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铁十字>第366章 超级炸弹(2)

索马里沙漠里,一座高达30多米的铁塔已高高地竖立了起来,德国超级炸弹爆炸实验就将在这个架子上完成。免费小说网为了寻找合适的试验场地,德国科学家们煞费苦心,一开始试图在国内寻找一个偏僻的角落进行试验,但德国地处欧洲中心,没什么沙漠,连荒无人烟的无人区几乎都找不到,施佩尔对此强烈反对。

后来提出在北海寻找一个试验点,还有人提议挪威,包括扬马延岛、熊岛、挪威外海都列入过考察范围,但最后还是被排除了,因为这些地点都不大,试验一次或少数几次可以,今后多了就麻烦,而且德国将来还要配合测试聚变炸弹,让这几个岛随便沦陷掉太可惜了。

还有人提议用格陵兰岛,丹麦、冰岛公投加入德国后,格陵兰岛便是德国本土了,不过这块冰雪覆盖的大陆用于试验并不是很理想,考察团看了又看最后还是放弃了。

最后统一思想,必须找一片沙漠,最接近欧洲且被德国所控制的沙漠有两块:一块在索马里,那里是德属东非的组成部分,一块在阿拉伯半岛的中东,那里是亚丁保护国的地盘。

虽然中东的各项条件比索马里要好些,但看在石油的面子上,霍夫曼放过了这片热土,最后确定放在索马里。毕竟,除了索马里,德国关于火箭和导弹的第二个研发基地设在了马达加斯加这个非洲共和国的领地上,算是一条线上的设施,可以提供联合补给。而且索马里靠近非洲之角,那里目前所有的地盘几乎全被德国控制着,能有效避开。

霍夫曼很清楚,等到今后核试验次数多了,有经验积累且计算机变得发达后,核试验完全可以全部转入地下甚至用计算机进行模拟,那时候哪怕德国再将试验基地搬本土也来得及,不过现在在海外建设基地还是有积极意义的,正好也可以夹杂在德属东非、非洲共和国建设而掩人耳目。

德国完成xxx级潜艇建设后进行试验就用了马达加斯加附近海域,v6导弹从上浮的潜艇起飞,一直打到索马里沙漠,飞行距离正好2500公里。从4月到7月,8次试验有6次获得成功,最后4次全部成功,哪怕不成功试验中的导弹也在海上坠毁,堪称完美!

浮航发射获得成功之后,接下来的科目是两条分叉:一条是将缩小后的超级炸弹装进弹头中去,另一条是使用潜射发射。这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科目,不过霍夫曼没给予科学家们太大压力,德意志在这个领域遥遥领先根据南美方面的情报,美国在巴拿马一线投入使用的火箭性能甚至还不如德国3年前的v2火箭水平,连德国转让给法国技术后让法国人制造出来的山寨品都比美国货性能强。

对这一点,法国科研人员是心知肚明的,他们不但去巴拿马看过美国导弹的性能情况,还偷偷摸摸跑去巴西,利用德**事基地对累西腓外发射火箭检验性能李奇微所部经常遭到莫名其妙的火箭袭击,除了一小部分是德国原版,其他全是法国李鬼,可爱的法国人为了防止露馅,在弹体上清一色地刷上德文标识,还煞有其事地连续编号,唯恐美国人不知道这是德国货。

德军也乐得装糊涂,有人出钱出力打美国人有什么不好。

据说一力同意引入德国导弹技术的达尔朗最初被法国高层骂做是“讨好德国人的败家子”,等到火箭试验成功且比美国更好以后,风向一转,居然夸赞达尔朗有眼光、有魄力、有前瞻性,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第二号“火箭强国”,迟早能与德国并驾齐驱。而在日本同意以火箭技术加马克交换印度支那南部后,法国高层更是认为这票买卖值得不然日本人上赶着也买火箭干什么?

听到这消息后连霍夫曼都哭笑不得,不过只要法国人觉得值就好,毕竟现在日本人也在买,也在拼命运资料和实物,给法国人一点信心是有意义的。

实际上法国人的第二号“火箭强国”水分是很大的,虽然起点很高,但独立研制的能力在第二梯队中最差,不仅美国远远超过他,就连英国、东俄的技术储备都比法国强。

英国人当初比法国早得多就拿到过实物,而且科研力量也比大战期间颠沛流离的法国科学家强;东俄因为有科罗廖夫这票“肃反余孽”人才在,研究实力是很不错的,斯大林同志已等着十月革命庆祝日验收火箭成果了;就连法国看不起的日本,前期也有研究me163火箭截击战斗机的基础,经验比法国人充足,上手也快。

说是第二号火箭强国,其实只能骗骗不懂行的其他国家,不过,有和没有毕竟是两事,现在法国可以挺直腰杆说自己是响当当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了。

关于火箭这件事现在最着急的是意大利,齐亚诺首相已下达指令,不惜一切代价要搞火箭,不过可怜的意大利人连搞汽车、坦克发动机都要德国帮忙,搞火箭怎么能不伸手呢?偏偏意大利还没有法国有钱,连提出用钱买都办不到。

不过齐亚诺身段放得很低,三番五次往柏林跑,请求元首加以援助,霍夫曼一来面子上推不开,二来意大利这次加勒比海大战牺牲是很大的,不给一点甜头好像对不起小弟;三来意大利对德国政治支持力度是最大的,无论联合国还是欧盟问题上都唯德国马首是瞻,活脱脱一个小跟班。基于上述这几点,于情于理都不能不给予通融。

最后德国以新获得利比亚一块石油勘探区为条件,给了


状态提示:第366章 超级炸弹(2)--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