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战国风云人物九桃查找最新章节!
张仪欺楚
越国、巴国搞事情,楚怀王只好让昭阳撤军回来,震慑越、巴两国。然,楚国这一撤军,楚怀王高兴了,却没有顾忌同盟的感受。
就好比:你和几个朋友洽谈做生意,什么手续都谈妥了。门店地址、装修、员工招聘等都弄好了,只等开业。
结果,这个时候,一个朋友说,不弄了,撤资了。导致你做的事情,功亏一篑,你会怎么办。
生气是必要的,绝交就跟个人性格有关。
楚国带领三晋和燕国合伙做生意,结果楚国撤资了。三晋向来都看不起楚国,楚国整这一出,后果会如何。
答案:玩完了。
楚国和三晋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也算走到头了。
也许,在楚怀王眼中,楚国强大,不需要朋友。
即使,要朋友,也是要强大的朋友。
三晋不和楚国交朋友,楚国就和秦国、齐国交朋友。
但,朋友是很重要的。
秦国平定义渠之乱,缓过气来,为了报复三晋,挑了一个软柿子,出兵攻打韩国。
韩国打不过,只能向赵、魏两国求助。
赵、魏两国也够义气,加入韩国,反击秦国。秦韩之战,演变成了秦对三晋。
楚怀王见中原又打起来了,问大臣,帮秦国,帮三晋。
楚臣一致认为,谁也不帮,让秦国和三晋打得两败俱伤。
楚怀王也采纳了这个意见。无论是秦国胜,还是三晋败。楚国都保存了实力。
怎知,三晋西边被秦国打败,斩首八万多,东边观泽败给齐国。
楚怀王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成为秦国报复打击的下一个对象,反而得出结论:三晋,太弱了。
还好,当初没和三晋交朋友。
秦国要打楚国,就不能有个搞事的人存在。于是,秦国又伐韩,岸门一战,斩首两万,赶走公孙衍。
楚国不但不帮韩国,反而还牵制韩国。
公孙衍被赶走,楚国也少了一个朋友。
楚、韩之间的关系,彻底决裂。
楚国大臣正在高兴的时候,却不知秦国做了这么多假动作,真正的目的,只有一个:伐楚。
楚怀王对政局还是敏感的,也对秦国留了一手,交好齐国,先发制人伐秦,占据曲沃。
秦国君臣见三晋被折腾惨了,不会把楚国当朋友,而是当敌人。这一刻,秦国决定对楚国出手了。
秦惠文王伐齐惨败的经验教训告诉他,打诸侯之前,要摸清底细。否则,又来一个五国诸侯伐秦。秦国可招架不住。
秦国离间了楚国和三晋的关系,但,齐、楚之盟,也是一大障碍。为了让楚国没有朋友,孤立楚国。张仪跳了出来说,看我这张嘴,如何离间齐、楚之盟。
函谷关之战后,秦惠文王更加相信,这个靠嘴吃饭的男人。于是,这个光荣而伟大的任务,就交给了张仪。
张仪来到楚国郢都,还带来了很多财宝,一来是为了感谢楚国在函谷关之战的手下留情,岸门之战对秦国的支持。二来是为了巩固秦、楚之盟。
楚怀王见秦国还识趣,很大方的收了财宝。还说,秦国跟着楚国混,准没错。
张仪闻言,有些好笑。
秦国跟你混,开什么玩笑。
我来楚国,就是为了试探虚实,然后教训你的。
但,张仪嘴上还是说,没错,跟你混。
楚怀王见秦国臣服,还送上重礼,愿意跟自己混,心里很是高兴。楚怀王转念一想,觉得有点不对劲。
但,楚怀王没想到秦国放低姿态,是为了伐楚做准备。而是认为,秦国是有事相求,开门见山地说,我们是一家人,有什么话就直说。
张仪见楚怀王还不算糊涂,装出十分委屈地表情说,秦王是有件小事,请楚王帮忙。
楚怀王就知道,秦国折腾了这么多,定是有事相求。楚怀王心情高兴,就听听秦王要他做什么。
张仪长叹一口气,用很凄惨地语调说,秦王挑战齐国,惨败。现在,秦王还想挑战齐国一次。
楚怀王听到这句话,觉得有意思,也为秦王的勇气点赞。
齐国,是大国,强国。
楚国都不敢轻易挑战,秦国失败了一次,还不长记性,真是勇气可嘉。秦国自取耻辱,也是楚怀王也想看到的。
楚怀王转念一想,秦王不会是想要我一起揍齐国。这,我不答应。
楚怀王还没开口,张仪抢先一步说,秦王想请楚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句话,超出楚怀王的预料之外,问,秦王是想单独挑战齐国。
楚怀王率先把话语挑明,帮你打齐国,我可不干。现在齐、楚,可是盟友。你给了我钱,我也不帮忙。
张仪就知道楚怀王的小心思,忙道:秦王说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吾王要单独挑战齐国。
楚怀王见秦王不是要他帮忙打齐国,一切好商量,问,秦王为何非要伐齐雪耻。打打三晋,这不好吗?
张仪见楚怀王这般问,是为了要个理由,又叹一口气说,吾王伐齐,主要有两个原因。
张仪顿了顿,说出了打齐国的理由:
1、为了雪耻。
2、齐国欺负我国的兄弟国燕国。
张仪为了增加自己的语气,又说:齐国欺负燕国,秦国不能不管啊!
雪耻,帮助兄弟国。这就是张仪,精心准备的两个理由。于情于理,这两个