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争雄汉末>第114章再见刘、关、张

傍晚,诸侯营地一片通红。

火把、篝火,噼噼啪啪燃烧个不停,照亮了漆黑的夜晚。

盟军营地,各路诸侯的营寨星罗棋布的遍布在各个地方。

此时此刻,各路诸侯都聚集在袁绍的中军大帐中,袁绍端坐在主位上,一脸正色,曹操坐在左侧第一位,袁术坐在右侧第一位。

曹操后面,依次是北海太守孔融,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

袁术后面,依次是冀州太守韩馥,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

起兵响应的一十九路诸侯,分别坐在大帐中。

身为平州刺史的李毅,本来应该排在便宜师兄公孙瓒之后的,但袁绍为了拉拢李毅,特意为李毅此次会盟接风洗尘,故而位置与其他一十八路诸侯不同,被安排在袁绍右下角。

“咳咳……诸位,我给大家介绍一个人。”

袁绍伸手指向李毅,朗声道:“这位就是平州刺史、汉平东将军,卢子干的关门弟子,李毅李子驰。”

常言道:破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

李毅平州刺史、平东将军的职位,对于平头百姓而言,那是封疆大吏,但是对于那些背景深厚、家学渊博的诸侯来说,那是再普通不过了。

但李毅的另一个身份却很是有分量,那就是尚书卢植卢子干的关门弟子!

李毅是卢植的弟子,让在座的诸侯很惊讶,毕竟卢植不仅是大汉的名将,更是大汉少有的大儒,因此,大帐中各路诸侯议论纷纷,有欣羡的、有嫉妒的、有不屑的……

众生百态,皆而有之。

李毅看着心态各异的诸侯,面带微笑,不动声色地一一朝坐在大厅中人拱手致意。

“桀桀…桀桀……”

正当诸侯们对李毅纷纷回礼的时候,大厅中传来一阵森冷的笑声。

袁术站起身来,走到李毅身前,冷笑着说道:“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李毅不仅是卢尚书的关门弟子,曾经还是雄踞一方的黄巾贼首呢。”

“什么,黄巾贼?”

“卢子干怎么会收一个黄巾贼首为徒?”

“哼,区区黄巾贼也陪与我等同处一帐!”

……

听到李毅乃是黄巾贼出身,在场的各路诸侯,纷纷脸色大变,更有甚者,想要招呼侍卫将李毅叉出去。

李毅看着群情激奋的诸侯,除了事先就知道李毅情况的袁绍,还有自己的便宜师兄公孙瓒之外,也就曹操目光依旧清澈,喃喃低语了一声,没有任何变化。

公孙瓒是满脸忧虑之色,但其身后的三个人,听到袁术将李毅是黄巾贼的消息散布出去后,眼中精光闪烁,脸上露出一抹讥讽之意,旋即眼神又转为嫉妒之色。

“哼,黄巾贼也配坐在大帐之中?”

只见三人中,一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眉头上两条八字眉,让人望一眼便感觉霸道凶狠,颌下的络腮胡须好似钢针竖立的莽将军,冷哼一声,一脸不屑的神色。

那人的嗓门很大,大厅中所有的人都听见了他的话。

李毅闻言,定眼一看,只见三人中为首的中年人双手过膝,耳垂到肩,身穿一件皂色长袍,头戴璞巾,腰间悬挂一柄双股剑!

另一人身长九尺,颌下髯须足有两尺长,面色赤红如枣,一双丹凤眼微眯,眼眸中精光闪烁,眉头上两条卧蚕眉,英气逼人!一眼望去,感觉此人霸气十足,威风凛凛。

呵呵……不是冤家不聚头啊,刘、关、张三兄弟,老熟人了!

李毅见说话的人是张飞,眼珠一转,接着冷笑一声,沉声说道:“黄巾贼?难道黄巾贼不是大汉子民吗?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吾虽是黄巾贼,难道就不能投靠朝廷,成为朝廷官员,为国效力。”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今董卓霍乱朝纲,欺凌百官,目无皇上,吾虽然曾经是黄巾贼,然位卑不敢忘忧国,更何况如今吾担任大汉平州刺史、平东将军,乃是牧守一方的朝廷官员,如何不能安坐在大帐当中!”

“有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张飞莽撞无知,说话不经脑子,心无报国之念,又有什么资格评判他人。”

李毅此刻的一番话,说得那是磅礴大气,抑扬顿挫,目光落在张飞及其身旁的刘备、关羽身上,一脸鄙夷之色。

大帐中,诸侯们听了李毅的话,都是面带沉思之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句话,道尽了每一个大汉子民的责任。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学子的终身信仰,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代表了儒家思想中非常崇高的境界。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治国、平天下,而是怀着一种赤子般的报国之心,没有参杂半点的yù_wàng杂质。

孔融听了李毅的话,一脸郑重的神情,他站起身来,走到李毅身前,深深地朝李毅揖了一礼,歉声道:“闻李刺史之言,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卢子干收李刺史为徒,此乃子干之福、大汉之福啊,孔融冒犯之举,还请见谅。”

孔融身为孔子二十世孙,更是海内闻名的大儒,自然对于李毅说的那两句名言,甚为推崇。

但也正是孔融这样的人道歉,李毅又如何敢接受。

李毅赶忙站起身,挪了挪位置,又伸手扶住孔融,和声道:“文举公折煞李毅了,文举公海内闻名,是与家师齐名的大儒,您这一拜,让李毅情何以堪?如何面对世人?”


状态提示:第114章再见刘、关、张--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