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铁十字>第一百一十二章 美利坚的前途

“听到这里,所有正派公道的美国人民应该已是大汗淋漓、愧疚不安了。

当然还有一小部分人会心存侥幸,认为这只是针对外国而已,但我想大声说一句:这种忘恩负义不仅体现在对外关系上,对内问题处理亦不逞多让。

上次世界大战,美国依靠在欧6一线作战将士们的奋勇拼杀打赢了,结果本应该放给老兵们的退役金迟迟不,甚至还可笑地将兑付日期定在1945年。在经济危机年代,这些退伍老兵生活极为困苦,许多人一文不名、饥寒交迫、挣扎在死亡线上,为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他们向华盛顿当局和平请愿,但阴谋集团非但不给予救济和安抚,还派出军队镇压。

当华盛顿退伍老兵团体在军队包围、射击、砍杀下挣扎时,当老兵们在漫天大火中哀求逃生时,阴谋集团的成员和狗崽子们驾着游艇,来到安纳斯夏河岸旁,饶有兴趣地欣赏整个场面——这是何等令人愤慨的一幕?

这一幕距今不过12年!

当时主持镇压的刽子手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上将,听说他还活跃在美**界,上次抛下在菲律宾的部下只身逃脱,现在据说又率几十万大军在作战。我在想,一旦战事不利,他会不会又上演金蝉脱壳的好戏?

我甚至在想,他现在带着部队和轴心交战,再过几年,他或者他的继承者会不会又掉过头来对付如今和我们奋勇作战的将士?这是很可能生的事!因为忘恩负义已渗透到这个阴谋集团的血管、深入骨髓,他们的心、他们的血都是黑的!

对退役老兵是如此,你们对现役部队同样冷酷无情。

他们先抛弃了非洲战役包围圈的部队——除了军官;抛弃在佛得角上的6军让他们孤立无援地向我们投降;紧接着又抛弃了冰岛上的数万部队,未派遣一兵一卒救援,像丢弃垃圾一般将他们抛弃;置美股驻英国的大多数部队于不顾,依靠间谍和突击队动耸人听闻的军事政变,让1o余万将士沦为阶下囚;这次口口声声说派遣飞机救援巴顿所部,结果到关键时刻,又只顾搭救军官而置包围圈里其余5-6万普通官兵于不顾;现在南非还有1o多万美国部队,五角大楼向他们派遣过援军吗?输送过足够的物资么?一旦我军动猛攻,是不是再派遣几艘军舰、几架飞机只把军官搭救出来,然后让剩余人员‘光荣投降’了事?

或许在阴谋集团眼中,将军以上才算是人,少校以上才算有点价值,其他官兵最多只称得上用过即丢、可源源不断生产的廉价消耗品。我想问问最广大的美国普通家庭,你们家的儿子、丈夫在军队里当军官、当中高级军官么?

如果不是,你们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这种一次性、用过即丢的廉价消耗品么?”

镇压华盛顿退伍老兵请愿事件中,当时还是骑兵团团长的巴顿扮演了很不光彩的角色,不过现在既然他是战争英雄,霍夫曼和德国政府也承认了这一点,便把这一节避开不谈,只管把矛头对准麦克阿瑟。麦克阿瑟即将接替马歇尔出任总参谋长的任命还未表,霍夫曼也不知情,届时表之后一定会很有意思。

说到这里,霍夫曼放缓节奏,用低沉的声音道:“我有时候非常感慨,在一个标榜自由、民主、平等的国度里,怎么会生这种咄咄怪事?怎么会有这种人吃人、人压迫人的体制?怎么会有这种视人如草芥的阴谋集团?美国人民是以多大的牺牲和忍耐在承受这些痛苦?

对最广大的美国人民,我一直抱有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关心,所以我一直呼吁和美国缔结公平的停战条约,这不仅符合最广大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诉求,也是轴心的一贯追求。

但这种要求一直被这个阴谋集团所拒绝,因为他们并不是以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点,他们是以资本利益、阴谋团体的利益作为他们决策的依据。

我想着重指出的是,大德意志帝国的容忍是有限的,轴心各盟国的容忍是有限的,我们在这种形式下愿意给美国政府一次和谈机会,不是因为害怕这个政权及其还拥有的力量,只是不希望美国民众为此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这并不表示我们害怕战争、畏惧与美国开战!

大德意志帝国已打了将近5年的战争,我们成功地收回了沦陷的领土,收回了德意志民族的骄傲和尊严,团结了最广大多数的德意志人民,迫使美国最重要的两个盟友——英国和苏联退出了战争。

3年前甚至2年前形势比现在恶劣得多我们尚且不怕,现在岂会害怕独力支撑、摇摇欲坠、外强中干的美国阴谋集团?

论战争,德意志从不畏惧任何对手!

与美国交战近3年来,我们累计消灭了12o多万美国部队,击沉了近2ooo万吨的军舰和货轮,摧毁了数以万计的坦克、火炮和装甲车辆,击落了至少5万架各类型美国飞机,迫使华盛顿当局耗费数以亿吨的作战物资,我们计算过,这些物资折算后的价格至少相当于2ooo亿美元,等于每个美国公民都可买到一辆很不错的中级轿车。

现在,轿车没了,等待你们的只有无穷无尽的征兵、征税、摊派和食品配给制。

目前,日本军队已从西面逼近了夏威夷,我军即将展开对盘踞在巴西北部的美军集团、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的美军基地展开进攻,再往北打,就要抵达佛罗里达半岛,即便到这样山穷水尽的地步,美国政府和这个阴谋集团依然执迷不悟


状态提示:第一百一十二章 美利坚的前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