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铁十字>第九章 南亚之虎 7

日军同样在****伤口,虽然看上去被打得很惨,但守军至少保留了70的火力和75的兵力,工兵营和朝鲜劳工在夜里发疯一样地抢修工事,曾有军官提出夜袭,但被深思熟虑后的柴崎否决了,因为虽然日军的夜战水平不差,但他知道美军自动火力很凶猛,而且白天已就地构筑起不少公司,强行攻打的话损失不小。实践已经证明日军的三八大盖在守岛时没什么效果,之所以能现在和美军打成这样,靠的是机枪、炮弹的威力和精准的铁拳,夜间铁拳的使用会下降好几个档次,他暂时不想冒险。

不过,为了不挫伤众人的士气,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各部可以挑选机灵的士兵出去放冷枪,顺便还可以捡一些美军的步枪、补给回来,要坚持长期抗战,要坚持到联合舰队赶来。我们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死死拖住美军,为联合舰队消灭敌军创造机会。”

其他军官纷纷点头,今天被报销了一个军火库,再加上两天的弹药消耗惊人,确实需要为以后的日子考虑,美军的m1步枪不错,大家都认为除了白刃格斗不行再加耗子弹外,其他都比自己强。

“大家要有信心,长官让我们坚持一个月,才2天而已,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们接着和美军打,我们要用行动来告诉他们,就算是他们占领了滩头,占领了纵深,占领了表面阵地也没什么了不起的……”

第三天在红三滩登陆的是9团2营,到中午时分已伤亡过半。通讯兵好不容易叫通了驱逐舰和母舰飞机,让它们进行火力支援,压制滩头东侧威胁最大的日军炮火。但日军依靠有利地形发动了反冲锋,营长史蒂文少校率领士兵与日军展开残酷的白刃格斗,最终打退了日军的反扑,但他们付出的代价也足够惨重——那些负伤的日军士兵往往临死前拉响藏在身边的手雷与美军同归于尽,阵地上到处都是一团又一团的血肉。

当天最大的亮点在于夺取机场,虽然机场跑道已被美军摧毁得不成模样,但周围的防御工事并未遭到破坏,依靠工兵的爆破作业和喷火坦克,美军一英寸一英寸地逼近跑道边缘。有一个排美军企图迂回攻击正面的坚固地堡群,但被从另一个侧面冒出来的日军全部打死。

更让他们意志崩溃的是,激战时突然冒出一辆日军95坦克,冲在前面的陆战队一时惊慌失措,20多人死在坦克机枪扫射之下。幸而后续跟上的部队用无后坐力炮干掉了这辆坦克,最后双方围绕坦克残骸又展开了激烈的对攻,美军最终依靠密集的自动火力将敌军击退,并有效地封锁了滩头东侧日军的反击路线,完整控制了机场。

太阳落山之后,康纳利上校下令收缩阵地、准备过夜。根据多次夺岛经验,他认为日军将会在夜间发动凶猛反击,稍有疏忽美军就可能被赶下海中。前两天美军还未与日军形成犬牙交错的局面,夜间没遭到反击也属正常,第三天双方完全厮杀在一起,对夜袭就不可不防了。为了对付层出不穷的夜袭,美军也总结了很多办法对付这些“讨厌的查理”,最管用的办法是“火力时刻”——指夜间所有人操起武器同时漫无目的地开火,让日军以为自己暴露了而进行冲锋,进而再消灭对手

暮色中,贝蒂欧呈现出一派惨烈景象。昔日繁茂的椰林全被炮火推平了,七零八落的树干上弹痕累累。地面上遍布着各式各样的沙丘、石头、残骸和尸体,日军火力点就隐蔽在这些沙丘中、废墟下。尸体横陈,无人掩埋,炎热的天气导致臭气冲天,熏得人们呕吐不止。美军官兵不敢有丝毫怠慢,为了抵御无所不在的臭气,在如此酷热的天气下被迫带上防毒面罩,不顾伤痛、干渴、饥饿和疲惫,一股劲地挖掘工事,构筑防线,直到深入地下——没人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

塔拉瓦之夜让人心惊胆战,美**舰发射了大量照明弹,将整个贝蒂欧照得通明,映亮了浸血的珊瑚岛礁。其中有不少照明弹质量较次,黄惨惨的光把沙地映成了暗黄色。为确保安全,美军一半人在临时挖出的掩体中打盹,另一半人持枪保持高度警戒,神经紧张到了极限,一有风吹沙动就射击。在另外一边,登陆艇越过礁盘,向本方控制之下的栈桥卸下弹药、食品、淡水、血浆和通讯器材。椰木钉成的长栈桥和连接栈桥的沙提上,到处都是抓紧时间抢运物资的官兵。

在这样的夜色中,日军的“夜袭”果然如康纳利预料得那样发动了,神经过敏的美军官兵听到了脚步声,看到了黑夜中奔跑的身影,甚至还有士兵赌咒发誓似地表示自己看到了日军那阴森狰狞的面孔。阵地上机枪声、步枪声响成一片,到处都是胡乱射击的士兵,而他们的作用近乎等于零。他们打得越起劲,肩负骚扰职责的日军就活动得越猖獗——他们不是来夜袭的,存心是来捡物资和引诱美军浪费弹药的。

此时其他日军刚从白天的苦斗中喘息过来,正抓紧时间休息,地面上火力和声音似乎与他们完全是两个世界,只有闲得无聊的士兵才会透过射击孔打上几梭子,然后多半又会迎来几十甚至上百倍的还击。

美驱逐舰整夜都向岛东端炮击,阻止日军反扑,居然没发现敌军只是虚张声势。热带夜短,当朝阳再次跃出太平洋水面时,陆战队员简直不敢相信:预料中的可怕夜袭竟然没有发生!饥渴交加的美军站稳了脚跟,获得了自信——在他们最虚弱时日本人尚


状态提示:第九章 南亚之虎 7--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