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吉诺弯刀>第四百五十七章 世子开蒙(上)

(一)

太平的年代,时间像流水一样过得飞快。

新朝建立后数年,刘申在全国进行了一轮农桑、水利、税赋和吏治方面的巡视,亲自跑遍了全国所有的州府和一半的县郡,在魏国清、颜观心、徐在田等人的襄助下,把全国的政务打理得河清海晏、井井有条。

这一轮次大规模的皇帝亲巡后,他在运京休整了一段时间,日子也过得相对安定,算是他和母亲从峒城逃亡以来,待在宫中最持久的一段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宫中多位嫔妃有了身孕,不久后,刘申和其他妃嫔的子女也都陆续出生了。

孩子们的不断降生,给宫廷里带来了勃勃生机,各宫各院,经常都能听到孩子们奔跑嬉闹中银铃般的笑声。

刘申心情大好,每天回宫以后,都务要先招孩子们来训诫一番,亲热一会儿,脸上总是春风和煦,对各宫嫔妃抚育儿女有功,也常有嘉勉赏赐。

唯一的遗憾,就是皇太后过惯了颠沛流离、提心吊胆的日子,太平这一到来,每日儿孙绕膝,笑语欢声,身心这一放松,疾病就袭来了。

新朝建立后,皇太后一连生病了好几次,每次都拖延日久,消耗巨大,眼看着就日渐虚弱衰朽了下去,风韵犹存的脸上也失去了往日光泽,就连手上的皮肤也变得松弛青白,布满了老年人特有的皱纹和斑点。

刘申和我,虽然率领宫中女眷日夜精心侍奉,但皇太后的身体状况一直不见根本的好转。

每次离开上阳宫之后,刘申的心情都很沉重。他对我感慨说,过去苦难的日子,母子都是一路相依为命,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安定太平的日子,可以让母亲好好享受一下了,母亲的身体却又不行了,本来还想休整一段,带着母亲到各地走走,让母亲回自己的娘家故里去省一下亲,圆一下多年的思乡之梦,也好好封赏一下母亲的家族,但是,看母亲如今的身体状态,大概是无法成行了。

看着刘申忧郁悲伤的样子,我心里也很难过。像皇太后这样明白事理的女子,也并不是历朝历代都会有的,有她老人家坐镇后宫,我心里也觉得更加有底气一些。想到皇太后可能日渐衰朽,终有一日弃世离开,我也和刘申一样,难忍内心的悲痛。

帝王皇后又便如何?面对亲人的衰老、疾病和死亡,就和蜎飞蠕动的小飞蛾、小蚂蚁一样,毫无力量,什么也无法改变。

难道,我们就只能这样,一次次眼睁睁地看着死神,拖走我们所爱的亲人吗?

很多人都认为答案就是如此,我们只能这样看着,直到自己也被死神拖走。

但是,我不相信就只能这样束手无策地看着。

我坚信,必有救度生死的办法。如果那些关于神仙的说法是真的,如果那些关于高僧去世时化为虹光的说法是真的,如果当年佛图澄大师初到中土,在苻坚皇帝面前凭空变出清水中盛开的莲花,如果鸠摩罗什大师当众从容吃下一把铁钉,如果这些事情是真的,那就一定有人找到过那条道路、那个方法。

我渴望也找到它。我相信它存在。

(二)

新朝建立后的第5年,世子到了开蒙入学的年龄。

刘申在朝中的肱股之臣和饱学之士当中,经过精心的选拔,挑选出魏国清和当时的一代大儒薛仁昌等8人,分别拜为世子太傅和世子太保,又封授了8人为世子少保,并从宗师和贵族大臣家,为世子挑选了8人,作为世子侍读,陪伴世子入上书房学习。

世子太傅的职责,便是担任世子文科各门功课的主讲老师,负责为世子讲解各种开蒙的儒家做人处事的立身学问,并进行诗词文赋、礼乐仪轨等方面基础训练;世子少保的职责,便是担任世子武艺各门功课的主讲老师,负责教授世子骑射、格斗、用兵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世子少保,则是世子文武课程的具体教练,负责考察世子的日常功课完成情况、进行阶段考核,对世子不能熟练的地方,陪伴着给予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具体指导。

而世子侍读的作用更为重要,这些宗室贵族子弟,要么是家族显赫,势力强大,为未来皇帝所必须倚重,要么是个人禀赋突出、品性高洁,可以与世子共同成长,结下深厚的友谊,将来世子登基后可以重用为肱骨之臣,搭建自己执政的基础班底。

与民间百姓想象的不同,做世子,可不是荣华富贵、奢侈享受,做世子是一份极其艰苦的工作,从小就要为天下人的福祉,为国家的繁荣安定,而牺牲自己的童年乐趣。

世子自开蒙入学以来,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起床习武,之后回来给祖母、父母、各宫庶母请安,随后就径听讲,午间小憩,下午依然是习武修文,还要完成各门功课的种种作业,直到传晚膳,才过来陪着皇太后或者我一起晚饭,随后又是背书或者作业,直到宫中统一熄灯睡觉。每月大概只有两三天和讲课间隙可以让他略略放松,和侍读们一起做一些孩童的游戏。

因为世子比其他兄弟姐妹都要辛苦,学问武艺长进也更快,所以,他在兄弟姐妹们心目当中,自小就是与众不同的,别有一种长子的权威在。孩子们之间若有什么不决之事,或者冲突纠纷,都找世子来仲裁解决。兄弟姐妹们之间的君臣上下关系自此就打下了根基。

虽然很心疼世子小小年纪就要如此辛苦,要以稚嫩的肩膀,担负起天下的重任,但是,看着刘申


状态提示:第四百五十七章 世子开蒙(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