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鲜卑开始衰落,销声匿迹了五年之久,直到拓跋铸的侄子拓跋铖篡位,此人也颇具将帅之才,他能得到王位主要是得到了鲜卑老将巫木归的支持,巫木归带领几百人的鲜卑骑兵一路向北兼并了若干小部落,补充兵力,养精蓄锐,令鲜卑逐渐恢复了元气。可是这拓跋铖的脾气却和他那伯父一样急躁。去岁以来,草原大旱,鲜卑民不聊生,拓跋铖便不顾巫木归的劝阻,执意入关抢掠。
鲜卑是游牧民族,马上本领不容小觑,所以耿燮也将冀州军队中最精锐的三千骑兵交与林忠。冀州相去山海关千余里,骑兵昼行也需要五天时间。林忠起初还真是担心邓骘没经受过长途跋涉,路上会叫苦,没想到他的体力和忍耐力丝毫不输那些老兵,看来确实是个打仗的好料子。只是这小子不苟言笑,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每次扎营,那些老兵们三五成群的一起插科打诨,他就一个人沉默的坐在旁边的土丘上,跟谁也不搭话。
行军五日终于到达了山海关,这里西倚燕山,东临渤海,地势险要,当年始皇帝在此修筑了长城,是万里长城的起点,也是在中原和蛮夷部落之间构建起的天然屏障。大汉建邦以来,鲜卑人就常在此带活动,曾经被武帝驱赶到大兴安岭一带,后来随着大汉的衰落,匈奴、鲜卑、西羌等蛮夷势力又逐渐扩大,王莽之乱时尤为猖獗,直到光武皇帝重振汉室方才有所收敛。
入夜时分,林忠命令大军安营扎寨,鲜卑人行踪不定,喜欢偷袭,越靠近他们就越有被偷袭的危险,所以今夜的防守更需加强一些。同时,林忠派出一小队人马趁夜打探敌情。
将士们生起篝火,煮上干粮,今晚要吃的饱一些,明天就要面对一场生死未卜的恶战,说不定吃饭的脑袋很快就不在了。
此刻林忠正在营帐内与偏将商讨军事,随军护卫前来通报说邓骘求见。这个沉默寡言的小子有何事寻自己?林忠有些意外,便让护卫带邓骘入账。
没想到邓骘此番前来竟是要献上破敌之策。
“林将军,”邓骘用非常自信的口吻道:“我已经观察了这里的地势,这里地广人稀,我们大军很难得到补给,依靠现在的粮草,只能速战速决。但是我看兵书上有记载,鲜卑人生性狡诈,这里的地势非常利于他们埋伏和突袭,如果他们拒而不出,用游击的方式与我大军周旋,相持不下我军粮草很快就会耗尽,到时候困也会困死。”
作为一个老将,邓骘所言他自然清楚,但是他很想知道这个小子有什么主意,于是他点点头,示意邓骘接着说下去。
邓骘接着说道:“我的计策是先按兵不动,派夜行军打探鲜卑人的粮草囤积何处,先发制人,烧了他们的粮草,鲜卑人必然大乱,如果他们落荒而逃,我军可以趁机掩杀,如果他们拼死一战,我军也可以速战速决。”
原来他打的是这个主意,林忠心想,这小子看来还是读了些兵法的,只不过毕竟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还是太稚嫩了些。
林忠不置可否道:“你的计策我会好好考虑的。明日势必有一场恶战,你早些回去休息,养精蓄锐。”
邓骘面露不悦之色,他虽然不像妹妹那般花那么多精力去研究各家各派的兵法战术,但是基本的兵书却也是记了不少,对自己所提出的计策他非常自信。但是林忠的态度让他有些不满,邓骘心想林忠果然是个平庸之辈,如果耿燮在此,一定会赞同他的计策。
第二日天还没大亮,林忠派出去的前哨人马便回禀发现了鲜卑人的行踪,他们驻扎在燕山余脉的一处山坳里,距离山海关不过数十里,大约千人左右,为首的是一个年轻的鲜卑将领。按照耿燮此番战斗的目的,并不是将鲜卑人斩尽杀绝,事实上,这些野蛮的民族就像野草一般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很难将其彻底铲除,随时可以死灰复燃。故而这次战斗,只要能歼灭这股在关内为非作歹的鲜卑势力,并把游走在山海关一带的鲜卑人赶回到大兴安岭以北去,便是达到了目的。
这次探查所发现的鲜卑兵力并不强,林忠也希望能够速战速决,于是立刻召集人马,兵分两路,着两位偏将各率一千骑兵趁夜突袭鲜卑大营。至于邓骘,林忠还是顾忌他第一次上战场,经验不足,怕万一有个闪失回去没法向耿燮和邓夫人交代,便命他率三百精兵护卫粮草大营。
邓骘对这样的安排自然非常不满,他本想在自己人生第一次战斗中施展拳脚,没想到林忠却给他安排了个看家的差事。要搁在以前的邓骘,必然会拍案而起,但如今的邓骘,已经稳重了不少,当着那么多将领的面,他知道自己不能轻易发作,以免扰乱军心,只能面露不悦地领命。
然而,没想到的是,林忠这次还是大意了。
两路人马未到鲜卑大营便遭到了伏击,指挥这场伏击战役的正是鲜卑最具威望的老将巫木归。他早就料到汉军会轻敌冒进,便精心选择了一处地势奇特的山坳,在此摆下疑阵,引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