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祐知道,这次李二估计又要失望了。历史上不管是皇子还是功臣,今年没有一个离开长安的。倒是李二的便宜弟弟们,被赶出长安的不少,各地的百姓迎来了不少好吃懒做脑满肠肥或者胆小如鼠唯唯诺诺的王爷。明年李二还会再提分封,然后再次被朝堂重臣反对。贞观十三年还会再提一次,但他的大舅哥长孙无忌率先拒绝了赵州刺史的任命。一直到贞观十七年,李二虽然嘴上不说,但实际上还是对分封功臣为刺史念念不忘——虽然那时候大唐的开国功臣已经死了好几个了。
那么李二为啥要在分封上面和朝中的重臣纠缠不清呢?按理说,唐太宗善于纳谏的名声流传千古,为何十几年的时间里面接受了来自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的一次又一次的反对,还是放不下他的分封大计呢?
李二分封大计的由来,最早得从贞观元年说起。元年七月,李二问计萧瑀国朝长治久安之策,萧瑀答:“臣观前代国祚所以长久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磐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代亡;汉有天下,郡国参建,亦得年余四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实可遵行。”
简而言之,萧瑀是劝他学习西周和汉初,实行分封制。萧瑀的这个回答,深得李二的心思:“太宗然之,始议封建。”
不过萧瑀身份特殊,他是大唐当时的宰相,是隋炀帝的小舅子,是李二的表姑父,最重要的是这家伙还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的皇族后裔——梁明帝的第七子。这个建议不能说没有私心,毕竟皇族之后嘛,虽然梁朝早就灰飞烟灭了,但分封之后做个土皇帝也是不错的。况且隋朝不也没坚持多长时间嘛?要是唐朝同样步了隋朝的后尘,他们萧家未尝没有重新问鼎天下的可能。
可是李二是谁?这个说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千古一帝岂是好忽悠的?他能不知道周朝的分封最终造成了春秋战国的战乱岁月?能不知道汉高祖刘邦分封诸子,结果导致后来的“七国之乱”?可是李二偏偏答应了,还郑重地拿到朝堂上和重臣商议此事。
对此,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百药等人的意见完全一致:历史已经证明分封制不利于王朝的统治,甚至会导致分裂,所以,反对!李二因此不得不暂停分封行动,但并没有放弃分封的想法。然后在干掉颉利可汗之后,李二在贞观五年再次下诏进行分封:“皇亲宗室及勋贤之臣,德行可称,忠节显著者,宜令作镇藩部,宣条牧民。贻厥子孙,嗣守其政,非有大故,无或黜免。”也就是说,除了皇亲宗室外,功臣也被列入分封的范围内。
为啥呢?李祐觉得是因为李二不想走刘邦“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老路。初唐的朝堂上面的大佬们早已经在大唐建立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他们能文能武的能力,把这些有可能威胁李唐统治的家伙们分封各地,皇帝坐镇中枢,凭借着十六卫的强大军事实力,李二完全有能力压制住这些朝堂重臣。虽然说大唐实行府兵制,全国各地都有折冲府,按理说大家都有“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的召唤能力,但“秦兵耐苦战”的名声是从战国时期就打出来的名号,杂牌军肯定是干不过赳赳老秦的。至于未来会不会导致分裂,会不会出现下一个“七国之乱”?李祐相信李二肯定是有自己的一整套计划的。将来不管是推恩还是别的方案,李二总有废掉这些世袭刺史军事能力的办法,以后只养一群混吃等死的名义上的刺史就是了。看看上面的诏书就知道了,“宜令坐镇藩部,宣条牧民”,也就是说刺史最主要的工作在行政牧民上面,可没有一个字提到“都督军事”。只是可惜,第一步的分封都没办法达成,后面的计划也就没得玩了。
至于朝堂上的大佬们知不知道李二的心思呢?李祐觉得肯定是知道的。当然不排除有些耿直的家伙就是觉得分封制腐朽落后早该被淘汰,但像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人尖子肯定是明白李二的打算的。毕竟大家当年都是一条战壕的兄弟,都是千年的狐狸谁也别玩聊斋。但他们依然反对。李祐觉得这其中或许不乏私心,但最重要的,他们对于李二分封之后的计划没有信心,他们觉得李二没办法在分封之后将各地的刺史完全掌握在手里,李二的后代也可能没办法将这些刺史的后代变成混吃等死的纨绔。
但李二表达出来的意思他们接受到了。当年和李二打天下的这帮老兄弟,一个个能力强悍恐怕不亚于汉之张良萧何,但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一生兢兢业业,除了出了一个桀骜不驯的侯君集,李二最终还是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君臣相得善始善终了。
然而历史的怪圈就在这里。李二搞了十几年的分封功臣之议,最终在朝堂的反对中最终宣告失败。但唐玄宗天宝之后,原本强干弱枝的局势被打破,然后就有了安史之乱。虽然最终被平定,但节度使的权利却一步步加强,藩镇虽然没有分封之名,实际上却有了分封之实,最终埋下了唐朝这个老大帝国灭亡的祸根,走了强汉灭亡的老路,也造就了五代十国长达七十年的又一次大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