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笔阁>军事历史>亡国之君>第426章冰火两重

朱骥口中的宁南伯即为左良玉。

同时诏封山海关总兵吴三桂为平西伯,唐通为定西伯,黄得功为靖南伯,均赐有敕印。

其他如刘良佐、周遇吉、高杰、马岳、马科、姜宣、孔希贵、黄蜚、葛汝芝、高第、许定国、王承胤、刘芳名、李栖凤、曹友义、杜允登、赵光远、卜从吉、杨御蕃各升署一级。另刘泽清实升一级。督抚马士英、王永吉、黎玉田、李希沆,分别应加实署。

迫不得已始弃宁远,征吴三桂、王永吉率兵入卫。又召唐通、刘泽清率兵入卫。

唐通的八千人及时赶至,同太监杜之秩守居庸关口。命刘泽清前移彰德府镇守,半途又出现老问题,没粮纵掠百姓乡绅。

讲到底,没钱就没兵,有兵也不效死,光凑个数。那么钱都到哪儿去了呢?

前期暂不讲,那些世代高官厚禄之辈也不提。单单说眼前的银子都在往哪家啦府抬?

宦官们的外宅,尤其以权柄熏天的司礼监宦官头目为最甚。

那么皇帝陛下现在要求百官捐银以化解国难,理所当然的他们该拿大份。别翻老皇历,火烧眉毛的时节,朝廷官员和勋臣权贵们当然不愿出,该谁出谁出去。因为中官们几经起落,如今已经实际掌控着大明钱粮。

钱粮即命脉!这命脉非是户部在打理,更非兵部、工部等处,而是由阉宦把持的总理户工署衙门。

老狼犹未饱新狼又来刮。这些重新掌握大明经济要害的新狼们借此大发横财,掠夺百姓财物,侵吞大量民田。横征暴敛,肆意妄为私增税赋,并大量私吞挪用各地州府银粮。处处设卡,大举扩征,对过往商人乃至地方官员,层层盘剥。

如此状况下想叫周国丈等权戚认捐巨额银项,跟天讲去!

朝官们更无须讲,他们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利益受损最大的一群。即使少数想同皇帝陛下共度危难的,也架不住乡党同僚的一通猛劝。是啊!头脑一热,舍财做好事。但秋后的帐要来算,包括那些专盯有缝鸡蛋的宦官之辈,恐怕最终的结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没人敢捐大额银,是今上自己作的!

已经换了身份的李自成他开始转变想法。怎么滴?如今也是人上人,不能过分为难还是正统的朱明皇帝,因而在对外檄文中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甚至贿通宫府,朝廷之威福日移;利入戚绅,闾左之脂膏尽竭。’还嫌讲得不透,想彻底把罪业全推给勋贵王侯们,又讲,‘公侯皆食肉纨袴,而倚为腹心;宦官皆龁糠犬豚,而借其耳目。狱囚累累,士无报礼之心;征敛重重,民有偕亡之恨。’

哪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只有天知道!

一盘烂账,到此时候来扯纯属胡闹。刀刃都抵在了颈项间,谈这些还有意义吗?

又拖了几日,朱由检终于首肯下了份手昭,让朱骥急携入晋地,并命沿途各防务将领予与方便,期与黄冲的府军前锋能联系上,早日招携入卫京城。为什么?因为给别人封的是伯爵,而他是拥兵十万的公爵。

那宁南伯还拥兵百万呢?而且恰在九江,由水路上行岂不更快?

调不动!即使再用侯恂也是枉然,真的沿漕运水路往上跑,宦官们的利益受损不讲,途径的百姓乡绅恐怕要遭大难。

捐出大头的司礼监当然有话事权。他们也以为方今之计便是首联安国公府军,敦促其及时入卫京师抵御李自成。接手了宝钞司的王承恩也算想通了,大不了把这桩小买卖还给他罢了。朱骥能顺利拿到手昭,也因司礼监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可是,时间还有吗?

用枯骨累累站在高处的李自成已经全然有了新视野,他的舆论宣传攻势比百万大军还来的猛烈!

宣府军民决定开门迎降,混得不得意的监视太监杜勋出城三十里,带人跪在路上候。

举朝脑壳子停摆,朱由检叫人把杜勋家属和亲戚全抓了,下在狱中。罚没这些人的家产,干吗?助饷。

既然银子是当务之急,最有钱的哪个总要派人去叫其表率一下吧。太监徐高拿奉命去了国丈府,面对周奎吸着鼻子将上谕讲了三遍。周奎当然是破口大骂,老子多年苟苟营营才搞起的财路,都叫你们这帮没卵子的给断了,哪里来的钱?

没卵子的一听,也不高兴了。点着他鼻子讲,‘身为外戚之首,大难临头,想把钱都带棺材里去?’

好嘛。龟孙的周奎知道扛不过,硬头皮认捐一万两。

皇帝朱由检也是怒了。当初若不是因你,黄冲何至于遭众人排挤,跑到西域去跳独角舞?少于二万两,法办!

周奎立即叫人带信入宫,求女儿想办法。周玉凤能有什么办法,她把自己私房五千让人带与老爹,吩咐把家里的埋银掘起,凑足个两万整数,上缴了了事。都啥时候了!

黑心的周国丈收下女儿五千银子,忒不要脸地私吞下两千,只呈上三千两先行抵数。

这一下有样看样,没样看世上。新晋首辅大臣魏藻德立即捐出一百金。陈演那货当着皇帝陛下面,大诉清苦。百官共议捐助,再三勉励,最后规定出每省的限额,浙江出六千,山东出四千,统共约有二十万。又叫那些勋贵外戚再添点,最少头几个怎么着也要一家拿出个三万两,接到的人全都装聋作哑。

也有患难见真情的,有人托太康伯之名,实打实地给出了二万两。把个朱由


状态提示:第426章冰火两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