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科幻未来>第三帝国之鹰>655.第648章 军备升级之陆军新编制

一行人回到最高统帅部,立刻召开会议。

陈道不仅是陆军军械局顾问,也是希特勒的个人军事顾问,在出发去印度前,有很多军务方面的问题要做好规划。

陈道想到未来几天一系列要召开的会议,心中暗自感慨。

社民党税多,国社党会多。

希特勒看到与会人员到齐,宣布会议开始。

“陆军的大部分新式装备都看过了,下面说一说陆军的新编制,先从装甲部队说起。”

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翻开自己面前的一本笔记本,看向希特勒。

“我先说e50虎式坦克的编制,经过在之前战斗的反馈,重装甲营这种编制并不是最合适的编制,也不能完全的发挥重型坦克的战斗力。通常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重装甲营通常会被加强给装甲军之类的部队,这些装甲军的军长们喜欢将重装甲营分拆成连级部队使用,这是违反我们集中使用坦克的战术原则的,还有,因为缺少步兵支援,重装甲营的坦克手们不得不自己开着坦克,或是坐着桶车去前线侦查。

经过调整,我们决定将重装甲营升级为重装甲旅,编制如下:

e-50虎式重型坦克营一个,下辖四个连,每个连14辆虎式坦克,加上营部四辆,全营共计六十辆。

中型坦克营一个,下辖四个连,其中前三个连编制为四号h型坦克,第四连为四号坦克歼击车,加上营部四辆,共计60辆。

乘坐狼式步兵战车的装甲掷弹兵营一个,下辖四个连。

炮兵营一个,下辖三个野蜂150毫米自行榴弹炮连和一个驴式自行火箭炮连和一个天蝎自行加农炮连。

装甲侦察连一个,编制为14辆山猫侦查坦克。

其他还有工兵营,防空营,通信连和后勤部队。全旅在五千五百人左右。”

希特勒疑惑地问道:“为什么会在里面编制四号坦克营?全部是虎式坦克不好吗?”

“这是我们经过充分的论证后得出的结果,是出于以下两个目的。一是虎式坦克是新式坦克,数量不足,二是虎式坦克的重量太大。不仅是虎式坦克,即使是e40型黑豹坦克的重量也有些大,俄国河流众多,很多桥梁承受不住坦克的重量。很多时候虎豹坦克都必须等工兵加固桥梁之后才能过河,这很耽误时间。四号坦克很少遇到这种问题。遇到过河问题时,四号坦克可以先一步过河,抢占桥头堡。”

希特勒点头说道:“我明白了,继续。”

古德里安看向坐在斜对面的赖歇瑙元帅。

赖歇瑙元帅说道:“我们经过和党卫军沟通后,决定成立十四个重装甲旅,其中陆军十个,党卫军三个,波兰总督卫队一个。如果你希望的话,驻守柏林的元首近卫旅也可以升级为重装甲旅。”

希特勒摇头否决赖歇瑙元帅的建议:“不需要,元首近卫旅基本上不会上前线,给他们装备虎式坦克除了搞阅兵外基本没有用处,暂时不用,等将来虎式坦克的产量提升之后再说。”

赖歇瑙记下数字。

“重装甲旅的数量定为十四个,下面请古德里安将军解说装甲师的新编制。”

古德里安说道:“装甲师的编制变化,重点体现在装甲团、装甲掷弹兵团和炮兵团。

装甲团编制为两个e40黑豹坦克营,每个营编制和虎式坦克营编制相同,六十辆,全团120辆。

乘坐狼式步兵战车的装甲掷弹兵营一个,黄蜂105毫米自行榴弹炮营一个,此外还编有防空连、特种工兵连和自行火箭炮连各一个。

装甲掷弹兵团的编制是两个装甲掷弹兵营,全部乘坐sdkfz250/251系列装甲车。一个四号坦克营,一个黄蜂自行榴弹炮营。此外还编有防空连、灰熊突击炮连和工兵连各一个。

炮兵团的编制中淘汰105毫米榴弹炮,装备三个野蜂150毫米自行榴弹炮营,和一个驴式自行火箭炮营。

装甲师的此次变革重点体现在加强我们机动+火力的作战原则,同时让装甲掷弹兵们全部换乘装甲车。”

希特勒说道:“在团一级单位实行混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陈道说道:“装甲师这个单位还是有点大,师长们常常把部队拆分成多兵种混编的战斗群使用,我们这样做是将三个团打造成三个多兵种混编的战斗群,省去师长们的麻烦。”

希特勒问道:“装甲掷弹兵师的编制,也体现这种原则?”

古德里安说道:“是的,装甲掷弹兵师的任务,是为装甲师提供额外的步兵支援,所以步兵的编制数量会多一些。

具体编制是“装甲团一个,下辖两个四号坦克营和一个装甲掷弹兵营,一个天蝎式自型加农炮营,还有防空连、灰熊突击炮连和工兵连各一个。

装甲掷弹兵团两个,每团下辖三个装甲掷弹兵营,一个天蝎式自型加农炮营,灰熊突击炮连、防空连和工兵连各一个。

炮兵团下辖两个黄蜂105毫米自行榴弹炮营,一个野蜂150毫米自行榴弹炮和一个驴式自行火箭炮营。

装甲师掷弹兵师里的装甲掷弹兵全部使用sdkfz250/251系列装甲车,狼式步兵战车要优先供应重装甲旅和装甲师。”

“很好,我了解了。下面的内容是什么?”希特勒问道。

赖歇瑙元帅说道:“经过仔细的审核之后,我们在二十四个装甲师中选取了五个装甲师授予封号,并且优先撤回国内换装升级。这五个装甲师分别是一、三、七和十一、二


状态提示:655.第648章 军备升级之陆军新编制--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