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路变窄了,那就尽力拓宽便是。
毕竟,大道无穷浩瀚,本身就存在着无数的变化,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诸如李耳的太极大道,只需包含平衡属性的大道,都能够融入到太极大道之中,增加太极大道的变化性和丰富性。
既然李耳可以这么做,大家为什么就不行呢?
不需要像李耳那般,任何大道都必须以太极大道为核心思想,融入其中,成为太极大道的一部分。
皆因,说到底,这是李耳的道,是李耳的修行方式,而非大家的修行方式。
更何况,李耳刚刚已经言明,他其实看似独创大道,本质上和大家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外在表现不同而已,本质上还都是一样的。
皆为——拿来主义。
什么是拿来主义?是指大家都对天道还不认可的情况之下,只能借鉴修行现有的三千大道、八百外道、十万小道。
而这么做虽然会存在隐患,但本身仍然是一个对天道熟悉的过程。
故,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修为的精进,对天道不断深入的了解,终究有一天会积少成多,呈现出实质性的变化。
甚至,这个变化,其实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
诸如这一次大家遇到修行上的难题,觉察到无论选择那一条道,都会存在一定的隐患。
这本身就是一种大家对天道建立了足够丰富的了解,才会产生的预警机制。
再比如说苏阳,针对这么一个问题,虽然他本身还没有认真反思过,可是冥冥之中对于天道的感悟,已经在告诉他需要怎么做了。
因此,在修炼第六条大道的时候,苏阳竟然没有选择三千大道、八百外道、十万小道中的任何一道,而是选择了修炼自己独创的律法大道。
而这律法大道本身,就是建立在苏阳过往的经历,及对天道的认知之中。
可以说,若是没有当初苏阳在修真联盟推行律法,又在苍穹集团一直坚持法治,又怎么会闯出律法大道呢?
同理,既然苏阳能够在第六条大道的时候,创造律法大道融入其中。
为什么,第七条大道不可以呢?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耳只需要稍稍点拨一下,以苏阳的悟性立刻就觉察到里面包含的深意,及问题的关键。
尔后,苏阳在悟透这一切之后,自然而然的就理所当然的知道自己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是的,能独创律法大道,为什么不能独创出第二条大道呢?
甚至,就在这么一瞬间,苏阳想到三千大道、八百外道、十万小道之中,好几种大道之间进行互相组合,一旦成功,就立刻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
同时,在明悟这一点之后,苏阳之后再梳理一下以前修炼的道,发现又有好几种大道,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弥补,来丰富自身的大道。
以上这些,才是李耳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
不要畏惧三千大道、八百外道、十万小道,也不要在意这些道的真假。
也就是说,真正应该做的,乃是要百分之百的相信自己。
什么是自己发自内心想要的?
什么才是真正最适合自己的?
什么才是自己的道?
明白这些,才能够明白脚下的路,究竟该怎么走,大道该怎么修,而非畏惧如虎,导致束手束脚,止步不前。
因为,修道本就是窃道偷天,及在窃道偷天的过程中,把偷来的东西不断积累,不断深入,最终完善和融汇,就成了自己的道,第一无二的道。
李耳似乎觉察到大家都已经明白了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缓缓抚须笑道:“我辈修道,依靠的是什么?是天赋?还是财富?亦或者说是机缘?都不是,我辈修道,始终是一步一个脚印,日积月累,扎扎实实,最终才走到今天这般地步。故而,在不断的积累之中,奋力踏步向前,才是我辈修道的真实体现,也唯有如此,才能够一步一步成功接近天道。”
众伙伴深以为然的点点头,回忆过往,点点滴滴都是积累,水满自溢。
现在,就到了水满自溢的时候了。
只见李耳继续笑着说道:“我辈修道,可详细划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积累,通过不断的积累,丰富我辈对天道的认知;第二个阶段是淬炼,把我辈积累的知识,更进一步进行淬炼,符合我辈自身实际,直至彻底的融会贯通;第三个阶段凝道,接天地之力,凝真我之道,我辈自身,便是天地。”
李耳用最清晰的思路,最简单直白的语言,向在坐的每一个人,详细阐述了他对于道的理解,他对于修道真正要走的路。
一时间,伙伴们茅塞顿开,于仔细品味间,对下一步修行方向,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最后,李耳认真说道:“说一千,道一万,我辈修行,就是对知识的向往。而天道,乃天地的运行规律,其存在本身就是知识。故,追寻天道,就是追寻知识,这个过程需要我辈穷尽所有,也未必能够成功。但,这并非我辈放弃的理由,毕竟比起单纯的结果,天道本身丰富的神秘感,总会让我辈欲罢不能。”
伙伴们皆流露出会心的笑容,尽管大家都不如李耳那般疯魔般痴迷于天道,可是在追寻天道的过程,无论什么理由,总是那般让人喜悦。
于是乎,在李耳归纳总结完了以后,苏阳起身,微微一礼,道:“老李,您于我苏阳来说,良师益友不足道哉。”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