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初八,下午,天上飘着雪花。
李斜前世是南方人,虽去过北方,但没见过雪,更不用说经受这样寒冻的天气了。
不过现在也只是心理上怕冷而已,他体格健壮,受得起冻。
他正在营中和兵士们一起训练。
即使天气再冷,他也坚持每天训练,只是训练时间会缩短。
有一个县卒来向他禀报,说是有一大族人经过白马县,正在客舍暂宿。
幸得李斜好脾气,没有立即开骂:“有一大族人住宿客舍,你来告知我做何?”
县卒知道李县令好脾气,但也是小心翼翼地说道:“县丞差小卒来告知令府,这一大族人乃是颖川荀氏家族。因荀氏声名远扬,所以县丞特命小卒来告知令府。县丞此时正在客舍相陪,若令府得闲,可前去拜访……”
“颖川荀氏,荀彧可在其中?”
李斜突然想到荀彧,他在历史上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到冀州去,只是到冀州时,韩馥已将冀州让给袁绍。
荀彧不想辅佐袁绍,才又投向东郡曹操。
县卒答道:“县丞只说是颖川荀氏,荀彧是否在就不知了。”
“唔,你先去告知县丞,我回去换上便服即去拜访。”
李斜平时都是住在军营,与兵士们一起食宿。
县务他也不是完全不过问,他会按时考核下属的各项指标。
按时完成或表现好的他有赏,完不成的他也会罚。
他只抓大方向,具体执行的事情他不管。
看起来他像是不管事,实际上有好或不好的事他都能知道。
因为县尉就是他的同乡李才,荥阳之战李斜受伤时曾被他抬过。
曹操任命李斜为县令后,李斜又推荐李才为县尉,曹操同意了。
李才也算尽职,最主要是尽忠,对李斜唯命是从。
李才经常纳闷,李斜之前一起玩的时候,看起来有些呆呆的。
怎么现在却如此聪明,升官如此快,没想到自己竟也跟着他沾了光。
李斜骑马回到县衙,换上一套体面的衣服,又把李才找来,让他带上几个县卒一起去客舍。
李才不知道情况,还以为李斜是去拿人,带上六个县卒气势汹汹地跟着去。
县衙距客舍不远,李斜走路一会就到了。
客舍就是旅舍,可供行旅之人住宿。
之前报信那个县卒守在院门口,见李斜到了,忙进去通报。
李斜让李才几人守在院外:“这里住着贵客,你们几人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安全。”
他刚走进院门,县丞就陪着一位衣着鲜美之人从屋内出来相迎,年纪看起来三十岁左右,很有儒雅气质。
县丞忙介绍道:“荀先生,这位是我们白马县令李斜,李不直。”
他又对李斜说道:“这位是颖川荀彧,荀文若先生。”
果然是荀彧。
李斜迅速地在心里想着:荀彧这是要去冀州,韩馥刚刚才让出冀州给袁绍,恐怕荀彧还不知道。
不如就此将他引向曹操,或许又是一件立功的事情。
他忙对荀彧揖礼道:“荀先生好。”
荀彧还礼道:“李令君好,外面天寒,请至屋内坐谈。”
李斜来了,县丞告辞回去。
二人进入屋内,坐定后,李斜首先问道:“荀先生可是将往邺城?”
李斜不想过分客套,干脆直截了当地问。
荀彧有些惊讶:“令君如何得知?”
他并没有告知县丞他将要去哪里,这个县令又是如何知道的。
去往邺城本该从朝歌去,但那一带最近黑山贼猖獗,他这才改道从濮阳过黄河,所以今日暂宿在白马县。
“韩冀州使人迎接先生,只是先生在途,尚不知韩文节已将冀州让与袁本初吧?”
“让冀州与袁本初?你是说韩使君将冀州牧之职位让给袁绍了?”
荀彧显然被惊到了。
“正是,袁将军进邺城至今已有十几天。韩文节几日前已投往陈留张邈去了。”
荀彧默默摇头:“唉,怀州尚且不能避祸。多谢令君相告,既然韩使君已让出冀州,彧明日便转道回颖川。”
“荀先生举众前来,不是因为颖川乃四战用兵之地,所以欲避兵祸吗?”
“如今尚有何地无兵祸呀?”
“当今州郡相伐,贼寇四起,天下确已难寻得安之地。先生大才,东郡太守曹将军亦有安世之志,先生莫如佐助曹将军共安天下,使天下百姓俱得安定。”
荀彧见李斜提到曹操,他低头想了一下,才又抬头看着李斜说道:“曹将军荥阳一战已显其志,亦展其威。正是当今之英雄俊杰,若得助曹将军,彧亦愿也。”
李斜听了大喜:“曹将军若得先生相佐,必能早定天下。先生今夜暂且安歇,斜明日亲自率骑送先生去东武阳。”
荀彧此时也喜现于形:“李令君亦非凡人,藏有大才,彧自叹不如。曹将军能得你此等人才,也足可证曹将军之明。”
李斜难得荀彧夸他,连忙摆手道:“先生谬赞,李斜乃一统兵武夫。若论才能,当属颖川诸士,如戏志才、郭奉孝等,皆是当世奇才,还望先生荐举于曹将军,共定天下。”
荀彧又被惊到了:“李令君竟知戏志才、郭奉孝之名?他二人藏匿名迹,不与俗接,令君竟是如何闻知其名?”
李斜没想到自己无意中表现的太过了,可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自己是穿越者。
否则他不是被人抢来抢去,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