三百首,很多歌特别有名,耳熟能详。并且有很多歌是写给别人的!
他知道陈有道为什么要写少年时的回忆,是想有一个完整故事,首先是有一个故事,然后才有变成电影的价值。
可要是按照张怕想的那样去改,故事就变成了记事本式的回忆录,哪一天进入娱乐圈,哪一天出歌,哪一天获奖,哪一天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另外还有个问题,要是这样一改,刘小美就没什么演出机会了。
最最重要的,陈有道是想做一部歌舞剧,是想加入他的歌曲,用音乐和舞蹈共同成就一个好故事。
张怕想了好一会儿,划掉刚才记下来的许多文字,划掉以后,撕掉那张纸,团起来放桌子上,拿笔重新书写。
这一次写的就简单了,只写主线,不到二十分钟搞定。
等熬过这一天,三月二日,学校开学。
也没什么开学典礼,秦校长在大喇叭里说上一分多钟,任务完成。
上午时候,龙小乐打电话嘱咐他中午一定要到场。张怕应下来。所以,不到十一点就离校而出,去食天华府。
这一次人就多了,助理和经纪人都来了,还有化妆师、服装师,再有格外请的几名舞者……
反正凑一起足足有十六、七人,气势很足。
初次见面,大家要彼此认识一下。龙小乐则是拽着陈有道去隔壁房间签约。
然后就是吃饭吧,把公司里那些人也喊过来,当是庆祝一个全新开始。
饭吃上一半,陈有道想拽着龙小乐谈细节,没想到是张怕先拽着他谈细节。
几个人进到一间包房,服务员倒好茶,张怕抢先说话,大意就是说你的这个本子有点没抓住观众的胃口。
这是文雅说法,直白点说是不合时宜。反正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在说这个本子很普通,没有拍的必要。
陈有道不高兴了,问龙小乐:“刚签约就变主意么?你不是说不管这些事情么?”
张怕说:“这不是管,是在征询你的意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