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
农村里小孩子放了寒假,天气一天冷过一天,但这也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
吃完腊八粥,在腊月十一的时候,队上收回了几头猪,众人一起忙活烧水的烧水,剃毛的剃毛,搅猪血的搅猪血。
家家户户工分有点结余的,就上队里给家里割上几斤肉,回家也熏点腊肉,装点香肠的。
杨闻献和杨闻道两兄弟一人拿了几十斤肉回去,因为猪喂了也有两三年,也算得上膘肥体壮,四指厚的油膘,切成条儿,熬成油渣儿,就是孩子们的一道小零食。
这时候也是孩子们最欢快的时候,白天割了猪草,剩余的时候,就能畅快的玩耍。因着近年关,队上也没什么活儿,杨闻献就在家里陪老婆孩子。
他继承了杨家老太爷的手艺,喜欢那些铁家伙,之前在镇上遇到个收破烂的,他也不晓得在哪里捡了个坏掉的收音机,杨闻献就花了点钱给买了下来。
如今在家里把零件拆的东一块西一块,四个孩子在跟前围着,杨素景懂事,正帮着何淑兰晒腊肉,这晒了四五天,水汽快干了,想着今天下午就搭上熏腊肉的棚子,熏一晚上。
之后再挂到厨房顶上,每天烧柴的烟继续熏。
杨素之毕竟是个女孩子,真跟自己三个哥哥一样趴地上看她爹倒腾这个收音机是不可能,就搬了根小板凳,从兜兜里摸出几颗糖。
她现在发现一个好处,只要她想,就能随意将那小房间里的东西拿出来,就像现在拿出糖来一样。
“妞妞你怎么还有糖?”杨素星接过杨素之递来的奶糖。
“姑姑给的”杨素之觉得这理由她能一直用。
“姑姑到底给了你多少糖?”杨素庆有点酸,又有点好奇。
“你都把糖藏哪里了?”杨素星打量自家妹妹,这都小半个月过去了,每天她都拿出七个糖来,父母和他们几个兄弟一人一颗的,算起来可有很大一袋了好吧!
杨剥出来喂到杨闻献嘴里。
杨闻献原先是不吃的,但耐不过自己不吃,自家闺女就委屈巴巴的样子,就只好吃了,觉着自家闺女比糖还甜。
杨闻献倒腾了一天,可算是在天色将黑的时候把那收音机给倒腾清楚了,虽然收到的电台滋滋嘎嘎的带着电流声,但架不住几个小家伙都是第一次见这种东西啊,都围着叽叽喳喳好奇不已。
另一边杨素之跟在何淑兰身后,见她把之前砍下来的松枝,玉米苞谷芯,谷壳橘子皮,柚子皮,柚子叶干的湿的都堆到一个用石头垒起来的小棚子里,然后把晾晒的差不多的腊肉挂了进去,再一点火,不一会儿就有烟子冒了起来。
又拿好些麻布口袋把漏烟厉害的地方都堵起来,杨素之之前吃过腊肉,但没见过腊肉是怎么做的。
还有酱肉,家里留了两块肉,用了辣椒花椒,香料等粉末和盐一起,给抹匀抹匀就那么晾起来,细细闻着还挺香。
过了小年夜,把灶神爷送走,乡村里的年味儿就更浓了,杨闻献砍了几个带岔儿的树枝,给杨素景兄弟几个做了几个弹弓,带着他们没事的时候就去后边林子里打鸟。
有时候运气好,一天还真能打着几只斑鸠什么的。
家里有花生,有蚕豆,何淑兰就在家里自己炒了一升的花生蚕豆。
腊月二十五这天,何淑兰装了大半升玉米让杨素景提着去大队炸爆米花,几个孩子就在杨素景的带领下稀里哗啦往大队进军了。
杨素之跟着去的时候发现大队上人还挺多,不过最多的还是孩子,尤其是爆米花儿出来那一下的‘嘭’声,孩子们更是如同见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东西,高兴的直跳脚。
大半升的玉米粒换了一麻布口袋的爆米花儿,几兄妹一路走一路吃,回到家的时候又闻到米糕满头出锅时的香味,更是欢快蜂拥创进了屋。
过年的时候,家里要蒸不少的发糕馒头,还要包粽子,总之最忙的就是何淑兰了。
她除了要准备过年的吃食,还要准备给几个孩子做衣裳,之前杨闻献去城里扯了些布回来,又用棉花票兑了些新棉花。
何淑兰就把家里几个孩子之前的衣服拆了拆了,把外边旧了坏了的布拆开缝在里面,又用新布做了外面一层,往旧衣服里添上些新棉花,这样一件新衣服就算好了。
腊月二十七的时候家里要除尘,杨闻献和何淑兰就让几个孩子都在外头等着,他跟何淑兰一人拿了个新扫帚,戴上围裙,用三角巾包住头发口鼻,先是清扫堂屋,从里到外的把扬尘扫出来。
再是房间,厨房,就是连猪圈都是不会放过的。
等家里扬尘清理干净后,就是大扫除打扫卫生的时候了。这时候就是全家一起行动,谁也不能偷懒,要把家里的所有家具物件都清洗一遍。
卫生搞完,就到了推糯米,做汤圆粉子汤圆包心和推豆花,做豆腐的时候,这时候一般是李英和何淑兰一起,有时候还有其他来串门的婶子一起帮忙。
等这些都做完的时候,就到了大年三十这天,这天一般都不会做事情,早上大家收拾一通,就要去镇上赶今年最后的一趟集,这天何淑兰买了一大袋的糖,有水果糖,有奶糖。
到下午的时候就是贴对联,准备年夜饭。
年夜饭,一般都是何淑兰和李英一起准备,杨闻道和杨闻献也会帮忙,总之家里,大人小孩儿都是其乐融融的一片光景。
杨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