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焕等几个年幼的皇子坐在自己母亲的身旁,在保母的照顾下,大快朵颐。巨大的铜鼎之中,翻滚着红浪,不住的有菜肴时隐时现。向外散发着油香和菜香。与周围清冷寂寞的气氛产生着巨大的反差,倒是极为适合这种冬雪初霁的天气食用。
“皇嫂那边日常供应不可怠慢。”
崇祯口中的皇嫂,便是眼下奉养在宫中的懿安皇后张嫣。如果没有张嫣的力挺,只怕大明朝的这张龙椅在谁的屁股底下也未必。
“请皇爷放心。奴婢们不敢稍有懈怠。懿安皇后那里,奴婢们也是早晚都去问候的。日常起居,俱是照着皇后娘娘的份例,照样送去的。”
听到手下得力太监们替自己考虑的如此周全,倒是让崇祯放了心,开始享受起面前的美食来。耳中一面听着王德化细致周到的为他介绍一道道菜肴点心,一面品尝着来自异域万里之外的这些新鲜食物。
新鲜奇特的食物,让皇子公主们口中大呼过瘾不已的奇特烹调方法,加上今日崇祯好心情的来源,那两份来自辽东的捷报,都强烈的给他一个个巨大的指向性,让他不由得想起了这些的源头,此时正在山东清剿建奴南下之军的李守汉。
“大伴,此番辽东大捷频仍,宁远伯之居功甚多,虽然宁远伯为人谦和礼让,不会像那群骄兵悍将一样,动辄便要挟朝廷。但是尔等司礼监和内阁也要早早的拟一个章程出来,如何封赏宁远伯父女,以及南粤军北上尽王命的将士,莫要寒了功臣的心才是。”
崇祯和王德化、王承恩二人都清楚的很,辽东能够有今天的捷报频传,连续斩杀奴酋,令黄太吉所部不得不分兵应对明军的凌厉攻势,并且呈现渐渐不支之势,虽然表面上都说是圣天子洪福,列祖列宗保佑,朝廷衮衮诸公运筹帷幄,将士用命,但是谁都清楚,这些都是虚的!若不是宁远伯在江南开了几处税关,代皇帝收税,并且如数缴纳入内库,而且每年不断的上供粮米;朝廷上哪里去找银子打这场大战?如果不是宁远伯父女在辽东、在山东全力督师,只怕山东的圣人陵寝也被阿巴泰一把火烧了,被围困在广宁的洪承畴更是凶多吉少。
“皇爷,对于如何封赏宁远伯,奴婢们正要向皇爷禀明,请皇爷乾纲独断。如今司礼监和内阁的老先生们计议过多次,却都不尽如人意。”王承恩恭恭敬敬的向崇祯汇报他们如何与内阁掰腕子的过程。
以司礼监的意思,既然当日崇祯曾经暗示过,能够平定辽东者,可以封王的重赏。如今宁远伯功劳之大,虽然不曾平定辽东,但是也打得辽贼们死去活来的。索性便将一个王爷分出几份来,先将宁远伯变成宁远侯,之后若是宁远侯平定了辽东,便逐步封为公爵、王爵便是。
但是内阁的几位阁老们却是严词拒绝!
他们的理由也是极为充分,并且冠冕堂皇。“此时辽东未定,便要晋为侯爵。朝廷名器,岂能如此草率?倘若日后宁远伯爷再为朝廷立下泼天也似的大功,平定了流窜中原,焚毁皇陵的李自成、张献忠等巨寇,朝廷该如何封赏?难道要加九锡不成?!”
这话一出,顿时让司礼监的太监们无法再为自己的盟友争取利益了。谁都知道,加九锡是什么意思。自从曹操、李渊这两位开了先河之后,所谓的加九锡就是谋朝篡位的前兆了。
不过,这话倒也是颇为合崇祯的心思。宁远伯功劳太大。一旦赏无可赏,又该如何?只怕会发生大变!
可是。若是不封赏,不要说李守汉自己能不能过得去,他手下的那数十万兵马会不会鼓噪,单是朝野之间的议论,崇祯就有点招架不住。
如今的南北二京的勋贵们,已经隐隐然接受了李守汉作为他们的同盟一道来对付文官们。只怕到了那时,这些勋贵们便会拿出当年秦良玉的例子来打文官们的脸。
同样的举兵勤王。那秦良玉的战功比宁远伯如何?为何尔等如此的厚此薄彼?这其中是否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说法?等等诛心之说会让朝廷大失体面。
何况,自己前一段为了民心士气。让舜天时报鼓吹宁远伯为朝廷所做得贡献也是有些过了,如今看来,颇有些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感觉。
想到了此处,不由得令崇祯大为懊恼,嘴里的美食嚼着也是索然无味。
“大伴,你们说。朕该如何处置此事?如何犒赏宁远伯的劳苦功高?”
王德化与王承恩都是跟随了崇祯多年,对于他的心思可谓是摸得熟透了。想必是咱们这位皇爷又想让宁远伯这匹马儿跑,又得给这匹千里马喂点好草料,还不能让别的骡子毛驴们乱拱槽。
“皇爷,太祖旧制。我大明非军功不得封侯,便是当年追随太祖开国诸多功臣之中,也只有中山王、开平王二位功勋卓著才生而封公,死后为王,云南的黔国公也是追随此礼,余者大多为候。至于从龙之文官,便是刘伯温也只是封了诚意伯。以前那些将帅经常砍了几百个脑袋,其中有几十个真奴便来讨要封赏。现在宁远伯砍得脑袋都快超越之前总和了,居然还不能封侯,岂不是厚此薄彼?岂不是令将士寒心?所以,以奴婢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